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411篇
  免费   42609篇
  国内免费   22840篇
电工技术   29448篇
技术理论   61篇
综合类   49844篇
化学工业   85963篇
金属工艺   21815篇
机械仪表   23624篇
建筑科学   53041篇
矿业工程   22831篇
能源动力   13869篇
轻工业   41585篇
水利工程   17898篇
石油天然气   36429篇
武器工业   3715篇
无线电   314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856篇
冶金工业   27663篇
原子能技术   4818篇
自动化技术   44946篇
  2024年   1844篇
  2023年   5661篇
  2022年   12439篇
  2021年   14519篇
  2020年   13502篇
  2019年   11476篇
  2018年   11063篇
  2017年   13715篇
  2016年   16477篇
  2015年   17713篇
  2014年   28571篇
  2013年   26978篇
  2012年   32572篇
  2011年   32945篇
  2010年   25397篇
  2009年   26183篇
  2008年   23979篇
  2007年   32017篇
  2006年   30918篇
  2005年   26737篇
  2004年   22351篇
  2003年   20481篇
  2002年   17066篇
  2001年   14379篇
  2000年   12273篇
  1999年   9921篇
  1998年   7422篇
  1997年   6263篇
  1996年   5602篇
  1995年   4667篇
  1994年   3989篇
  1993年   2930篇
  1992年   2639篇
  1991年   2006篇
  1990年   1723篇
  1989年   1478篇
  1988年   1070篇
  1987年   788篇
  1986年   569篇
  1985年   559篇
  1984年   512篇
  1983年   358篇
  1982年   305篇
  1981年   240篇
  1980年   218篇
  1979年   148篇
  1978年   83篇
  1977年   90篇
  1962年   95篇
  1959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径向水平井弯曲转向机构影响因素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径向水平井钻进中钻杆弯曲转向前进运动困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弯曲转向机构仿真有限元模型,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滑道轨迹曲率、间隙、工作压力、滚轮形状与位置和钻杆壁厚等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影响截面变形的主要因素是滑道曲率的改变和滑道摩擦因数,钻井失败时钻杆所受阻力的增大不是因为升高工作压力导致截面变形过大与滑道干涉所致,钻杆经校直段,钻头中轴线与校直中心线存在一定的角度,即钻杆的前进轨迹就会偏离理论值,或与地层干涉,或可能再次发生弯曲变形;另一主要原因是转向器滑道工作恶化。增加钻杆壁厚,降低工作压力和滑道摩擦因数,设计合理弯曲转向机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忠武输气管道有4次悬索跨越,分别是蚂蝗溪悬索跨越、木龙河悬索跨越、马水河悬索跨越、野三河悬索跨越。文章介绍了这几座悬索跨越管桥设计中采用的多项新技术,如采用热聚乙烯半平行钢丝索代替以往的钢丝绳;采用钢管塔架代替以往的角钢塔架;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变换风索型式或取消塔架等。这些新技术、新设计在工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文章还针对悬索跨越桥面结构型式、预拱度设置、不对称荷载的影响、风索基础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高酸原油脱酸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原油脱酸工艺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对高酸原油脱酸的影响,脱酸温度大于 260℃,脱酸反应较快。分析了高酸原油脱酸前后馏分酸值的变化,脱酸反应对130℃以上各馏分酸值降低都较多,180℃以上馏分脱酸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04.
龚强 《信息技术》2006,30(1):1-4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调度技术,要比传统的高性能计算中的调度技术复杂,原因是如果将全部网格资源作为一个应用程序的调度和执行目标,必将导致通信延迟、成本昂贵、执行低效等。为此,综合考虑应用程序特性、机器特性等,研究设计了地理空间信息网格高性能调度技术中的应用程序调度模型,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网格应用程序分析;资源特性分析;应用程序分解;性能预测;资源调度;机器选择;任务映射;任务调度;任务调度器和调度器管理模块。以实现为不同的应用程序匹配不同的计算资源,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5.
周井泉 《信息技术》2006,30(11):51-5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是综合利用网络第二层交换技术的有效性和第三层IP路由的灵活性等优点而产生的多层交换技术。通过在传统的IP包里加入标记,使路由转发依赖于标记,大大地提高IP包的转发速度,同时可使传统IP网络具有服务质量(QoS)能力。现主要分析MPLS体系结构,指出MPLS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06.
超高压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功率设备用超高压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的特点,通过研制工作电解液、制订制作工艺及零部件设计方案,研制出的超高压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具有损耗角正切小(tgδ为0.25)、承受纹波电流能力强(100 Hz,2.12~27.8 A)及寿命长的特点,耐久性达到85℃,5 000 h。  相似文献   
107.
为获得金属表面特别是高副接触金属表面含自润滑特性且具有高硬度耐磨特性的功能材料 ,研究了 45 # 钢表面激光合金化氮化硅 /石墨复合涂层的工艺方法、组织特征、界面形态及其形成机制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对所形成合金化层的元素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对试样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合金化层中元素Fe ,Co ,Si,C分布均匀 ;C含量达到了 15 6 9%,大部分以石墨的形式存在 ,具有一定的自润滑性能 ;但在形成合金化层的温度条件下 ,氮化硅分解严重 ;合金化层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Si Fe ,Co Fe固溶体的强化作用及高碳马氏体的生成和高硬度碳化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提高非稳定渗流计算的计算精度 ,通过数学分析得到了水位传导系数随时间变化时 ,一类非稳定渗流井流模型的半解析解 ,并进行了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109.
串行口及接口板端口是计算机通信的主要途径 ,也是目前计算机工程测控中通用的基本方法。C Builder (简称CB)编程语言以其功能完备、开发效率高的特点而成为目前流行的程序开发工具 ,介绍了利用CB语言编写串行口和端口通信的程序的方法 ,并对具体的各方法编写了相应的示例。  相似文献   
110.
Field Static Load Test on Kao-Ping-Hsi Cable-Stayed Bri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eld load tes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and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field static load tests on the Kao-Ping-Hsi cable-stayed bridge, the longest cable-stayed bridge in Taiwan, before it was open to traffic. A total of 40 loading cases, including the unit and distributed bending and torsion loading effec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ridge behavior.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variations of the main girder deflections was also monitored. The results of static load testing include the main girder deflections, the flexural strains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girder,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cable forces.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idge under the planned load test conditions has linear super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alytical model shows a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bridge responses. Further discussion of deflection and cable force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a cable-stayed bridge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