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34篇 |
免费 | 1837篇 |
国内免费 | 119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1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877篇 |
化学工业 | 500篇 |
金属工艺 | 173篇 |
机械仪表 | 326篇 |
建筑科学 | 13583篇 |
矿业工程 | 1582篇 |
能源动力 | 330篇 |
轻工业 | 155篇 |
水利工程 | 2260篇 |
石油天然气 | 474篇 |
武器工业 | 67篇 |
无线电 | 5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81篇 |
冶金工业 | 405篇 |
原子能技术 | 22篇 |
自动化技术 | 8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381篇 |
2021年 | 432篇 |
2020年 | 430篇 |
2019年 | 375篇 |
2018年 | 383篇 |
2017年 | 475篇 |
2016年 | 503篇 |
2015年 | 637篇 |
2014年 | 1881篇 |
2013年 | 988篇 |
2012年 | 1810篇 |
2011年 | 1775篇 |
2010年 | 1717篇 |
2009年 | 1795篇 |
2008年 | 1510篇 |
2007年 | 1837篇 |
2006年 | 1653篇 |
2005年 | 1451篇 |
2004年 | 1090篇 |
2003年 | 949篇 |
2002年 | 825篇 |
2001年 | 648篇 |
2000年 | 524篇 |
1999年 | 438篇 |
1998年 | 324篇 |
1997年 | 268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87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工程测量领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纳伏级微弱信号的放大电路,在信号输入端,通过仿真软件仿真设计,最终选用AD公司的超低噪声差分信号放大芯片AD620,放大倍数为10倍,降低了等效输入噪声。设计了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采用多级放大电路组态方式,运用超低噪声四运放(OP470A)来组建多级带通滤波器,经过多级滤波、多级放大,逐步提高信噪比。通过实验,采用不同频段的噪声,验证SNR的改善情况。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系统噪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低频段有效地抑制对电路造成影响的各种噪声,信噪比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3.
84.
针对低信噪比、高动态条件下深空测控通信信号捕获概率低以及复杂度较高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深空测控通信信号捕获的难点以及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相关的新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新算法捕获门限达24 dBHz,适应频率动态达800 Hz/s;新算法较传统的捕获算法,在相同门限条件下的频率动态适应范围提升了约两个数量级。该方法已被应用于我国第一个深空测控站的建设,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有效地解决了低信噪比下深空站抑制载波信号的捕获问题。 相似文献
85.
86.
提出一种新的导引头系统软件开发流程,强化了软件开发的分阶段过程控制和管理,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软件开发过程,改变了传统软件开发"说做就做"的初始级软件开发模式,克服了传统软件开发无序、混乱的开发状态。在缩短系统软件开发周期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在熔融石英基底上制备了SiO2薄膜,并通过椭偏光谱法和表面热透镜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对其光学特性的影响。热处理对离子束溅射SiO2薄膜折射率影响较大,随着热处理温度增加,SiO2薄膜折射率先减小后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550 ℃时,折射率达到最小。经过热处理后,SiO2薄膜的弱吸收均得到了降低,在2 ppm(1 ppm=10-6)左右,当热处理温度为550 ℃时,获得的SiO2薄膜弱吸收最小仅为1.1 pp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温度,能大大改善离子束溅射SiO2薄膜的折射率和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88.
89.
针对常规单混沌振子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存在检测过程不稳定的现象,将混沌吸引子与双振子差分检测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通过调整系统稳定混沌态来检测微弱信号的改进方法,同时利用双差分振子来判别系统混沌态向周期状态转变的临界值。通过仿真分析,该方法可有效防止误判且实时性较好,有利于在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检测,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阵列双稳随机共振(stochastic resonance, SR)系统可利用噪声在单个双稳SR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微弱信号检测的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开创了新方法。本文应用阵列双稳SR原理进行微弱信号检测的研究,采用理论和数值仿真相结合,通过稳态自协方差函数,分析了阵列双稳SR系统输出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增益。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阵列噪声、外部噪声及阵列单元数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并与单个双稳SR检测弱信号进行性能比较,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阵列双稳SR比采用单个双稳SR检测微弱信号性能有较大改善。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阵列双稳SR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