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电工技术   83篇
综合类   226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39篇
矿业工程   26篇
能源动力   233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51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祁连山区三大内陆河近50年来出山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祁连山区三大内陆河的出山径流控制站——杂木寺、莺落峡和昌马堡水文站1956-2006年的实测月年径流数据系列,应用数值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Hurst指数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出山径流近51年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水系的径流年际变化中,都存在突变时刻,但具体年份不同;径流总趋势为石羊河在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降幅很大,黑河和疏勒河为增加的趋势,疏勒河在1997年发生了由小变大的显著突变;指数分析表明黑河的持续性最强,石羊河最弱。  相似文献   
62.
漳河水库入库径流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漳河水库1963-2008年入库径流资料,采用R/S分析方法和M ann-Kendall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其未来入库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库流域未来径流量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且未来1月和7月的径流量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可能很大,应采取必要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②1995年为突变点,前后两个系列的统计特征值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已经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③对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持续枯水期,应理解为这只是其径流丰枯周期变化中的一个枯水期。④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入库径流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的建立,将雨洪控制与利用纳入到实际建设,采用规模化的雨洪利用系统,建设雨洪利用示范工程,以展示城市雨水排放新概念,实现雨水资源化.对于中心区地表径流水质进行检测,深入研究和分析,科学的展示了雨洪利用示范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人们对雨水利用的意义有直观认识,了解简单易行的雨水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64.
前期土壤湿度条件和降雨强度是影响径流曲线(SCS-CN)模型径流量预测精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不同流域下二者对SCS-CN模型性能的影响,对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至关重要。基于5个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流域的降雨径流资料,利用偏相关分析和K-均值聚类改进SCS-CN模型。结果表明:在重新划分前期土壤湿度条件区间后,模型预测能力大幅度提升,有效降低模型平均偏差,纳什效率系数平均提高42.8%。基于最大10 min雨强对SCS-CN模型改进后,纳什效率系数得到一定提高,且半干旱半湿润流域的提升幅度略大于湿润流域。改进的模型在研究流域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平均偏差均低于7 mm;除呈村流域非汛期外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0.93,平均提升89%;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29.2 mm。  相似文献   
65.
在河系径流预报计算中,一方面受单站水文过程计算复杂性影响,另一方面下游站点依赖上游关联节点,现有洪水预报系统在河系预报计算时多采用串联模式进行计算。这在河流系预报节点较多、模型方法略为复杂时,计算效率较低。为突破河系径流预报计算效率瓶颈,本研究引入流水线并行模式,对河系径流预报站点初始化、单元产汇流计算、河道洪水演算、校正分析等模块进行拆解,构建流水线式工作站,将径流预报站点按水力联系连续入站,实现河系节点集径流过程的平行并发计算。选取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50余断面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并发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可靠,较串行结构效率提升超3倍,可满足洪水预报实时性要求、尤其适用于B/S模式对系统响应效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66.
涞源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涞源泉泉域是一个全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泉水利用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涞源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利用地表水系列资料,采用基流分割法、相关系数法等,计算出泉水量系列资料.由降水补给地下水,再以泉水的形式排泄,在此过程中使水量在时间上滞后,而且水量趋于平稳,泉水量年极值比为7.33,变差系数为0.34,年内分配变化幅度平缓.由降水—入渗—地下径流—泉水排出的过程,水资源经过地下岩溶调节作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质也起到净化作用.研究和分析岩溶地下水径流量变化特征,为合理利用泉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利用河北省1956-2000年水文、气象资料,对现状下垫面时间进行了界定,建立了下垫面变化前后降水与地表径流的相关关系,定量评价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根据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量系列与气候要素(降水量、蒸发量、气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对数型非线性统计模型,其相关显著,灵敏度较高。根据2030、2050年气候情景数据预测河北省地表径流量的变化:与标准气候值相比,2030年降水量将增加4%~12%,气温升高1.1℃~1.4℃,径流量为106.5~128.9×108m3;2050年降水量将增加4%~14%;气温升高1.7℃~2.2℃,径流量为95.7~123.0×108m3。  相似文献   
68.
引用森林水文实验站和国家水文基本站网中的森林流域和非森林流域的实测资料,进行同步期的对比分析.对于试验小流域或径流场,总结出林冠截留、树干径流和林地拦蓄的一些统计结果,并归纳得到可供利用的计算公式.对于大面积森林流域,主要从基本水文站网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不同而其它自然地理条件类似的测站进行对比分析,当干旱指数小于1.2的地区,森林使年径流增加,当干旱指数大于1.2的地区,森林使年径流减少.  相似文献   
69.
江苏太湖流域降雨径流年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苏太湖流域(1956—2012)降雨为基础,分析江苏太湖流域径流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该流域降雨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及两者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径流都呈增长趋势。降雨平均每10年增加29mm,径流平均每10年增加26mm;降雨在年内季节分配上,夏季、冬季呈加大趋势,春季、秋季呈减小趋势;加大的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导致径流在年内分配的更加不均匀,径流集中在汛期,汛期径流量约达年径流量的84.8%,加大了某季节内的洪水、干旱风险。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o estimate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potential in some of the major Aegean islands in an effort to provide a means for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nd, by extension, for similar areas around the world. The islands have to confront the challenge of surviving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uneven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both in space and time. In addition to these, tourism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highly water consumptive life styles have exacerbated perennial problems in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framework of the present effort has a two-prong emphasis. In the first part, a simul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which tries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surface runoff under physical, structur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premises of the simulation process are delineate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s application in distinct cases are demarcated. The final product, namely the model and the resulting runoff coefficien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standard, which may provide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as well as decisionmakers the means for an initial reference in pertinent developmental efforts.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raise the question of ecosystem resilience and point towards the urgent and continuous ne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