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3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86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405篇
化学工业   1140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61篇
建筑科学   60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80篇
轻工业   5171篇
水利工程   76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无线电   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4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7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01.
有机酸和茶树油对发芽糙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晚籼923”籼米为材料,在发芽过程中添加茶树油和(或)有机酸如抗坏血酸、柠檬酸、乳酸钙进行浸泡,比较茶树油和(或)有机酸对发芽过程中糙米表面菌落总数、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以及糙米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4.0g/L抗坏血酸、2.0g/L柠檬酸、3.0g/L乳酸钙组成的有机酸溶液能促进糙米呼吸和GABA积累,加速淀粉降解转化为还原糖;茶树油(4.5g/L)则对糙米呼吸、淀粉降解和GABA富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茶树油和有机酸溶液对抑制糙米发芽过程中细菌的滋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02.
对微波处理糙米的稳定效果进行研究。以米糠作为对照组,探讨比较二者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酶灭活情况,同时考察大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对糙米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而大米品质也受到影响,因此为获得大米品质损失最小、灭酶效果最好的工艺条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对糙米微波稳定进行优化得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间100s、水分含量21%,理论脂肪酶活、碎米率分别为15.66μmol/(g ·h)、18.92%,实际脂肪酶活、碎米率分别为16.25μmol/(g ·h)、17.33%,强化储藏4周后的游离脂肪酸值较未处理糙米减少13.7%,说明所得的糙米微波稳定工艺可用于糙米稳定的实践。  相似文献   
903.
设计一种含加热丝的稳压电路,并结合在线测温的方法测定样品的导热系数。采用程序控温的方法,研究温度对米饭热物性和介电特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米饭的比热和介电损耗影响显著,而对导热系数和介电常数影响较小;米饭比热随温度升高呈指数上升,当温度到达15℃以后,比热不再随温度变化(cp=2.930kJ/(kg·℃));用温度的二次多项式可以很好的反映米饭介电损耗的变化规律(R2=0.998)。穿透深度是介电性质的函数,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4.
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淀粉乳质量分数30%、pH8.5、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35℃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取代度可达0.01445。  相似文献   
905.
陈厚荣  阚建全  刘甲  李学琼 《食品科学》2011,32(10):283-287
研究挤压营养强化米的营养成分的贮藏稳定性。以实验室自制的挤压营养强化米为原料,研究其在不同的包装方式及不同的贮藏环境下各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包装方式和不同的贮藏环境对挤压营养强化米的营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罐装贮藏条件是挤压营养强化米的最佳贮藏条件,在此条件下将挤压营养强化米贮藏180d,其VC和VD3的保存率可达80%以上,VB的保存率可达95%以上,酸价在1.0mg/g以下,水分含量在8%以下。  相似文献   
906.
目的:研究发芽对精白保胚米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X射线衍射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精白保胚发芽米淀粉颗粒的表面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晶度和特征结构的变化。结果: 精白保胚米发芽之后淀粉颗粒表面结构变化不明显,但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降低;发芽后精白保胚米淀粉的红外透光率降低,O-H键、C-H键和C-O键的伸缩振动均增强。结论:发芽过程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降解,使精白保胚米淀粉分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07.
米发糕的风味形成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青  范露  鲍方芳  赵思明  熊善柏 《食品科学》2011,32(24):232-236
以丝苗米为原料,接种酵母菌发酵制作米发糕,对不同操作阶段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研究米发糕的风味形成及特征。结果表明,发酵和蒸制产生了米发糕特殊的滋味和挥发性气味物质,呈味游离氨基酸主要是米发糕蒸制过程中蛋白质的热降解所产生的,其中以苦味氨基酸比例最大,其次依次为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挥发性物质,蒸制过程进一步产生了以烷烃为主,兼有较多的醇、酸、酚、酮等挥发性物质,从而形成了米发糕特定的气味。米发糕的滋味物质主要在热降解过程中形成,而气味物质则与微生物降解和热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908.
建立一种高通量的转基因复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转基因检测内源、外源及品系基因检测引物进行荧光标记,经复合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实现特异性强、高通量检测。结果表明,复合PCR荧光检测方法检测4 种转基因水稻品系特异性好,并且灵敏度达到0.1%,可以在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09.
对750 份籼稻样品的外观、加工、理化、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了测试,并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对食味计评分进行修正的米饭食味评价模型Y=-0.187 60X1-1.322 7X2+0.122 52X3+7.545 8 X4-0.001 558 4X5+81.585(式中:Y为感官评分;X1为直链淀粉含量;X2为蛋白质含量;X3为食味计评分;X4为回生值;X5为黏度平均值)。综合考虑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米饭用籼稻的综合指数模型Y=0.167 21X1+0.027 819X2+0.073 22X3-0.006 76X4-20.271 4(式中:Y为综合指数;X1为出糙率;X2为整精米率;X3为感官评分;X4为垩白度),并用层次分析粗粒化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综合指数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米饭用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910.
目的:研究黄酒对正常小鼠抗疲劳能力和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抗疲劳能力实验中,小鼠分别灌胃给予双蒸水(0.25 mL/d)、高(0.4 mL/d)、中(0.25 mL/d)、低(0.15 mL/d)剂量的黄酒(乙醇体积分数为8%)15 d,小鼠游泳后检测肝糖原(hepatic glycogen,HG)、尿素氮(blood ureanitrogen,BUN)和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含量的变化。在黄酒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免疫器官影响的实验中,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分别灌胃双蒸水、酒精和不同剂量的黄酒,每天1 次,连续灌胃56 d,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亚急性衰老模型建立前后的体质量增值。结果:黄酒能显著提高小鼠体内HG的含量(P<0.01);增加运动后小鼠BLA增长率(P<0.05)和BUN的廓清率(P<0.05);黄酒能抑制衰老小鼠胸腺(P<0.01)和脾脏(P<0.05)质量的减少,有助于衰老小鼠的体质量增长(P<0.05)。结论:黄酒能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增强衰老小鼠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