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75篇
  免费   7227篇
  国内免费   3524篇
电工技术   1129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5258篇
化学工业   5079篇
金属工艺   2602篇
机械仪表   3236篇
建筑科学   7991篇
矿业工程   2059篇
能源动力   2469篇
轻工业   2125篇
水利工程   1663篇
石油天然气   4070篇
武器工业   495篇
无线电   54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66篇
冶金工业   2986篇
原子能技术   490篇
自动化技术   5027篇
  2024年   338篇
  2023年   860篇
  2022年   1611篇
  2021年   1771篇
  2020年   2052篇
  2019年   1686篇
  2018年   1700篇
  2017年   2051篇
  2016年   2238篇
  2015年   2504篇
  2014年   3854篇
  2013年   3385篇
  2012年   4539篇
  2011年   4794篇
  2010年   3399篇
  2009年   3313篇
  2008年   3102篇
  2007年   3815篇
  2006年   3465篇
  2005年   2871篇
  2004年   2317篇
  2003年   2123篇
  2002年   1698篇
  2001年   1546篇
  2000年   1237篇
  1999年   1011篇
  1998年   623篇
  1997年   560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29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Many medi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create a load that varies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Hence, if such an application is assigned a lower processing-time budget than needed in its worst-case load situation, deadline misses are likely to occur. This problem can be dealt with by designing medi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in a scalable fashion. A scalable media processing application can run in multiple qualities, leading to correspondingly different resource demands. The problem we consider is to find an accompanying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which minimizes both the number of deadline misses and the number of quality changes, while maximizing the quality of processing. We present an initial approach to the above problem by modeling it as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 Our model is based on measuring relative progress at milestones. Solving the MDP results in a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that can be applied during runtime with only little overhead. We evaluate our approach by means of a practical example, which concerns a scalable MPEG-2 decoder.  相似文献   
42.
阐述了粉煤灰超细玻珠复配轻集料在固井低密度水泥浆中对其流变性能、强度、质量均匀性以及密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表明该复配轻集料可以明显改善水泥浆的流动性、保水性以及水泥与高效外加剂的相容性,水泥石抗压和抗折强度有显著改善,水泥浆具有良好的质量均匀性,用该集料配制的超低密度水泥浆能满足固井要求,并由此提高固井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3.
现役水工钢闸门结构可靠性鉴定时荷载取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类比法确定现役水工钢闸门结构的荷载评估基准期。以静水压力为例,得了其在荷载评估基准期内的统计参数,讨论了闸门主梁受弯碱坏时可靠指标随继续使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
针对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以及油层层数多、分布井段长、部分零散层动用难度大等问题 ,研究了宝北区有效厚度、油层层数、单井产能及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等层系划分与组合的技术经济界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宝北区层系划分与组合优化论证 ,最终优选出宝北区开发层系  相似文献   
45.
低温低渗透砂岩油藏窜流大孔道深部封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用堵剂为高强度的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SAMG-1,由<6%淀粉、4.5%-5.5%丙烯酰胺、0.003%-0.006%交联剂组成,35℃成胶时间受淀粉和交联剂用量控制,为18-20小时以上,成胶前黏度-100 mPa.s。该堵剂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储层岩心中注入深度15 cm的堵剂,在35℃候凝48小时后及老化90天后,封堵强度分别为0.61和0.59 MPa/cm,封堵率分别为98.6%和98.1%。该堵剂优先进入高渗层,注入0.5 PV并成胶后,2组双填砂管组成的模型低、高渗管渗透率保留率分别为68.4%、0.7%和69.4%、0.0%。吉林扶余油田西一区+15-8.2区块有水井6口,油井13口,含水率达91.5%,注入水最快在5天内到达油井。报道了该区块整体深部调剖封堵窜流通道的情况,详细叙述了+15-9.2井施工中通过注入压力和井底回压控制注入流量,使堵剂陆续进入原生和次生孔道的工艺作业,该井设计注入堵剂92 m3。6口水井整体调剖后,油井产液量差别减小,产油量增加,有效期已超过了9个月,共增油843 t,含水平均下降3.87%。图7表1参8。  相似文献   
46.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为了研究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承载性状,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其结果为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吐哈油田部分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9,常规水基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若使用油基压井液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种低密度水基微泡沫压井液。该压井液具有密度低、泡沫强度高、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现场应用表明,低密度微泡沫压井液稳定时间大于48 h,密度在0.70~0.99 g/cm3之间可调,抗油污染能力强,抗油大于8%,抗温在100℃以上,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并且施工方便,成本低,具有储层保护能力,使用微泡沫压井液的井表皮系数在0.20~2.34之间。  相似文献   
48.
低光照和抗晕CCD的设计和制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坤 《半导体光电》2003,24(2):91-93,96
针对帧转移可见光CCD低光照响应、抗电晕能力和动态范围,较详细讨论了CCD光响应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抗电晕的设计与计算。设计的具有抗晕功能CCD,采用2μm工艺制作,达到了设计技术指标要求,满足了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百色等水文站泥沙资料分析 ,并结合广西河流及泥沙特性和社会对泥沙资料的精度要求 ,得出了在广西实行悬移质泥沙简测的可行性。为满足广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提出了在广西改革悬移质泥沙测验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0.
利用黄河泥沙加固下游大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善淤、善决、善徒给沿河人民带来对过深重灾难,防洪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心腹之患。泥沙问题是黄河防洪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总结固大堤经验的基础,进行挖河疏浚,淤筑“相对地下河”,已作为黄河治理的一项重大决策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