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蓝藻水华产生并释放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在自然环境中高度稳定,难以被传统水处理技术有效去除,对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可实现MCs的高效原位酶促降解。目前,已从天然水体及其沉积物中表征部分具有高效降解MCs能力的细菌,且在酶促途径中鉴别出负责催化起始反应的关键水解酶MlrA(即microcystinase)。本文在阐明MlrA进化关系的基础上,就该酶的活性特征、分子结构与催化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MlrA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三通道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痕量的8种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自动化的前处理设备,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浓缩,应用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地检测8种微囊藻毒素.结果 该方法检测水中的8种微囊藻毒素检出限为0.01~0.6μg/L,在0.25~62.5μg/...  相似文献   
33.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去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是从蓝藻中释放出的一种肝毒素,可导致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死亡。水中藻毒素的去除有多种方法,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率较低,一般在50%以下,有时甚至出现负去除率。物理法、化学法、光催化氧化法及生物法等对藻毒素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一般可达90%以上,考虑到处理效果和运行的经济性,以光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4.
35.
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碳纳米管( CNTs)在水处理中可能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CNT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就CNTs对水中有机物、藻毒素和细菌多种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水体中藻毒素的种类、特性及其危害。按毒素的靶器官分类,可分为肝脏毒素、神经毒素和皮肤、肠胃刺激性毒素3种,其中已解明藻毒素分子结构的有70余种。本文还介绍了关于藻毒素净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防范和减少藻毒素的危害,同时还提出了藻毒素危险管理对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7.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蓝藻"水华"危害日趋严重,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水体中MCs的检测和控制极其重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水体中MCs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MCs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水库微囊藻毒素-LR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区某水库水体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icrocystin-LR,EMC-LR)和藻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icrocystin-LR,I MC-LR)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研究了EMC-LR和I MC-LR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SPSS软件,分析EMC-LR和I MC-LR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月份和12月份,EMC-LR和I MC-LR均未检出,其高峰值出现在夏秋季。水库全年实测EMC-LR含量为0.941 2±1.337 9μg/L,最大值为5.628 8μg/L,I MC-LR含量为0.0129±0.016 5 pg/cell,最大值为0.083 3 pg/cell。EMC-LR与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藻细胞密度、悬浮物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TN、NO3--N、TN/TP和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I MC-LR与NH-N呈负相关性(P<0.05),与TN/TP呈现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39.
生物活性炭去除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生物活性炭(BAC)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HRT为1,5h时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5.3%和35.1%,对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和68.79%。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会抑制BAC对MC的去除,大部分MC可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同时使活性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生),部分MC通过吸附作用被去除。  相似文献   
40.
混凝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试验研究了混凝工艺对水源水中的细胞内和溶解性(细胞外)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为25mg/L时,将原水pH值调节到5.5~6.0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胞内微囊藻毒素,去除率可达97.4%;投加10mg/L的粉末活性炭对致嗅物质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强化混凝工艺可显著提高对溶解性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对MC-RR和MC-LR的去除率均达到60%~70%,原因为强化混凝工艺强化了对小分子弱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