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8篇
  免费   1020篇
  国内免费   514篇
电工技术   3614篇
综合类   723篇
化学工业   784篇
金属工艺   778篇
机械仪表   592篇
建筑科学   128篇
矿业工程   204篇
能源动力   480篇
轻工业   250篇
水利工程   53篇
石油天然气   352篇
武器工业   80篇
无线电   10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5篇
冶金工业   436篇
原子能技术   51篇
自动化技术   105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镍基高温合金真空感应熔炼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建明  牛建平  才庆魁 《铸造》2004,53(8):609-610
研究了采用CaO坩埚真空感应熔炼镍基高温合金过程中的脱氮行为.试验表明在精炼过程中加Al对脱氮有促进作用;加Ti则对脱氮有明显不利影响;提高熔炼时的真空度是促进脱氮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熔剂对高频熔覆耐磨覆层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可以在低碳钢表面熔覆一层耐磨材料,熔剂对覆层与基体的结合、覆层表面成形、脱渣性等工艺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熔剂对高频熔覆工艺性能的影响。在Fe基Cr13Ni2B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焊剂431、硼酐及氟化物,可以有效地去除粉料表面的氧化物,降低其熔点,促进粉料与基体的结合.形成一层脱渣容易、表面成形美观且与基体形成牢固冶金结合的耐磨覆层,覆层厚度可以达到2.5mm。  相似文献   
103.
La0.67Mg0.33Ni2.5Co0.5贮氢合金的制备和MH电极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频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PuNi3型La0.67Mg0.33Ni2.5Co0.5合金;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Mg含量以补偿Mg元素烧损时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铸态合金由.PuNi3型主相和少量的CaCu5型第二相组成,铸态合金经1223K和10h退火处理后,CaCu5型第二相可明显减少,其中Mg增加10%时得到纯度较高的PuNi3型组织。电化学测试表明,增加适当Mg含量和进行退火热处理能明显提高和改善合金电极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大电流放电性能。与AB5型和。482型Laves相贮氢合金比较,PuNi3型La0.67Mg0.33Ni2.5Co0.5贮氢合金具有电极容量高及优良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减少感应加热对电磁清蜡器腔管的热蚀,提高电磁清蜡器的使用寿命,在分析油井电磁清蜡器感应加热过程的基础上,利用ANSYS的APLD语言建立了电磁清蜡器的电磁热耦合场有限元模型.重点对油井电磁清蜡器处理腔管中的电磁—热耦合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腔管内外壁的温度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电磁感应加热5s,钢管表面温度升高至175.128℃;加热10s钢管表面温度达到了343.286℃,避免了常规电阻式加热钢管明显的温升滞后现象,体现了电磁感应加热的升温速度快的特点,20s后钢管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钢管总体温度在490~ 569℃的范围内,钢管内壁与钢管表面温差在77.323℃以下.  相似文献   
105.
为比较轴箱内置与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建立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无砟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将直线电机定子和转子考虑为Euler梁,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垂向电磁力作为气隙的函数,将轨道系统简化为梁-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详细比较轴箱内置与外置直线电机车辆曲线通过时的轮对冲角、轮轨横向力、脱轨因数、运行平稳性和车轮磨耗指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曲线半径和行车速度以及车轮踏面周向存在非均匀磨耗的状态下,轴箱内置直线电机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均优于轴箱外置车辆;随着曲线半径增加,轴箱外置直线电机车辆动力学性能迅速减小,而轴箱内置式车辆缓慢减小.  相似文献   
106.
Rough sets theory is widely used as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d/or induc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if-then rules from various decision tabl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retest of rough set rule induction ability by the use of simulation data set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has two main problems: firstl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estimated rules, and secondly the strong dependence of the estimated rules on the data set sampling from the population. We here propose a new rule indu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view that the rules existing in their population cause partia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cision attribute values. This partiality can be utilized to detect the rules by use of a statistical test. The proposed new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simulation data sets. The results show the method is valid and has clear advantages, as it overcomes the above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相似文献   
107.
一种基于改进反电动势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基于无功功率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反电动势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的新方法,即重新构造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的误差信号,该信号包括反电动势的误差矢量与转子磁链矢量的叉乘和点乘,通过误差信号辨识出电动机的转子转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基于反电动势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在停车制动及发电状态下的不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传统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点跟踪极值搜索策略将正弦信号作为搜索信号而很难将正弦信号从总的输出信号中区分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风湍流作为极值搜索信号的改进型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该改进策略对叠加风湍流的叶尖速比和功率系数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相位差信息,从而确定叶尖速比变化方向,使双馈风力发电机达到最佳运行工作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策略可控制风力发电机转速较好地跟踪风速变化,实现了额定风速以下运行区域的最大风能捕获。  相似文献   
109.
介绍结晶器电磁搅拌在矩形坯连铸机上的应用。采用内置式结晶器电磁搅拌后,连铸坯低倍组织大为改善,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器件尺寸的缩小,寄生电阻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为准确预测器件的寄生电阻并了解器件参数对寄生电阻的影响,需要有准确的寄生电阻模型。该文分析了短沟道寄生电阻模型,研究了短沟道寄生电阻模型在栅压较小时与模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最后分析了器件参数对寄生电阻的影响,提出未来减小寄生电阻需要和可能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