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53篇
  免费   10730篇
  国内免费   4548篇
电工技术   5796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8318篇
化学工业   19157篇
金属工艺   7287篇
机械仪表   5249篇
建筑科学   10560篇
矿业工程   2095篇
能源动力   10914篇
轻工业   4078篇
水利工程   2548篇
石油天然气   3906篇
武器工业   778篇
无线电   55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60篇
冶金工业   4670篇
原子能技术   1937篇
自动化技术   5244篇
  2024年   426篇
  2023年   1435篇
  2022年   2627篇
  2021年   2977篇
  2020年   3210篇
  2019年   2668篇
  2018年   2440篇
  2017年   2968篇
  2016年   3310篇
  2015年   3429篇
  2014年   5354篇
  2013年   5986篇
  2012年   6525篇
  2011年   7048篇
  2010年   5244篇
  2009年   5424篇
  2008年   4749篇
  2007年   6054篇
  2006年   5437篇
  2005年   4848篇
  2004年   4073篇
  2003年   3619篇
  2002年   3202篇
  2001年   2593篇
  2000年   2257篇
  1999年   1797篇
  1998年   1516篇
  1997年   1358篇
  1996年   1134篇
  1995年   969篇
  1994年   813篇
  1993年   648篇
  1992年   564篇
  1991年   435篇
  1990年   386篇
  1989年   345篇
  1988年   246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49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128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7篇
  1959年   32篇
  1951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夯筑土遗址中基于PS-(F+C)浆液的木锚杆锚固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锚固试验,对基于PS-(F+C)(高模数硅酸钾溶液-(粉煤灰+粉土))浆液的木锚杆锚固系统在夯土介质中进行了拉拔测试与杆体-浆体界面应变监测,研究了该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与破坏模式、杆体-浆体界面剪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该锚固系统室内试验极限锚固力(24KN~33.49KN)远大于现场试验值(2.54KN~8KN);锚固系统具有低弹性强塑性的特征,表现出极强的延性;在荷载进程中杆体-浆体界面的应力分布与传递特征具有多峰值分布、高值往往出现在锚固末端、压应力出现等特征,表明本锚固系统兼有拉力型和压力型全长黏结性锚固系统的特点。该系统适合于夯筑土遗址锚固,与遗址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兼容性。  相似文献   
902.
为深入研究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污染物效果优于二维电极反应器的电化学作用机理,本文以传质系数为指标,定量对比研究了三维和二维电极反应器的传质能力,并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且采用量纲分析法分析了本文的电化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铜和活性炭双填料三维电极反应器在同等条件下的传质系数均高于二维电极反应器;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其次为维度,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流量,且温度越高、流量越大,传质系数也越大,体系的传质能力越强;舍伍德数的实验值和理论值误差在0~14.65%之间,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达到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903.
采用非稳态数学模型对突扩通道内横掠圆管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不同雷诺数Re以及不同通道突扩比Er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Re的变化,数值解有稳态,周期振荡和混沌。同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圆管附近的换热不断增强。对于不同突扩比,当10≤Re≤100和250≤Re≤300时,圆管的换热随着通道突扩比的增加而变弱;当100Re≤200时,圆管换热并不单调减弱。  相似文献   
904.
金属Al电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属Al的电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以及CASTEP软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金属Al的平衡晶格常数、相关弹性系数、电子能带、态密度、声子谱、声子态密度以及相关热力学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金属Al具有明显的导电特性与良好的塑性.金属Al具有3条声学支波色散曲线与一个声子态密度峰.随着温度的增加,熵、焓均增加,而自由能减少.热容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温度达到500 K后,热容量几乎不变,所得结论与物理规律相符合.  相似文献   
905.
采用C FD方法对简单调压室和阻抗式调压室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不同分流比下,调压室的阻力系数值,将模拟结果同文献中的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并且模拟数值和试验数值高度吻合,该方法可应用在调压室的阻力系数研究中。在此基础之上,该方法应用在实际电站调压室的模拟中,并通过水力过渡过程的计算,验证了该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得出结论, C FD方法可应用于调压室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06.
针对公交网络换乘问题,基于有向赋权图构造了公共交通换乘矩阵,设计并实现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换乘查询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公交查询系统,用以完成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公交换乘方案查询等功能。通过实际测试表明,系统能运行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为用户出行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907.
为了对比纳米流体在内置扭带管中的强化传热效果,建立了以Cu-水纳米流体和水为传热介质的内置扭带强化换热管的管式换热器物理模型,采用RNG k-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了内置扭带换热管流体流动的速度、温度、湍流强度场的分布规律及特性。比较了两种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与水在六种不同扭转比的扭带换热管中和两种不同材质的内置扭带分别对强化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u-水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内置扭带管的换热效果明显优于纯水;质量分数为0.8%的Cu-水纳米流体换热效果优于0.5%的Cu-水纳米流体,扭转比越小,则换热效果越好,质量分数为0.5%的Cu-水纳米流体在扭转比为2.5的内置扭带管中相对于水在光管的强化幅度为0.51;铜制扭带的换热效果优于铝制扭带。  相似文献   
908.
针对船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失稳问题,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复合层梁稳定性进行研究,推导了船用复合层梁的等效刚度,提出了船用复合层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船用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稳定性求解有较高的精度。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复合层梁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为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09.
针对3 000 m起重铺管船的运动性能,对其铺管作业率做了相应的研究。将模型试验得出的规则波运动响应的每个自由度的n个数据点通过样条差值的方法编写到不规则波响应谱中,并采用变步长勒让德-高斯积分的方法求解出船舶不规则波运行的单幅最大值。同时,与SESAM程序软件的计算结果作对比,经研究,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计算出的一系列单幅最大值与相应校准值作比较,根据海况资料,将所有满足条件的一系列不规则波的发生概率相加,则起重铺管船在特定工况下的铺管作业率得到了求解。  相似文献   
910.
为拓展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将光伏-太阳能热泵与热管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的思想;设计并搭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热管复合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对热管单独运行和热泵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热管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的日平均光热效率低于普通的PV/T系统;而热泵单独运行模式下,系统具有较高的日平均光热效率及热泵的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