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27篇
  免费   29498篇
  国内免费   13866篇
电工技术   18389篇
技术理论   36篇
综合类   31000篇
化学工业   45577篇
金属工艺   14593篇
机械仪表   14040篇
建筑科学   43278篇
矿业工程   26065篇
能源动力   13517篇
轻工业   21982篇
水利工程   26092篇
石油天然气   19141篇
武器工业   3523篇
无线电   158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857篇
冶金工业   19772篇
原子能技术   2839篇
自动化技术   29856篇
  2024年   1331篇
  2023年   4115篇
  2022年   8051篇
  2021年   10333篇
  2020年   10512篇
  2019年   7894篇
  2018年   7555篇
  2017年   9247篇
  2016年   11188篇
  2015年   11876篇
  2014年   21483篇
  2013年   19878篇
  2012年   23988篇
  2011年   25484篇
  2010年   18803篇
  2009年   18949篇
  2008年   17199篇
  2007年   21373篇
  2006年   19507篇
  2005年   17239篇
  2004年   14180篇
  2003年   12522篇
  2002年   10410篇
  2001年   8613篇
  2000年   7291篇
  1999年   5737篇
  1998年   4189篇
  1997年   3592篇
  1996年   2932篇
  1995年   2512篇
  1994年   2048篇
  1993年   1471篇
  1992年   1220篇
  1991年   868篇
  1990年   749篇
  1989年   692篇
  1988年   422篇
  1987年   342篇
  1986年   274篇
  1985年   298篇
  1984年   241篇
  1983年   169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53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20篇
  195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particularly noble metals supported on SiO2,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lica–metal interface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in electronic device fabricati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e.g.,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al–oxide interface at work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re not well-understood. In this review, the present status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l–silica interface is reviewed. Recent results of model studies in our laboratories on Pd/SiO2/Mo(1 1 2) using LEED, AES and STM are reported. In this work, epitaxial, ultrathin, well-ordered SiO2 films were grown on a Mo(1 1 2) substrate to circumvent complications that frequently arise from the silica–silicon interface present in silica thin films grown on silicon.  相似文献   
42.
马钢二烧结配料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马钢二烧结配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目的、控制形式、控制原理;根据烧结配料控制对象的特点对信号采样和控制算法进行了探讨;提供了系统的主要硬件结构,软件功能和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43.
A set of poly[N‐oligo(ethylene oxide)yl 4‐vinylpyridinium tosylate] (P4VOEOOTs) has been prepared by spontaneous polymerization of 4‐vinylpyridine. This method gives a grafted polyelectrolyte having a positive charge on every backbone pyridinic moiety. The P4VP15Ts, P4VP164Ts, P4VP350Ts and P4VP750Ts aqueous solution condu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6 × 10?4 to 10?2 M at 25 °C.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ductivity versus concentration of the investigated system exhibits typical polyelectrolyte behaviour. The polyelectrolyte mobility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oligo(ethylene oxide) (OEO) side‐chain length. Manning's rod‐like model fails to describe these results. A simple steric effect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OEO length. Copyright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44.
与常规的小型测试压裂不同,流体注入诊断测试(DFIT)是通过关井阶段出现的拟线性流或拟径向流阶段求取储层压力,采用改进的梅耶霍夫方法(M-method)解释储层渗透率。以长庆榆林气田一口开发井为例,依据DFIT的技术原理和测试步骤,对该井测试压降数据进行解释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证明了该项工艺在长庆低压低渗油气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湘中海相浅层湘冷1井酸压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冷1井具有气层埋藏浅(400m-500m)、纵向上裂隙发育的特点,属低孔、低渗的含泥质灰岩致密储层。大量室内实验和研究采用“前置液酸压+闭合酸化”工艺技术,并优选了相应降阻酸和闭合酸配方。通过酸压实现了该井工业油气流的突破,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新区海相浅层气的开发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改造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46.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因压裂液快速破胶困难、黏土膨胀水敏伤害严重和压后压裂液返排动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压裂增产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上述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弱交联、低温活化剂与超量破胶剂的低温储层快速破胶技术、有机盐与无机盐双元体系复合防膨技术以及高比例液氮全程助排的排液技术。该压裂增产改造技术使牛101井头屯河组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扩展了三塘湖盆地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土地处理系统的介绍,结合油气站场污水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土地处理技术在实际中的设置情况和方式,给出一般的面积计算方法和结果,总结了土地处理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仝坤  王琦 《特种油气藏》2006,13(2):98-100
针对辽河油区超稠油采油污水的特点,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对采油污水处理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污水的CODCr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污水经过简单生化,进一步降解污染物,能够实现稳定迭标排放,且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
在阐述客户服务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石化成品油销售企业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即建立以客户为尊的服务理念;建设特色企业文化;完善员工服务体系;注重细节,提高服务质量;整合现有客户体系资源,拓展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0.
降低成品油二次物流运输成本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传统成品油进货和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如成品油物流以行政区划、中问环节多、信息化程度不高、运输路线未优化造成物流成本提高等问题。提出要降低成品油二次物流运输成本,当务之急是加强成品油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调整管理模式,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开展经济辐射半径内的库站物流配送;引进竞争机制,打破运输垄断,一、二次物流结合,大、小车型搭配,提高运营效率;做好运杂费全面预算、核算及运行费用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