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as-liquid and gas-slurry bubble column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mineral and engineering industries, particularly for aeration (oxidation), synthesis of oil and flotation of mineral fines. Even though gas may be introduced into a bubble column evenly through a distributor plate over the whole column floor, undesirable circulation patterns generally develop in the column. This paper extends a force balance approach (originally used for turbulent systems) to predict circulation in non-Newtonian gas-liquid mixtures and demonstrates how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ill affect a single circulation pattern in a column.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优快钻井技术在渤海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渤海绥中36-1油田Ⅱ期开发工程建设中,应用现代钻井方式和概念,不断总结技术和管理上的经验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绥中36-1油田钻井作业的主要特点是:1)井口密集,井数众多,实行每个平台布井35口的大平台钻井方式。2)利用现代钻井技术和渤海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精心组织,不断总结,严格管理,使钻井效率普遍提高,钻井成本显著下降;用586 d钻完182口井,总进尺349 521m,平均井深1920 m,平均建井周期3.22 d,历时2a多完成油田的开发作业;创造了海洋石油开发钻井项目持续时间最长、动用钻机数量最多、开发井井数最多、钻井工程质量最好、平均钻井周期最短的记录,并多次打破海洋石油生产井钻井记录。3)在油田开发钻井项目、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建立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概念,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检验,为今后油田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姜伟  曹农 《天然气工业》2001,21(5):38-41
文章总结了渤海QHD32-6油田首次成功应用光子测井评价技术,该油田丛式定向井组采用砾石充填完井方法完井,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计算砂高是一种理论方法,实际效果无法验证.为确保砾石充填质量,对作业中的两口井进行砾石充填质量及其充填效果评价的试验.在最大井深2032m,最大井斜57°的定向井中作业获得成功,其中A18井砾石充填两次,光子测井两次,获得了评价的宝贵材料,证实了充填高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且与常规的砂高计算方法比较,计算充填高度通常要比光子测井大,但结果基本是吻合的.实践经验表明,通常所用的计算砂高方法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不能形象的描述砾石充填的情况,而光子测井技术具有操作方便,解释直观,还具备评价准确的特点,并且解决了砾石充填井下充填质量的准确评价问题,这为油田完井防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方法和判断依据,为搞好渤海油田完井防砂和开发建设提供了成功的可借鉴实例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钙质砂岩基本为致密层或干层,是海上开发井设计尽可能规避的“伪储层”,预测钙质砂岩分布成为规避低效井的首要任务.以锦州25-1油田3井区沙三段为例,从钙质砂岩成因入手,分析了钙质砂岩形成具备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研究区沙三段深湖泥岩提供了丰富的碳酸盐流体来源,为形成钙质砂岩提供了物质条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优质储层中的砂岩体直接嵌入下伏的富含钙质的泥岩中,砂岩透镜体与泥岩的接触面积较大,并且由于烃源岩排烃作用使砂岩和周围泥岩存在压差,在这种压差作用下碳酸盐流体排出并在砂岩原生孔隙中沉淀,又为钙质砂岩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2种条件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最终形成钙质砂岩.钙质砂岩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与周围泥岩接触方式和古地貌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地震相砂体描述成果,预测沙三段中亚段钙质砂岩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靠近沉积中心一侧、大砂体的西侧边缘,以及构造中东侧次洼中,据此调整了原开发方案中5口设计井的井位,实施后,这5口井均未钻遇钙质砂岩,规避了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港湾效应的导电机理与饱和度方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电机理研究是用电阻率测井定量计算饱和度的理论基础,是选取解释模型与处理参数的理论依据,探讨导电机理对正确计算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通用化的Maxwell方程及Fricke等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港湾效应”。以“港湾效应”导电机理为基础的饱和度方程综合考虑了背景电阻率、孔隙结构及不导电孔隙度等因素,进一步发展了Maxwell及Fricke的方法,在复杂岩性储层饱和度计算中见到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试论海湾对海相石油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运华 《石油学报》2018,39(1):1-11
全球已发现的石油储量约80%来自海相烃源岩(约20%来自湖相),在不同的含油盆地,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不同,但纵观全球盆地,最重要、最普通的成藏控制要素是油源,即"源控"最重要。通过对海相烃源岩形成条件的探索,研究了全球主要的海相盆地,发现波斯湾、西西伯利亚、墨西哥湾、北海、大西洋、东非海岸、四川、塔里木和古特提斯洋等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形成时都是海湾,即三面是陆地,且多数海湾只有1个(少数有2~3个)水道与大洋相连。海湾是河流最有利的入海口,河流经过风化剥蚀区溶解了大量矿物,将磷、铁、钾等元素带入海湾,成为藻类等水生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大洋上升流带来的营养物到达不了海湾)。由于海湾与大洋的海水置换、交流受阻,因此保持了营养物质高浓度,保证了藻类等水生生物长期繁殖。由于海湾风浪较小,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因此利于形成优质烃源岩。对渤海、东海、南海、太湖、滇池等现代海洋、湖泊生物与河流关系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水生生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于陆上的河流。  相似文献   
17.
方法 依据渤海湾盆地的构造、岩浆演化及已发现油气藏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一个有关该区火在 及其相关油气藏的分类方案。目的为火成岩的油气勘探工作及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 该区火成岩及其相关油气藏可分为抬升淋滤型、埋藏溶蚀型裂缝型、火山碎屑岩型、火成岩体侧向遮挡型、接触变质型及超覆、披覆型7种,其中构造裂缝型油气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油气藏规模大、压力高岗位中往往具统一的油气水系统;埋藏溶蚀型  相似文献   
18.
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沉积体系的发育受控于盆地外围物源位置和沉积物运移通道等因素,物源特征可以借助重矿物的信息加以描述。重视沉积体系研究与重矿物物源研究有助于远景区的油气勘探预测。黄骅坳陷南堡凹陷高柳地区Es33(Ⅱ+Ⅲ)段发育3个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2个大型的三角洲间湾相带。重矿物分布主要集中于扇三角洲前缘,与主力油层段含油范围恰好吻合。根据对其陆源重矿物的分布统计和聚类及因子分析,控制拾场缓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高西南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也仅有1个,位于高尚堡西南部,其主要母岩为中深变质岩类,次要母岩为中浅变质岩类;控制柳赞陡坡型扇三角洲发育的物源有2个,主要物源在东南部,母岩类型为中浅变质岩类,次要物源在东北部,母岩类型为中深变质岩类。图4表1参4(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东辛复杂断块区自70 年代初投入大规模开发以来,经过20 多年的精细地质研究和滚动勘探,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比详探结束时增加了2 倍,近年来滚动勘探仍不断有新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在这类复杂断块区进行滚动勘探的巨大潜力。以东辛复式油气聚集带为例,分析了控制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认为:①优越的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着复杂断块区油气富集带的形成;②断层的封闭性和圈闭的完整程度是控制不同断块区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流体沿油源断层由深部向浅层运移聚集,断裂多次活动导致油气多次聚散,断层的封闭作用与开启作用的转化,致使油气沿断层多层系富集,形成了呈梳状展布的油气藏群;③稳定分布的厚层泥岩控制油气的纵向富集层位,对油气侧向封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图4 参8 ( 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已有资料,通过地质地貌、底质沉积物以及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研究,对湄州湾海域水流条件、泥沙分布与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初步提出湄州湾岸滩演变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