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08篇
  免费   2668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电工技术   1784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2447篇
化学工业   3002篇
金属工艺   2057篇
机械仪表   2669篇
建筑科学   2133篇
矿业工程   1432篇
能源动力   994篇
轻工业   755篇
水利工程   992篇
石油天然气   916篇
武器工业   918篇
无线电   19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84篇
冶金工业   1008篇
原子能技术   289篇
自动化技术   1720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808篇
  2020年   878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759篇
  2017年   952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1649篇
  2013年   1822篇
  2012年   1835篇
  2011年   1932篇
  2010年   1482篇
  2009年   1417篇
  2008年   1292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349篇
  2005年   1069篇
  2004年   869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622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91.
低温压力容器08Ni3DR钢在极低温度下(-100℃)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保障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韧性一直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难题之一。对于实际的焊接接头,最薄弱区域的确定以及最薄弱区域的影响对焊接接头的表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夏比V型缺口开在母材、焊缝、热影响区不同位置处,系统研究了08Ni3DR压力容器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韧性。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韧性最薄弱区域为粗晶热影响区,其粗晶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为粗大的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的复合组织。粗晶热影响区宽度在缺口尖端前沿所占比例越高,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越低。当粗晶热影响区宽度所占比例达到100%时,冲击吸收能量为27 J,相比于母材冲击韧性损失高达90.7%。以上两个方面充分体现出焊接接头最薄弱区域对冲击韧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2.
液晶材料具有双折射效应,因此偏振光在液晶材料中各个方向上发生双折射的程度不同,这决定了LCD的视角特性和对比度随视角的变化有所不同。用光栅光谱仪测量在不同电压驱动下负性VA-LCD的电光特性,以及测量其电光特性随视角的变化;并对其三基色的电光特性和视角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基色的透过率在驱动电压2.2 V之前很小;在2.2 V后,透过率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红基色和绿基色的透过率是一直升高,在电压达到5.0 V后,就是趋于平缓,而蓝基色的透过率是在3.7 V左右达到最大,而后慢慢变小,最后在电压达到6.0 V后,趋近一个稳定值。负性VA-LCD三基色的视角特性:红基色的视角范围最宽,绿基色次之,蓝基色的视角范围最窄。  相似文献   
893.
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鲁棒自适应桨距角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面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桨叶所受各种载荷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有时变不确定项、未知载荷干扰的桨叶动力学数学模型,该模型精确描述了桨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模型存在很多不确定时变参数和未知干扰项,针对这一复杂多变的桨叶模型,采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成功设计了独立桨距角跟踪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风力机组桨叶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桨叶桨距角控制器,在系统参数和所受干扰完全未知、不确定且时变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跟踪期望的桨距角,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9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开路试验原理分析与工程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路试验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前必做的一项基本试验。该实验中触发角与直流电压的关系具有特殊性。从换流阀电路模型入手,详细分析了在不带线路工况下换流阀的导通情况,推导出理想情况下直流电压与触发角的关系,并给出了理想电压公式的适用条件。使用三沪I回直流输电工程一次模型,在EMTDC中进行了不带线路和带线路工况下的开路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带线路工况下,直流电压在触发角小于60o后到达额定值是正常的。开路试验保护中设置电压判据是不合理的,可只采用电流原理判据作为试验是否成功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5.
对于涡街流量计的旋涡发生体的仿真研究主要集中在形状和尺寸上,但在现场复杂工况环境的情况下,发生体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存在安装偏差。为了很好的分析发生体安装偏差带来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的问题,确定不影响信号强度的最大偏差角度,采用三角柱型发生体,在Ansys+Workbench+FLUENT 数值仿真软件平台环境下,根据涡街流量计的实际物理结构尺寸建立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求解,将仿真得到的升、阻力频率相比较,得出阻力频率正好是升力频率的2倍,表明可以利用FLUENT软件对涡街流量计进行三维流场数值仿真。最后利用FL U EN T软件,通过改变管截面与截流面的夹角,在低、中、高速流速下,对其进行取压,将得到的信号强度和频谱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夹角与信号强度的关系:夹角在1°~7°范围,对信号强度的影响不大,超过7°以后影响变大。  相似文献   
896.
冲击力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冲击力点位置的识别。准确地识别冲击载荷位置有助于确定结构的损伤范围,从而加速对其重点部位的健康监测。虽然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一些冲击力识别的技术,但是这些方法有的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有的需要大量的计算,还有的方法对边界条件非常敏感。本文通过建立冲击力和冲击响应之间的关系,获得压电信号与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通过能量的信息获得冲击力的力点和冲击能量,从而轻松的实现了对力点的定位。该方法可以实现任意冲击力在任意位置的识别,最后的仿真结果很好的证明了该方法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97.
针对双通道单脉冲角跟踪系统中存在的方位、俯仰差通道不正交的问题,在对基于正交处理的角误差提取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数字振荡器生成本振信号的初相进行相位补偿以及将方位、俯仰差通道分置的方法,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处理的数字校相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校相方法时角误差提取精度的分析,从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两方面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新方法可以减小方位、俯仰差通道不正交这一因素给角误差提取所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双通道单脉冲角跟踪系统的角误差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898.
高频电磁涡流检测系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涡流检测的特点,自主设计研制了一套高频电磁涡流检测系统,其最高检测频率可以达到10 MHz以上。该系统下位机以高速ARM微控制器STM32F407VGT6芯片为控制核心,上位机以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设计用户界面。系统集成了信号发生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可调增益放大模块、锁相放大模块、USB模块以及数据采集模块,集成度高、体积小、使用简单方便。利用制作的高频电磁涡流检测系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常见损伤形式进行了检测,包括冲击以及分层等,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99.
憎水迁移性作为复合绝缘子状态评价和老化程度判断的关键参数,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以在我国南方地区运行多年的直流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接触角法进行了系统的憎水迁移性测试,同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深入探究了硅橡胶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绝缘子伞裙上表面的边沿憎水迁移性最差,根部憎水迁移性最好,绝缘子不同方位的憎水迁移性也有所差异;老化最为严重的边沿褪色位置有机官能团含量大幅下降,Si元素和C元素减少、Al元素增加,并且检测出硅橡胶体系交联度的明显上升。上述憎水迁移性以及微观分析的研究结果可为直流复合绝缘子老化机制和老化程度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0.
Now a day’s most power quality problem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are related to voltage sags. Hence, diverse solutions have been tried to compensate these voltage sags to circumvent financial losses due to voltage sag at industries.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s (DVRs) are now becoming more recognized in industries to diminish the impact of voltage sags to sensitive loads. The DVR, which is placed in series with a sensitive load, must be able to react speedily to a voltage sag if end users of sensitive equipment are to experience no voltage sa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series reactive injection as a voltage regulator.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to develop analytical aspects and to illustrate these by an example of a real Indian distribution system. Voltage sag can be eliminated by continuously injecting very small voltage profile to the system. The scheme combines the method of instantaneous symmetrical components and complex Fourier transform relation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based on half-cycle averaging, can mitigate voltage sag at desired location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applied in a 4 bus system and a real Indian distribu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