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244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205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9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配电网络动态重构中的开关操作次数约束难以处理与和声搜索算法寻优效率低的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的最优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利用前者对研究时间区间的负荷进行聚类从而将配电网动态重构转为以聚类中心代表各分段负荷的多个静态重构子问题,利用后者对各静态重构问题进行求解。每个时间点的优化网络结构由相应的聚类中心的重构结果决定,由此得到配电网络重构的操作时间点和操作开关。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负荷数据的基础上构建1天的负荷数据并对该系统进行动态重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控制开关操作次数,提高静态重构算法的寻优效率。  相似文献   
102.
浅析企业和谐与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影响企业和谐的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可以通过加强民主管理和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两个方面着手。而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则必须从"三个同步"、"四个必助"、"五个必清"、"四个必访"这几个方面进行。要形成企业和谐与稳定的长效机制需要坚持四个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3.
当前大学校园改扩建工程中存在着新旧建筑及建筑与环境如何协调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新校区的扩建及旧建筑的改造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剖析,总结归纳了处理大学校园新旧建筑关系及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5种手法:确立中心、协调、对比、存留及整合景观与环境。本文结论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处理新旧建筑与校园环境协调方面的经验和手法,可为广大关注大学校园建设问题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社会贫富差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从社会贫富差距出发,选取了4个方面16个评价指标构成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指标进行分析,得到最终的权数,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了2003~2007年社会和谐度灰色关联度系数。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这5年期间,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5.
王前进 《山西建筑》2010,36(22):136-137
根据建筑物桩基础设计经验,就桩基础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具体对高层带裙房桩筏基础、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桩的承载力水平等作了论述,从而为桩基础形式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应该根据什么原则进治河规划,不同的利益集团会有不同的认识。根据我国儒家哲学的理论,"天人合一"应该是治河规划的基本原则。所谓"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天)的和谐一致。本文以我国水利建设中的成功和失败的实例,说明实行"天人合一"指导原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以钱塘江河口的治理作为主要的实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7.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命题。儒家提倡“泛爱万物”和“仁爱自然”,道家提倡“见素抱朴”,“道法自然”,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中国古代文明至今延绵五千年,得益于对水土资源的珍惜和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近半个世纪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可是。成就中隐藏着挑战,黄河巨变引发了生态危机。河流断流、水质污染、河流高度人工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近年来,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和调水调沙,对于遏制生态系统退化已经初见成效。河流生态修复的本质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黄河生态修复任重道远,建议加强黄河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水文情势恢复;水污染防控;鱼类及栖息地保护;湿地保护和上游水电梯级开发规划论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8.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to adaptive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design in a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based on the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Data from a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are the input features of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rameters and power system features are simultaneously optimized by harmony search based on the k-fold cross-validation techniqu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rained by the optim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rameters and optimal power system features.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arameters produc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adapted by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when the power system operates either inside or outside the training ranges. Simulation studies in the IEEJ Western Japan ten-machine power system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far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power system stabilizers with fixed parameters and those designed by a robust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severe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09.
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三条红线”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三条红线"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的现状,从保障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选取"三条红线"评价指标,构建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三条红线"评价指标体系,并引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法作为"三条红线"管理严格度评价方法,详细阐述各评价指标特征值的确定方法,构建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三条红线"评价方法体系。以郑州市为例,对2010年郑州市及其各行政分区"三条红线"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及其各行政分区用水效率目标完成情况明显优于用水总量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郑州市及其各行政分区的"三条红线"目标完成情况仍不乐观,只有荥阳市、登封市、新郑市"三条红线"综合评价结果达到"基本严格"等级,该评价结果与评价年份郑州市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和谐论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剖析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的基础上,将和谐论引入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中,诠释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和谐问题。为保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成功实施,建立基于和谐论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从和谐的角度分析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以改善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与水体纳污能力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武汉市汤逊湖流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中"统一"与"分歧"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解决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负荷分配问题,为水体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