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8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电工技术   148篇
综合类   298篇
化学工业   217篇
金属工艺   403篇
机械仪表   331篇
建筑科学   727篇
矿业工程   92篇
能源动力   163篇
轻工业   221篇
水利工程   82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4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4篇
冶金工业   85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3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金属型场发射阵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Spindt方法制作金属型FEA工艺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成功地研制出场发射阵列,并实现了场发射。  相似文献   
182.
OLED背光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因其白光材料的多样性、制程的简单性和成本低廉性,特别是其面光源的属性,相较于电致发光二极管(LED)的点光源,更有望成为未来液晶显示器件背光源的主角。介绍了OLED背光源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分别阐述了白光OLED发光效率的提升,OLED器件稳定性和寿命的提高,OLED制备的最新工艺,偏极化的OLED技术,OLED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匹配技术,还介绍OLED背光源产业发展及发展现状,并对OLED背光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3.
为了控制对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亮度调制时电 源电流产生的电磁干扰(EMI),对3种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光方法下显示 屏的电源电流频谱进行了研究。首先比较了线性、离散和选通3种PWM的调光原理和潜在 EMI,设计了基于电流频谱分析的EMI评估法,并通过对单亮度和亮度均匀渐变图像 的仿真,验证了评 估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LED显示屏真实图像显示时的电流频谱分析,比较了3种调光方 法的潜在EMI。实验结果表明:线性PWM方式下,同时点亮LED会产生较大的EMI;离 散PWM对消耗电流的 延展和码制对消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小EMI;选通PWM随着选通等级的提高,最小点 亮脉冲变窄不利 于减小EMI。本文的分析结果可用于在LED显示屏产品设计时,合理进行EMI分析 与分配,预估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84.
对LED显示屏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市场和产业等方面对LED显示屏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分析和展望了LED显示屏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LED显示屏技术是以基础材料和数字化技术为导引向实用化发展的。LED显示屏的应用市场得到了拓宽,需求在不断提升;LED显示屏产业群体不断壮大,正向着多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5.
彩色PDP动态假轮廓的改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DP发光在时间上的非线性和人眼平滑跟踪运动目标的自然倾向是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产生动态假轮廓(DCF)的主要原因,文中详细介绍了目前改善DCF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在DCF和灰度级表现能力之间折衷是目前改善DCF最适合的方法,而运动补偿方法消除DCF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6.
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特性具有强烈的非线性,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时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点,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tracker,MPPT),使之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是一个提高光伏组件效率的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了波导隙缝阵列平板天线的精密加工和制造技术,通过工艺分析,给出了平面波导焊接艺分解结构,确定了主要关键技术,采用了多种控制加工变形方法,实现了焊前高精度装配要求,并借助误差分析原理验证了工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8.
为了揭示位于“V”形沟谷中的某座3级加筋土挡墙的变形规律,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填方下3级加筋土高挡墙墙面板位移、墙后填土体沉降、高填方下路面沉降以及挡墙下涵洞底部沉降在施工期间和竣工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加筋土挡墙墙面板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以及墙后填土体的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且数值都比较大,竣工后1~2 a的时间内,其变形趋于稳定,但总的累积变形较大,说明加筋土挡墙能够适应较大变形的填方工程,这是其优势所在;②在“V”形沟谷中采用高填方下加筋土高挡墙的结构形式能满足路面沉降要求,高填方下的涵洞也是安全的;③由于挡墙筋带的特殊性,使得形成的加筋土挡墙具有锚定板挡墙和土钉墙的某些优点,既能约束墙内土体的变形,又能作为整体很好地同周围“V”形沟谷变形相协调,使得填方内应力重分布,路面沉降变形平缓过渡,未产生明显差异沉降,使用效果良好。这种挡墙结构在山区公路铁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9.
陈炜 《吉林水利》2012,(9):33-36,39
运用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ABAQUS分析白眉水库面板堆石坝有限元应力变形特性。坝体、坝基岩体分别邓肯E-B本构模型和线弹性模型,分别针对考虑基础变形和不考虑基础变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坝体自身变形较小,而由砂卵石覆盖层引起的沉降所占比重较大,坝体的应力大小与堆石体自重应力较接近,计算成果符合堆石坝的一般应力变形规律,并且和监测成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0.
Abstract

Increasing water scarcity, degradation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continuing low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increasing populations are posing the largest ever challenge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e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Pakistan. Using panel data from irrigated settings in Chaj sub-basin of the Indus basin in Pakistani Punjab, we attempt to: (a) analyze the causes of low productivity; (b) disentangle factors (both land, water and othe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roductivity variations; and (c) identify limi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narrowing productivity gaps and increasing overall wheat production, with a view to enhance food security for the poo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locational inequities in distribution of canal water, use of groundwater of varying quality, differences in use of seed varieties, and other inputs lead to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wheat productivity. Key implications are that large gains in wheat productivity are possible by (a)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t the tail-end through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practices; (b) adjusting the mix of canal and groundwater use; and (c) using technological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adoption of modern wheat varieties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on planting dates and timings and application rates of inputs, especially water and fertilizer. Not only such interventions are economically, financi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desirable, they are also pro-poor. What is needed is a strong political will and commi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