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49篇 |
免费 | 2887篇 |
国内免费 | 104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40篇 |
综合类 | 2465篇 |
化学工业 | 3950篇 |
金属工艺 | 846篇 |
机械仪表 | 1322篇 |
建筑科学 | 5801篇 |
矿业工程 | 1267篇 |
能源动力 | 686篇 |
轻工业 | 1106篇 |
水利工程 | 755篇 |
石油天然气 | 865篇 |
武器工业 | 157篇 |
无线电 | 170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95篇 |
冶金工业 | 658篇 |
原子能技术 | 252篇 |
自动化技术 | 15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390篇 |
2023年 | 427篇 |
2022年 | 619篇 |
2021年 | 788篇 |
2020年 | 800篇 |
2019年 | 736篇 |
2018年 | 629篇 |
2017年 | 839篇 |
2016年 | 884篇 |
2015年 | 932篇 |
2014年 | 1531篇 |
2013年 | 1405篇 |
2012年 | 1782篇 |
2011年 | 1802篇 |
2010年 | 1308篇 |
2009年 | 1331篇 |
2008年 | 1274篇 |
2007年 | 1512篇 |
2006年 | 1297篇 |
2005年 | 1065篇 |
2004年 | 897篇 |
2003年 | 771篇 |
2002年 | 686篇 |
2001年 | 592篇 |
2000年 | 497篇 |
1999年 | 396篇 |
1998年 | 318篇 |
1997年 | 351篇 |
1996年 | 227篇 |
1995年 | 183篇 |
1994年 | 139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10篇 |
1974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初始几何缺陷对钢框架柱性能的影响(Ⅱ):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钢框架二阶弹性分析中,结构整体初始几何缺陷和构件的初始几何缺陷是实际存在的,其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平面子结构理论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证明,对于弱支撑钢框架柱,结构的整体几何缺陷和构件几何缺陷对弯矩的影响均可以等效为作用于楼层处的假想水平力,假想水平力是作用于该楼层的竖向荷载的函数。 相似文献
42.
43.
邢台白涧铁矿南区地层岩石破碎、部分地层含角砾、胶结性差、漏失严重,钻探施工中存在掉块卡钻、缩径、坍塌、埋钻及孔内泥浆全部漏失等难题。通过优化钻孔结构、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合理选择钻进参数,采用绳索取心钻进配合预留技术套管,有效解决了上部煤系地层的坍塌问题;采用反丝套管的方法,极大地减轻了由于地层缩径、掉块引起的套管下不到位、起拔困难等风险;常规型绳索取心钻杆替代套管方法的采用,提高了含角砾、松散地层的穿过速度,减少了钻探工作量的报废,加快了施工进度;特别是高胎体双水口钻头的使用,提高了钻进效率,节约了钻探施工成本,项目得以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于建菊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2010,(4):598-599
引进了B值随机变量及可测集Γ的双条件期望的概念,对双条件期望的几乎处处收敛性给出一个较为一般的定理,使原来的结果更为简洁,使用起来更方便. 相似文献
48.
运用带压堵漏技术解决设备维修难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带压密封堵漏技术原理,通过实例,介绍了带压密封堵漏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实践证明合理使用带压密封堵漏技术,可成功解决和处理生产装置和设备、管道出现的多种泄漏。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设计双流道筒体的必要性,通过建立物理、数学模型详细论述了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原理及换热计算过程,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对单、双流道筒体的换热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碳纤维和角钢约束混凝土可以显著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在对已有的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碳纤维和角钢复合加固混凝土柱的约束机理和受力模型,引入有效约束区域的概念,分别提出碳纤维和角钢加固混凝土柱截面有效约束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碳纤维层数、角钢面积、纵向配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建立碳纤维和角钢复合加固方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并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