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5篇
  免费   2459篇
  国内免费   2278篇
电工技术   72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301篇
化学工业   1372篇
金属工艺   875篇
机械仪表   416篇
建筑科学   2216篇
矿业工程   1801篇
能源动力   814篇
轻工业   225篇
水利工程   4032篇
石油天然气   16859篇
武器工业   99篇
无线电   4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17篇
冶金工业   663篇
原子能技术   114篇
自动化技术   51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717篇
  2021年   909篇
  2020年   945篇
  2019年   836篇
  2018年   729篇
  2017年   973篇
  2016年   1201篇
  2015年   1133篇
  2014年   1653篇
  2013年   1647篇
  2012年   2073篇
  2011年   2402篇
  2010年   1627篇
  2009年   1645篇
  2008年   1492篇
  2007年   1777篇
  2006年   1972篇
  2005年   1688篇
  2004年   1508篇
  2003年   1432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749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测井新技术在四川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随着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深入所面临的油气领域复杂和困难的技术问题,介绍应用测井新技术为四川油气开发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复杂缝,洞型储层的评价,井旁地质构造形态精细分析和地质,测井,地震多学科结合储层横向预测等3个方面所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陆西凹陷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岩性油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浩 《特种油气藏》2002,9(2):17-19
为寻找岩性油藏,应用波阻抗反演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砂体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发现并落实了2个岩性圈闭,由此认为,研究区北部是大型水下扇砂体与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交汇之处,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这一结论将对今后加强储层预测工作和寻找有利砂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台北凹陷小草湖次凹油气成藏特点及有利区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新疆石油地质》2002,23(5):394-396
吐哈盆地小草湖次凹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源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中侏罗统发育三套储盖组合,凹陷内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侏罗系三间房组,七克台组的构造-岩性复合型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的深盆气藏,燕山运动末期是小草湖次凹一次重要的成藏期,古构造,古构造背景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是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根据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带,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4.
通过地化分析,结合地质条件等,对千米桥东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气藏的形成进行了探索,结果认为:千米桥东潜山天然气为无机二氧化碳、偏腐殖型有机气,腐泥型有机气的复合气,主源为东部歧口凹陷沿岩带深层(偏)腐殖型气,烃类气体聚集时间晚,为更新世明化镇沉积时其,而无机二氧化碳聚集时间早于烃类气体;与千米桥凝析气藏不同的是该气藏CO2含量高。  相似文献   
75.
孔西潜山奥陶系原生油藏成藏时期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孔古3井、孔古7井)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二叠系原生油气藏(孔古4井),油源对比结果证明,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3井油藏的两期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年龄测定结果,油藏属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晚三叠世(距今222.51~240.34Ma),第二期为第三纪,以晚第三纪为主。  相似文献   
76.
应用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了小浪底水库考虑多个兴利目标的非汛期优化运用方案 ,对运用方案分析提出了水库优化运用区间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水库非汛期的线性调度函数 ,取得了初步成果可供水量调度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7.
砂砾岩储集层含油性解释方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LJ地区砂砾岩地层具有岩石结构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稠油和稀油并存的特点,利用测井资料解释含油性难度很大,以地层测试资料为依据,综合利用多种测井信息,提取反映含油性变化的测井特征参数;应用测井参数交会法和测井相分析法建立有效,快速识别稠油,油层和水层的标准,测井相分析法消除了用测井单参数和两参数交会解释含油性存在的多解性,提高子解释结果的成功率,用编制的解释软件处理了LJ地区58口井的资料,解释结果与试油资料对比吻合程度较高,为砂岩储层含油性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快速的方法,为该区先导性试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8.
南海东部油田高产稳产开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 ,自 1990年以来 ,该海域已有 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 ,其中包括 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 ,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 ,通过中外双方近 10年的共同努力 ,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 ,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 ,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 ,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文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 ,剖析了油田开发技术 ,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 ,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9.
永8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永8块为复杂断块油藏,若全部采用直井开发,不但井网密度大、开采时间长,而且直井防砂后产量低,开发效益不明显。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论证认为,出砂的复杂断块油藏适合用水平井开发;水平段应与大断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且位于正韵律油层的中上部。采用直井和水平井相组合的布井方式,可充分发挥直井钻遇油层层数多和水平井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0.
Nucleation Mechanism for Bainit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solute-depleted zone was observed in Cu-28Zn-4AI (mass fraction) at 523 K, AG is calculated as a positive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criteria for the spinodal decomposition of a ternary systems. So, the solute-depleted zone cannot be formed by spinodal decomposition. Dislocation density required by the formation of solute-depleted zone is estimated greater than 7.89×109 cm-2, according to the segregation of solute atoms around dislocations, which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for the alloy at 523 K.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l friction experimental fact that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appear within the incubation for bainitic transformation in Cu-Zn-AI alloy, th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TO, is evaluated as 433 K for solute-depleted Cu-25Zn-3.4AI,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523 K. Thus, nucleation by shear mechanism is impossible in this circumstance.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like bainite in steels and Ag-Cd, bainite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