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7篇
  免费   3015篇
  国内免费   2905篇
电工技术   56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058篇
化学工业   5136篇
金属工艺   730篇
机械仪表   346篇
建筑科学   9857篇
矿业工程   1305篇
能源动力   611篇
轻工业   2304篇
水利工程   3473篇
石油天然气   863篇
武器工业   162篇
无线电   3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98篇
冶金工业   1047篇
原子能技术   320篇
自动化技术   65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947篇
  2020年   964篇
  2019年   837篇
  2018年   757篇
  2017年   937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1693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1956篇
  2011年   2069篇
  2010年   1617篇
  2009年   1659篇
  2008年   1484篇
  2007年   1902篇
  2006年   1708篇
  2005年   1602篇
  2004年   1332篇
  2003年   1059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679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23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区域内旱情监测站点的布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凯  王一鸣  杨绍辉  高福栋 《水利学报》2005,36(2):0208-0213
本文对北京通州辖区范围内组织的大规模的土壤墒情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基于地理统计、空间分析以及统计学知识,分析了北京通州旱情分布形势。运用数值分类学的知识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用DB(DaviesBouldin)指标准则研究了区域内合理布设旱情监测站的数量及位置,为建立旱情监测站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The laboratory scale anaerobic–anoxic–aerobic (A2O) process fed with synthetic brewage wastewater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feed C/P ratio on the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BNR) processes. In the experiment, the influent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ncentration was kept at approximately 300 mg L?1 while the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was varied to obtain the desired C/P ratio.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P ratio was lower than 32,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d as C/P ratio increased linearly, while when the C/P ratio was higher than 32, the P removal efficiency was maintained at 90–98%, and effluent P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than 0.5 mg L?1. However, regardless of the C/P ratio, excellent COD removal (90% or higher) and good total nitrogen removal (75–84%) were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very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COD uptake per unit P released in the anaerobic zone and C/P ratio. In addition, the P content in the wasted activated sludg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 C/P ratio. Based on the results,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the wastewater C/P ratio and its effects be incorporated into BNR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appropriate C/P ratios were used to achieve the effluent treatment goal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53.
杨力  莫文杰  向臻锋 《山西建筑》2007,33(33):140-141
堆载预压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稳定分析对于控制加载速率、确定加载高度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此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有限元理论分析边坡稳定的几种重要因素,并考虑分步堆载的特点,模拟堆载过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运用数字图像测量方法,测量非饱和土试样的整体变形和试样受端部约束影响较小的中部1/3区域的变形.控制吸力的非饱和压实土各向等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整体与中部1/3区域的比体积与平均净应力的试验关系曲线存在明显差异,据此确定的LC屈服曲线也有差别.无论是试验值还是数值模型预测的结果,都是测量试样整体变形所得的弹性区较大.  相似文献   
56.
高含沙水流的频繁发生是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产生高强度侵蚀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1967—1989年的系列泥沙资料和面雨量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8个流域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根据其不同的变化趋势,将研究区所有流域分成了两类。第一种类型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随时间逐渐减小;第二种类型高含沙水流随时间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从汛期降雨量(6—9月)及人类活动(包括人为的减沙活动和人为增沙活动)两个方面对高含沙水流随时间变化趋势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种类型主要受到同期汛期降雨量的减少以及各种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从上世纪60一80年代逐渐增大的影响;第二种类型的流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减小主要是因为上世纪60、70年代大量修建的淤地坝在70年代发挥了显著的拦减泥沙的作用;但到了80年代以后,新建淤地坝很少。原有淤地坝已大部失效,另外人为的增沙活动,如修路、开矿、建窑等活动在80年代以后显著增加,上述因素促使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在80年代初期以后呈随时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利用分形几何理论,可在水分特征曲线与土壤结构分维之间建立一定的函数关系式。利用这些函数关系式与Campbell经验公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幂定律形式的特点,由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反推土壤孔隙分形维数,这不仅可以揭示Campbell经验公式与土壤孔隙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为建立土壤非饱和水力参数的分形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川中丘陵区一种新型小流域径流输沙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流输沙模型对定量评价水沙的输出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盐亭县林山西沟小流域的径流、泥沙进行现场观测与分析,提出含沙量单位线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建立了适应该小流域的径流输沙模型。并应用实测资料进行比较,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可靠,模拟过程确定性系数达0.8以上,为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本文主要从土壤 pH ,重碳酸盐 ,和氮素形态等几方面综述了各种土壤因子对土壤缺铁失绿的影响 ,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0.
实验表明,狭缝间隙对液氮自然对流核态沸腾换热有明显的影响,在低热流密度下,间隙小的狭缝沸腾换热比间隙大的狭缝明显增强,当狭缝间隙小于实验压力下气泡的脱离直径时,对于同样的热流密度,传热温差减小一个数量级以上,沸腾换热系数提高十几倍到二十倍以上,当热流密度增加一定程度(>4W/cm^2)时,间隙小的狭缝沸腾换热比间隙大的狭缝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