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电工技术   82篇
综合类   224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39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3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51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吴海波  赵晓慎  王文川 《人民黄河》2012,34(4):37-38,41
为了进一步提高BP网络模型对径流预测的精度,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BP网络初始的权值和阈值。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BP网络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等缺点,提出的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2.
基于可变集聚类理论的年径流聚类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守煜  李敏 《人民长江》2012,43(5):8-12
将可变集中的聚类理论与年径流分类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年径流量聚类新方法。新方法考虑了汛期径流量、汛期向枯水期过渡的中介期径流量、枯水期径流量等因子或指标对年径流量分类的不同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新方法与常规方法(均值标准差法)和集对分析分类法的异同,表明新方法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系统年径流丰枯分类;最后分析了常规法、集对分析分类法在年径流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83.
渭河上游河川径流演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渭河上游径流演变特性,以林家村等5个水文站近50 a的实测径流序列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M-K法)和R/S法分析了径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渭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在20世纪50年代较为集中,60~90年代相对均匀;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趋势性较为显著。研究成果为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调度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4.
采用野外原位小区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对北江流域上游的广东大宝山矿区不同年限堆积土重金属随径流泥沙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中cd、Pb、zn、cu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自然土侵蚀泥沙,但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重金属含量相差不大;b)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Cd的平均流失率为32.55、12.18、0.09mg/(min·m^2),Pb的平均流失率为1648.98、432.10、8.07mg/(min.m^2),Zn的平均流失率为1854.35、460.14、4.92mg/(min.m^2),Cu的平均流失率为1742.63、429.47、8.69mg/(min·m^2),新弃土、老弃土重金属平均流失率要远远高于自然土;c)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cd、Pb、zn、cu流失率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在冲刷初期,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重金属平均流失率较大,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d)在冲刷的20分钟里,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中的累积流失量分别为:Cd为651.00、243.62、1.79mg,Pb为32.98、8.64、0.16g,Zn为37.09、9.20、0.10g,Cu为34.85、8.59、0.17g,在相同时段内,新弃土、老弃土重金属流失总量要远远高于自然土。  相似文献   
85.
南沙河是鞍山市城市河流,目前正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拟修建多个蓄水工程。每个工程都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来水量分析计算是水资源论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同保证率的来水量和来水过程计算成果与立山站降水一径流深相关关系图及降水一径流历年过程线图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所以来水量的计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6.
桂林市青狮潭水库入库径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极值比和变差系数分析桂林市青狮潭水库1958—1995年入库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距平百分率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入库径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洪水期径流年际变化最剧烈,枯水期径流年际变化最小;年径流、雨期径流、洪水期径流和枯水期径流均呈增加趋势,但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87.
依据湖漫水库1966—2012年间46a的年径流量和降雨量的实测资料,综合采用统计方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历史变化趋势,及降雨量和径流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降雨量,年际变化不均匀,各月间差异较大,呈明显下降趋势的为4—6月以及10月;对于径流量,月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的月份为3~5月以及7月份;1980年以来,降雨量和径流量总体趋势呈现上升趋势,枯水年的频率减小,特大洪水发生频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协整分析理论,结合第二松花江流域上下游的年径流量,阐述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采用白山站和丰满站1933~1998年的年径流量资料,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对丰满站1989~1998年的年径流量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9.
深圳河湾污水截排工程投资超过人民币5亿元。工程方案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将节水与防污相结合,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方案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对深圳河湾流域的污水处理尾水排海、污水资源化、水体生态修复等作出了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90.
Modification of rainfall-runoff processes by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mpacts receiving waters and the surrounding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Infiltration–exfiltration systems such as a partial exfiltration reactor (PER) when loaded by transient sheet flow have the potential to attenuate the impact of bo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urban runoff. These in situ systems are subject to highly variable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while functioning under variably saturated flow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field-scale PER performance as a rainfall-runoff unit operation and process, a two-dimensional (2D) numerical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effluent hydrograph and water content profiles under transient hydraulic loadings. Richard’s equation was applied in the 2D model using parameters estimated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hydrographs measured for an in situ PER.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water content illustrated the ability of the PER to lower peak flow, redistribute volume, and attenuate temporal aspects of the inflow hydrograph.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role of the PER to attenuate runoff water quantity, while also providing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s, as illustrated for suspended solids and dissolved Cu. Simul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 for different surrounding soils illustrated the critical role of surrounding soil conditions on PER performance. While the PER demonstrated water quantity attenuation benefits for design storms (1, 2, 5?year return periods), results also illustrate how a given PER design for clayey soils conditions can be limiting for intense events. Evaporation was a dominant mechanism for the drying process in the PER upper layer; with a residual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porous pavement layer achieved in less than 2?days in summer for Cincinnati, Oh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