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27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95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91.
采用电凝聚法处理桉木CTMP废水,考察了电解质、电压、电流、反应时间等对废水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曝气条件下,NaCl用量1 g/L、电压7.5 V、电流0.6 A和反应时间40 min,废水的脱色率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近40%。  相似文献   
592.
玉米朊脱色用活性炭的筛选及其脱色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玉米朊脱色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建立了玉米朊脱色效果的科学评价方法;其次,以玉米朊保留率和色素残存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对不同来源的商用活性炭产品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因素如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活性炭脱色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活性炭P的脱色效果最佳。优化的脱色工艺参数为:脱色时间1.5 h、固液比1∶75、玉米朊质量浓度40 mg/mL、脱色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90%、溶液pH 7.0、脱色次数1次。验证试验表明,脱色溶液中玉米朊保留率为67.28%,色素残存率为21.07%,每毫克玉米朊中色素含量为4.609×10-2μg。  相似文献   
593.
为提高有色废弃聚酯的再生利用率,对目前国内外废弃聚酯的回收方式和有色聚酯的脱色进展进行综述。首先通过对常用废弃聚酯回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明确适用于有色废弃聚酯的回收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对聚酯的直接剥色方法进行总结,认为现有的剥色方法和剥色后产物的应用都存在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有色废弃聚酯化学回收后固体产物的脱色、有机溶剂的脱色以及末端废水的脱色排放进行概述。最后,对有色废弃聚酯脱色及再利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指出完善废弃聚酯的自动化分类分离系统、拓宽再生聚酯的应用领域、提高脱色技术的可行性和环保性将会成为有色废弃聚酯回收再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4.
采用还原脱色法对制浆中段废水的脱色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法脱色有脱色剂用量少,反应速度快和脱色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95.
以硅酸钠、硫酸镁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出聚硅酸硫酸铝镁(PAMSS)絮凝剂,将其用于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SiO2浓度为0.3mol/L,硅酸活化pH=3,活化时间30min,n(Mg)∶n(Si)=1.25,n(Al)∶n(Si)=0.5时,其对活性染料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实际废水处理结果表明,PAMSS处理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是一种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596.
王洁  王雪燕  石引弟 《印染》2021,(3):55-59
以自制高分子金属配合物CG为催化剂,构建CG/H2O2催化体系,将其应用于活性红K2BP模拟染色废水的脱色中。结果表明,当催化剂CG质量浓度为0.4 g/L,30%H2O2体积分数为4 mL/L,在50℃脱色25 min,活性红K2BP模拟染料废水有良好的脱色效果;提高废水中染料质量浓度会使脱色率降低;染色废水中氯化钠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脱色速率,缩短脱色时间;催化剂CG重复脱色4次,脱色率基本不变,可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597.
该研究以灰树花(Griflola frondosa)胞外粗多糖为原料,以多糖脱色率和保留率为评价指标,用静态吸附法从8种不同树脂中 优选出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并对其脱色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后考察脱色前后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 影响。 结果表明,脱色效果最佳的树脂为D315,其对灰树花胞外粗多糖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色温度55 ℃、脱色时间420 min、脱 色pH 5.0、粗多糖质量浓度10 mg/mL。 在此最优条件下,灰树花胞外粗多糖的脱色率为90.61%,多糖保留率为78.23%,较优化前分别 提高2.78%、4.12%。 经树脂D315处理后的灰树花胞外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98.
为研究国内外活性炭在玉米朊脱色过程中吸附色素特性的差异,以玉米朊的乙醇萃取溶液和商业玉米朊 产品乙醇复溶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产活性炭(ACP)和进口活性炭(ACD)对比研究其对玉米朊的脱色效 果,并对活性炭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玉米朊复溶溶液和萃取液的脱色效果没有 明显差异;ACP对玉米朊溶液中色素的吸附率(77.31%)略高于ACD(67.27%)。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ACP 结构向内延伸而ACD表面凹陷孔结构不明显;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表明,ACP的比表面积(1 438.082 m2/g) 和总孔容积(1.310 cm3/g)大于ACD(779.809 m2/g、0.626 cm3/g),且ACP具有更多的微孔和中孔结构。ACD表 面含有较多的羧酸和内酯类官能团,可与色素分子中的羟基结合,从而有效增强活性炭的化学吸附效果。ACD粒 径分布更加集中,有利于脱色后的固-液分离。综合以上因素考虑,ACD更适合用于黄色玉米朊的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599.
目的:提高脱色剂和鱼油的分离效率,并同时保证高脱色率。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鱼油的最佳吸收波长;使用硅酸镁、活性白土两种脱色剂进行复配,以脱色率、过滤速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别对混合脱色剂的用量、脱色时间和温度进行试验,优化鳀鱼油脱色的工艺参数;通过板框过滤放大实验验证脱色剂的脱色及助滤效果;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粗鱼油、脱胶油、脱酸油、脱色油4种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鳀鱼油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71 nm;混合脱色剂复配比例(m活性白土∶m硅酸镁)为4∶1,过滤速度为(26.65±0.64) mL/min;响应面优化结果:混合脱色剂用量为5.00 g/100 g油脂、脱色时间57.00 min、温度72.00℃,脱色率为(95.74±1.35)%,理论脱色率为95.50%;吸油率为(1.15±0.10)%,鱼油回收率为(91.72±1.60)%;板框过滤试验中混和脱色剂的脱色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拥有更快的过滤速率;粗鱼油、脱胶油、脱酸油、脱色油的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绝对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脱色油中...  相似文献   
600.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百蕊草多糖进行脱色,得到HTP(过氧化氢脱色处理)和CTP(活性炭脱色处理)两种样品,采用现代仪器手段(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激光粒度仪、流变仪)分析二者的物理特性,并比较CTP和HTP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对κ-卡拉胶凝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TP在X射线衍射图谱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晶体结构;相同添加量下,其表观黏度也高于HTP;热重曲线表明,HTP热分解程度高于CTP(HTP质量损失率59.33%,CTP质量损失率53.21%);CTP达到一定质量浓度(6~10 mg/mL)时,表现出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活性,而HTP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1~10 mg/m L)没有表现出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同时,CTP对复配胶的温度滞后增加幅度大于HTP。因此,不同脱色方法会影响百蕊草多糖的结构及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