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0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电工技术   120篇
综合类   533篇
化学工业   345篇
金属工艺   151篇
机械仪表   509篇
建筑科学   586篇
矿业工程   673篇
能源动力   116篇
轻工业   149篇
水利工程   242篇
石油天然气   327篇
武器工业   67篇
无线电   2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9篇
冶金工业   344篇
原子能技术   55篇
自动化技术   642篇
  2025年   3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张深 《中州煤炭》2022,(7):314-318
以陕西某矿4号开采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条件分析和地表移动变形现场观测,得出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对地表的沉降规律,并通过FLAC3D模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个工作面开采时,地表下沉量很小,沉降系数为0.028,没有对地表的建筑物造成破坏;当2个工作面交替回采时,地表的沉降变形明显增大,沉降系数达到了0.15,属于非充分采动范围,不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破坏。开采工作面数量的增多不会增大地表的移动范围,使得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显著增大,主要是受坚硬顶板的控制。当采深大于1.5 m以后,地表进入充分采动状态,地表建筑物将遭到破坏。研究结果阐明了煤矿工作面开采后的地表沉陷规律,也为相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地表沉降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条带煤柱膏体充填开采覆岩结构模型及运动规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绍杰  郭惟嘉  周辉  温国惠 《煤炭学报》2011,36(7):1081-1086
以岱庄煤矿2351膏体充填工作面为例,研究了条带煤柱膏体充填开采覆岩时空结构模型及运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覆岩由  相似文献   
53.
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不少经验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围护墙水平位移,但是目前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以下土体位移场的预测缺乏简单的计算方法,而主要依赖于有限单元法。有限元分析中如何选用合理的参数来准确计算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一直是个难题。在有限单元法的基础上,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基于芝加哥地区实际基坑工程的实测数据,通过反分析方法确定了能够准确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的合理计算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较为准确地计算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总结了基坑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衰减规律,并由统一表达式来表示,同时结合围护墙水平变形与墙后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通过二次拟合提出了基坑周边土体三维位移场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赋存于海平面下,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2 000t/d,水下开采技术难度大,若矿体开采强度过高、顶柱隔离层保留不足,将可能造成海床沉降变形,引发海水倒灌的风险。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在获取有限岩石力学参数条件下,本次采用软件模拟分析了海下矿床上向充填法开采条件下的地表岩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变形最大值分布于矿体上盘区域,随着开采由深部逐渐转入浅部区域,地表沉降变形不断增大,研究建议留设160m顶柱,能够保证海下矿体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55.
在介绍推进波作用下底泥起动特点的基础上,将上层水体作为粘性流体,底泥作为粘弹性体,推导了推进波作用下泥床面剪应力的表达式,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推进波作用下底泥起动时的床面剪应力与底泥流变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在行人运动和行人行为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力模型,把行人运动看作一种自驱动的个体在连续空间中移动的过程。为了解决行人间相互作用力的不足,通过引入行人运动感知域,提出一种行人碰撞避免的解决机制,这种机制能较好解决行人间的相互碰撞行为,防止行人间出现大面积的堵塞现象。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能再现正常条件下行人流基本图,并很好地再现了行人流“通道形成”自组织现象。  相似文献   
57.
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量的时空关系及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华阳 《煤炭学报》2018,43(Z2):450-459
矿山开采沉陷是指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现象和过程,移动变形的描述方法是开采沉陷研究的基础。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量的时空关系,指出开采沉陷的岩层、地表、松散层等3个主体,9个移动变形量。按照移动盆地、主断面、任意点3种描述模式,给出了各移动变形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论述地表动态移动变形与开采影响的传播过程的时空关系,提出了开采推进时间、影响传播时间双变量的动态移动变形描述方法;给出了直线型、折线型、网状观测站地表移动变形的关系式。可为开采沉陷观测分析、预计模型研究提供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流化床锅炉水冷绞龙冷渣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水冷绞龙式冷渣器进行工业性运行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冷绞龙中灰渣粒子的运行规律,给出了其灰渣输送量的计算公式,获得了其传热系数,并对灰渣输送及传热特性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这种冷渣器的研究开发,设计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底板岩层移动的控制效果,基于龙湖煤矿南二采区急倾斜煤层的赋存条件,采用离散元UDEC数值计算,分析了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不充填和充填开采不同方式下底板岩层移动和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应力卸载区、应力降低区和支承压力区均呈非对称抛物线拱型分布;急倾斜煤层开采应力卸载角和卸载拱拱高均随煤层采厚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可以有效降低底板岩层卸载区、支承压力区范围和减小底板岩移,有利于急倾斜煤层采场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60.
借助FLAC3D程序,分析了基坑开挖后土体横向流动作用下坑内群桩的反应性状。研究了两桩、四桩、五桩、六桩群桩中基桩的反应性状,并与相同位置的单桩反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受横向流动土体作用的群桩相互作用规律:桩基连线平行于边坡布置的两桩,相互影响并不明显;而在其它情况下,前排桩对后排桩遮拦、后排桩对前排桩阻挡,均使受影响的桩基内力分布改变,桩身最大变形量减小;受周围越多、越近桩基的影响,基桩的内力和变位减少得越多。根据桩间土体的成拱特征,定性解释了群桩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具体工程的现场量测结果也验证了此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