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4篇
  免费   1039篇
  国内免费   580篇
电工技术   214篇
综合类   907篇
化学工业   4889篇
金属工艺   1277篇
机械仪表   695篇
建筑科学   1403篇
矿业工程   296篇
能源动力   248篇
轻工业   300篇
水利工程   116篇
石油天然气   269篇
武器工业   145篇
无线电   8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23篇
冶金工业   803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15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75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906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Sacrificial template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producing porous materials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ies and tailored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unique templates such as filters, carbon nanotube, carbon fiber and silica were used to make porous SiC ceramic with special morphologies. Template derived porous ceramic plates, SiC nano-net, fiber-inverse and bead-inverse porous SiC ceramic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from the preceramic precursor, polymethylsilane (PMS). The synthesis procedures were involved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templates with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preceramic polymer, their curing, pyrolysis and subsequent template removal. The synthesized porous SiC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TEM, XRD and BET methods.  相似文献   
132.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技术是实现电子元件小型化、片式化的一种理想的封装技术,已成为电子元件集成的主要工艺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叙述了LTCC技术的特点、LTCC材料体系、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LTCC技术在电子元件集成中的应用。认为利用LTCC技术来实现电源、有源和无源器件的一体化将是今后信息功能陶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应该抓住LTCC技术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TCC技术,整体提升我国在电子集成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钛酸酯类偶联剂和硅烷类偶联剂对钙矿、硅酸盐填充的PVC填允材料力学性能、相态结构、密度、热失重率及吸水伸长率和耐热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可改善填充PVC的抗冲性能,降低其拉伸强度,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填料越细,分散越均匀,越易被PVC树脂所包覆,力学性能越好,研究得到了比重大、热失重率低、吸水伸长率小、阻燃耐烧灼性好的高填充PVC硬质塑料地板砖。  相似文献   
134.
多孔陶瓷分离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孔陶瓷膜由于其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耐微生物侵蚀等性质,近年来被快速地应用于分离领域。本文介绍其制备方法、性能测定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该法具有测定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可测定浑浊、有色样品等优点,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适用浓度范围宽,在测定含陶瓷工业废水氟量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6.
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细胞外液浸泡及动物骨内种植的方法研究了氟磷灰石-氟金云母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机理。借助于SEM/EDAX,薄膜XRD,IRRS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生理环境中表面羟墓碘灰石层的形成过程。根据微晶玻璃中主晶相种类、显微结构特点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等讨沦了羟基碑灰石层的形成机理。认为微晶玻璃中残余玻璃相的Ca~(2+)溶出及溶液相对于羟基磷灰石的过饱和状态,对材料表面羟基碑灰石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形成的羟基磷灰石层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它是由最初的无定形态含水富CaO,P_2O_5薄层晶化转变而成。  相似文献   
137.
利用硝酸铋溶液和碳酸铵溶液为原料,采用高速剪切反应器,500℃煅烧后可以生产出高纯、超细的氧化铋粉末。该方法制备出的氧化铋平均粒度0.71μm且粒度范围分布窄,颗粒形貌为类球形,晶相为纯α相,指标达到电子压敏陶瓷要求。由于粒度细小,可以在电子压敏陶瓷球磨工艺减少球磨工艺,并具有更好的分散效果。本文对超细的氧化铋粉末形成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8.
氮化硅反应烧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化硅作为高温功能陶瓷性能优越,但将其制备成陶瓷零件比较困难,目前一般用反应烧结法制备氮化硅陶瓷零件。此外,反应烧结制备氮化硅陶瓷还具有成本低、烧结温度低、产品成型好、陶瓷高温性能好等优点。综述了氮化硅陶瓷反应烧结工艺流程和工艺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氮化硅反应烧结在成型工艺、烧结工艺、原材料影响、后处理和陶瓷增韧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9.
通过测定MA-AA对陶瓷瘠性原料(石英)以及含粘土的陶瓷塑性原料的助磨作用,以及MA-AA对陶瓷塑性原料泥浆 的粘度和ζ-电位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研究了MA-AA对陶瓷原料的助磨机理。结果表明: MA-AA对陶瓷原料的助磨作用是由于其同时具有降低颗粒表面硬度和调节泥浆流变性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将高炉用SiAlON结合刚玉砖制成外部尺寸为50mm×50mm,内孔尺寸为25mm×25mm的坩埚,分别加入由Na2CO3、K2CO3、ZnO和宝钢高炉现场高炉灰配制的炉渣(其w(Na2O+K2O)=2.75%,w(ZnO)=5.1%)和用K2CO3、ZnO、石墨配制的炉渣(其w(Na2O+K2O)=25%,w(ZnO)=25%),然后分别在还原气氛下于1350℃16h和1100℃40h进行侵蚀试验。将侵蚀后的试样纵向对称剖开,观察渣对试样的侵蚀和渗透情况,进行SEM和EDAX分析。结果表明:碱金属和锌含量不同的两种炉渣对SiAlON结合刚玉砖的侵蚀速度都很小;碱金属侵蚀机理主要是SiAlON与碱蒸气反应生成钾霞石,与渣反应生成铁橄榄石,并参与硅酸盐玻璃相的生成;刚玉颗粒与渣中的FeO、Na2O和K2O反应生成铁铝尖晶石和少量针状β-Al2O3;锌对该砖没有产生明显的化学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