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探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灌木林既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同时也可培育成优良的能源林.根据西部地区的特点,可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灌木林营造,发展灌木能源林. 相似文献
22.
通过建立土边坡有限元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针对砂、粘土两种土质边坡及有无降雨情况,分析植被根系对不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根系能有效的提高边坡的安全系数;坡角的变化不影响植被根系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提高;在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植被根系仍能提高边坡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3.
24.
晋陕蒙接壤地区的砒砂岩区,面积约1.5万km~2,广泛出露或浅伏二迭纪至白垩纪碎屑沉积岩,土层厚度大部分为3~20cm,且质地粗疏,植被资源匮乏,覆盖度仅30%左右,加之干旱少雨、风沙严重,年侵蚀模数为5000~15000t/km~2。植被建设应从提高植被整体功能出发,由单纯的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植被发展,以全面建设经营性草灌(木)植被、集约经营轮作作物植被、合理配置防御性乔木植被为重点。主要技术途径是合理开发现有植物资源,积极引进区外植物种类,大力试验、推广植物篱技术。 相似文献
25.
26.
土壤呼吸是大气碳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变化显著,为探究灌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2020年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淳化灌丛生态系统的不同海拔的裸地、保留植被的地面等3个测点进行土壤呼吸速率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淳化灌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日内过程呈“单峰型”曲线,保留植被测点的土壤呼吸速率在1 d内始终大于裸地测点;②保留植被测点的日内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差异的83%,黄土高原沟壑区灌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③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日内变化波动较大,沟壑区灌丛生态系统的月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
28.
喀斯特灌木林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灌木是喀斯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研究其枯落物的持水特性对喀斯特地区水源涵养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不同灌木群落和坡位的枯落物持水能力,采用室内浸泡法和烘干法,分析了3种灌木群落和处于3种不同坡位的混合灌木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结果表明:3种灌木群落枯落物的总蓄积量表现为球核荚蒾圆果化香月月青,3种坡位群落枯落物的总蓄积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无论群落或是坡位,枯落物蓄积量均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群落最大持水量为圆果化香月月青球核荚蒾,不同坡位最大持水量为坡中坡下坡上;圆果化香的持水能力较强,坡中的持水能力较好;不同群落和不同坡位的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都存在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