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14篇
  免费   4761篇
  国内免费   1949篇
电工技术   1220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2310篇
化学工业   14948篇
金属工艺   2810篇
机械仪表   916篇
建筑科学   2291篇
矿业工程   838篇
能源动力   2398篇
轻工业   2132篇
水利工程   290篇
石油天然气   2208篇
武器工业   153篇
无线电   18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36篇
冶金工业   2833篇
原子能技术   357篇
自动化技术   537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995篇
  2022年   1425篇
  2021年   1470篇
  2020年   1563篇
  2019年   1475篇
  2018年   1351篇
  2017年   1542篇
  2016年   1644篇
  2015年   1515篇
  2014年   2282篇
  2013年   2430篇
  2012年   2892篇
  2011年   3136篇
  2010年   2311篇
  2009年   2356篇
  2008年   1842篇
  2007年   2330篇
  2006年   2291篇
  2005年   1918篇
  2004年   1621篇
  2003年   1465篇
  2002年   1166篇
  2001年   881篇
  2000年   803篇
  1999年   613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采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机测定了不同含铌量低碳微合金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点,分析观察了显微组织,测定了其显微硬度.得出:在同一冷却速度下,随着含铌量的提高,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点降低,容易出现条片状贝氏体铁素体,显微硬度提高;在相同成分下,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含铌钢中铁素体越来越细小,由等轴状大块铁素体组织向条片状贝氏体铁素体转变.  相似文献   
972.
对我国碳纤维产业的技术现状、主要生产厂家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就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碳纤维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73.
以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研究了电沉积过程中外加电压、水浴温度、沉积时间对CNTs对电极及其组装电池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NTs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等指标来表征CNTs对电极组装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为20V、电沉积时间为10min、水浴温度为65℃时,CNTs对电极组装的电池光电转换性能最佳,为3.77%。  相似文献   
974.
以活性分散翠蓝2G-SF和改性散毛纤维为原料,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传统染色中的水作为染色介质,研究了压力、温度及时间对上染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压力27MPa,温度120℃,时间90min。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散毛纤维直接染色可达到传统水浴染色效果,并具有染色工艺流程短、纤维染色质量好、环境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975.
本文在分析传统煤粉炉水煤比控制的基础上,针对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很大的燃烧惯性和床料热惯性的特性,提出了利用风量、氧量构造热量信号,并将构造的热量信号引入给水系统中,作为给水流量指令的前馈信号,再用中间点温度或焓值修正作为给水流量指令。热量信号的引入克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床料热惯性、燃烧惯性、给煤量内部扰动和煤质变化对给水控制的不利影响。设计的水煤比控制系统不仅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也适用于煤粉炉。  相似文献   
976.
煤质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由活化炉产生的活化尾气,长期以来被认为没有污染而直接排放.通过对活化尾气进行监测,确定其含有一氧化碳等可燃有害污染物.利用活化尾气通过焚烧+余热利用的方式生产蒸气,并回用于活化工段,替代现有蒸气锅炉,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7.
试验选取四种碳源及每种碳源七种不同浓度,同时选取六种氮源每种氮源七种不同浓度,进行对比试验从中选出适合平菇(PH06)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及氮源.实验证明,固体培养基中平菇(PH06)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浓度为1.5%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浓度为0.7%蛋白胨和浓度为0.7%酵母粉,最佳碳氮源组合是浓度为0.5%的麦芽糖与浓度为0.7%的酵母粉.  相似文献   
978.
A method of electroless plating was utilized to deposit Cu, Ni, Co, Ag on the surface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prepare millimeter-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were used to observe morpholog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samples respectively. Millimeter-wave radiometer imaging detection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FE-SEM and EDS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cessful metal deposition. The results of millimeter-wave radiometer imaging detection reveal that the millimeter-wave absorbing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silver plating are better than other kinds of samples.  相似文献   
979.
研究添加活性炭载体、活性炭滤层对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的启动及硫酸盐还原茵(SRB)在反应器中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组平行的经改造的UASB反应器,一组添加活性炭载体并在反应器上部添加活性炭滤层(1^#),一组不添加任何载体(2^#),对比分析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分析相的变化、SRB生物相差异及SRB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反应器均能成功启动,但1^#启动时间比2^#时间短.1^#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约为1.0-1.2mm,约为2^#的2倍.2^#中仍有部分结构松散的絮状污泥.1^#SRB主要分布在反应器的底部的活性炭载体上和反应器上部的活性炭滤层的下部,而2^#SRB较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各部分,因此2^#出水色度差.  相似文献   
980.
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flexural strength,and microstructur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CFRC) were improved greatly by adding water-redispersible latex powder.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CFRC was investigated by two-probe method.The input range of CFRC based strain sensors was therefore increased,whereas electrical resistance was increased and remained in the perfect range of CFRC sensors.The analysi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elastic latex bridges and a latex layer existed among the interspaces of the adjacent cement hydration products which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flexural strength and electrical resistance.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elastic latex bridges wa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The continuous moving of two opposite interfaces of the latex solution-air along the interspaces of the adjacent hydrated crystals or colloids wa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lastic latex brid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