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27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2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酶法提取荞麦仁中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荞麦仁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膳食纤维,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所得膳食纤维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6.0时,淀粉酶酶解60min,淀粉酶浓度0.3%;调节pH7.0,温度40℃时,蛋白酶酶解45min,蛋白酶浓度0.3%。最佳脱色条件为:pH11.0,H2O2浓度4%,温度90℃,脱色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2.
在紫外光照射下,用过氧化氢对罗丹明B进行光催化脱色,研究了无机酸、pH值、H2O2浓度、光解时间对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光催化氧化20mg/L的RB溶液脱色的最佳条件为:用HCl调节溶液pH=2,H2O2浓度为97.63mmol/L,光解时间为15min。此时,罗丹明B脱色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水热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镍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片状纳米NiO,用XRD和TEM对样品的晶型及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蒽醌染料KN-R为对象,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催化剂热处理温度、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染料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NiO催化剂能显著降解蒽醌染料KN-R,且能重复利用,在未曝气供氧时,NiO的催化活性优于p-25 TiO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研制一款新型调味料酒。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糖蜜发酵酒的最佳酒母醪配方,并以此配方用5 L发酵罐制备糖蜜发酵酒为酒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条件,再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调味剂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糖蜜发酵酒的最佳酒母醪配方为初糖质量浓度200 g/L、(NH42SO4添加量1.0 g/L、玉米浆添加量10 g/L、MgSO4添加量0.2 g/L、NaCl添加量0.5 g/L、KH2PO4添加量0.5 g/L、CaO添加量0.2 g/L;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2%,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55 ℃;调味剂的最佳添加比例为食用盐1.5 g/100 mL,味精0.4 g/100 mL,混合香辛料0.06%。结论:利用甘蔗糖蜜酿造料酒工艺可行,制备的糖蜜料酒清亮透明,香气协调,口味鲜爽,其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符合调味料酒行业标准(SB/T 10416—2007)对新型调味料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控制人体体重、改善肠道功能、清除有毒物质等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物产资源丰富,可利用的膳食纤维资源开发潜力大,制备高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产品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膳食纤维的制备、性能测定及改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膳食纤维的提取和脱色的方法和特点,归纳总结了代表膳食纤维主要性能的测定方法,并就膳食纤维的改性技术进行探讨,为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优化、产品生物活性的提高等未来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本文还就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陕西秦巴山区漆树籽油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维生素E及多酚类化合物等油脂伴随物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了精炼过程中脱色工艺对漆树籽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漆树籽油是一种高亚油酸植物油,达62.8%。油脂伴随物中,检测出8种植物甾醇,β-谷甾醇含量最高,脱色前为(343 8.67±35.56) mg/kg,脱色后为(250 6.46±28.96) mg/kg,损失率为27%,此外,检测出漆树籽油中特有的β-扶桑甾醇,柠檬二烯醇;检测出3种生育酚和1种生育三烯酚,生育酚(维生素E)总量为(645.06±16.12) mg/kg,其中δ-生育酚含量为(435.12±10.94) mg/kg,γ-生育酚含量为(202.89±4.72) mg/kg,还有少量的δ-生育三烯酚和β-生育酚,分别为(2.16±0.34) mg/kg、(4.89±0.12) mg/kg。经过脱色工艺后维生素E总量降到(241.80±21.20) mg/kg,δ-生育酚含量降到(190.61±16.60) mg/kg,γ-生育酚降到(47.25±4.29) mg/kg,维生素E总损失率为62.5%。漆树籽油中总酚含...  相似文献   
17.
The overproduction of eumelanin leads to a panel of unaesthetic hyper-pigmented skin diseases, including melasma and age spots. The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often requires the use of tyrosinase inhibitors, which act as skin whitening agents by inhibiting the synthesis of eumelanin, with harmful side effects. We report here that laccase from Trametes versicolor in association with a cocktail of natural phenol redox mediators efficiently degraded eumelanin from Sepia officinalis,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procedure to traditional whitening agents. Redox mediators showed a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respect to their single-mediator counterpart, highlighting the beneficial role of the cocktail system. The pro-oxidant DHICA sub-units of eumelanin were degraded better than the DHI counterpart, as monitored by the formation of pyrrole-2,3,5-tricarboxylic acid (PTCA) and pyrrole-2,3-dicarboxylic acid (PDCA)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 most effective laccase-mediated cocktail system was successively applied in a two-component prototype of a topical whitening cream, showing high degradative efficacy against eumelanin.  相似文献   
18.
采用恒电位模式,在有阳离子交换膜分隔的两室电解槽中以RuO2/Ti阳极对酸性橙Ⅱ进行氧化脱色降解。分别以484 nm、310 nm、255 nm波长处的吸收值为指标,跟踪脱色降解过程。脱色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阳极电位、氯化钠浓度、染料初始浓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线性关系和倒数函数关系。氯化钠浓度为40 mmol/L时,染料100%脱色,萘环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染料未发生明显矿化。间接电氧化在脱色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电氧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An acid-activated clay (Çanakkale montmorillonite from Turkey) was used to adsorb chlorophyll from hexane solutions. The phenomenon seems to be mainly driven by the interaction of chlorophyll with acid sites. The adsorption of chlorophyll on Brönsted acid sites was indicated by a characteristic infrared band for the -OH group at 3671 cm?1. The variations in the structure of clay mineral and chlorophyll during adsorption have been examin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hermogravimetry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the activated clay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of chlorophyll. Oxidation of adsorbed chlorophyll was completed at quite a high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20.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菌株,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14株,其中FJ-7、FJ-15絮凝活性较高。将两株絮凝剂产生菌分别纯培养及以体积比1∶1比例混合培养,发现混合培养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优于各菌株的纯培养发酵液。利用此混合发酵液对靛蓝印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生物絮凝剂和助凝剂CaC l2的用量、废水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混合菌发酵液和助凝剂CaC l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4%、废水pH=8.0的最适脱色条件下,混合发酵液对靛蓝废水的脱色率可达8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