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0篇
  免费   1333篇
  国内免费   767篇
电工技术   146篇
综合类   716篇
化学工业   131篇
金属工艺   140篇
机械仪表   486篇
建筑科学   396篇
矿业工程   2789篇
能源动力   222篇
轻工业   79篇
水利工程   1072篇
石油天然气   93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6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1篇
冶金工业   26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5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818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72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利用深度信息对三维人脸进行匹配和识别。通过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模拟退火算法搜索获取全局极值,选择合适的适应度函数MLESAC和SIM控制匹配过程获得识别结果。基于“由粗到细”的思想,分3步匹配三维人脸,并对精准匹配阶段进行改进,通过选择合适的区域和分类器能够更好地应对表情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算法跳出了局部最优解而获得了全局优化解,同时通过选择MLESAC和SIM作为不同匹配阶段的适应度函数能够有效控制匹配过程,提高了识别精准率。  相似文献   
102.
A fusion method of Gabor features and (2D)2LDA for face feature extra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Gabor filters are utilized to extract multi-direction and multi-scale features from facial image to employ its robust performance for illumination, expressional variability and other factors. The extracted features have the defect of high dimension and redundancy data. (2D)2LDA is implement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Gabor features and select effective feature data. Finally, the 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 is used to classify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te face recognition. The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by using ORL database and Yale database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dimension of Gabor features and decrease the influence of other factors. The proposed method acquires excellent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has light architectures as well.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研究人脸检测算法中Ada Boost算法,针对算法中的haar特征维数过高、训练耗时过长,检测效率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分布估计算法(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EDA)的人脸haar特征选择人脸检测.EDA采用类内类间比作为适应度函数,通过统计学习的手段建立解空间内个体分布的概率模型,然后对概率模型随机采样产生新的群体,进行反复计算,实现群体的进化,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解,以此来实现haar特征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率(DR)与误检率(FDR)优于传统算法,而且检测速度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永登集团丰阳煤矿12101综放工作面实际生产条件,采用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液压支架倒架、咬架及刮板输送机下滑的原因,分析了大块矸石滚落对工作面设备造成的冲击、卡塞等危害.采用伪斜推进、及时调整支架状态、"上拉下顶"防倒防滑、支架操作阀闭锁、端头支架锚固、及时支护、自上向下单向割煤、自下而上带压擦顶移架、控制采高等技术解决了支架的倒架、咬架和刮板输送机下滑问题;采用防滚矸钢网、全断面防滚矸装置、挡矸帘、柔性挡矸装置、加高挡煤板等技术解决了滚矸的危害.现场实践表明,该套技术保证了工作面的整体稳定性,为大倾角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揭示高速冷滚打成形中工件金属流动规律,基于高速冷滚打原理得到了滚打轮与工件由点接触到线接触最后为面接触的变化过程,依据最小阻力定律分析了各个阶段的金属流动规律;根据渐开线花键冷滚打的加工工艺,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高速冷滚打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冷滚打不同时刻的等效应变状况,分析了接触面上一组节点在冷滚打过程中的流动轨迹,给出了节点的流动规律,对比分析了仿真分析与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光照对人脸识别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对数域多级小波分解的光照归一化方法。首先将手工裁剪后的人脸图片进行对数变换,然后将对数域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将低频系数置零,并将多个尺度上的高频系数分别乘以不同的高频增益,突出光照不变性分量。采用经典的PCA人脸识别算法,在耶鲁B与CMU PI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光照对人脸识别的影响,并有效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一种人脸识别动态优化PCA算法。采用ORL人脸数据库,对数据库中图像进行放缩归一化操作并按升序或降序排列。然后,将数据库分为最大值类、中值类、最小值类三个部分,求其各类平均值,特征值个数选取9和10,实现人脸识别和重建。随机采样人脸图像,采用DCT算法将其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整个数据库平均脸与三类中各自平均脸,算法运行后,特征值个数可以实现自动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对传统PCA算法部分关键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单样本的人脸识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对仅有一个注册样本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是一个具有极大挑战性的问题。对近年来提出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的算法进行分类和介绍,以识别率为指标对比了这些算法的实验结果,同时给出了这些实验针对的人脸数据库、数据库的规模和训练/测试样本集的划分;总结了影响单样本人脸识别率的关键因素及各算法的优缺点,分析了一些算法取得较优识别率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基于GA-LSSVR算法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问题的小样本、非线性、影响因素关系复杂等特点,采用遗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利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避免了定性分析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预测的精度。该模型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中的参数进行训练和优化,然后运用遗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支持向量回归机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值相比,遗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可靠性和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0.
A dislocation interaction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for cyclic deformation of fcc crystals.Ac-cording to this model,cyclic stress-strain responses and saturation dislocation structures of acrystal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s and intensities of disloc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slipsystems active in the crystal; and,hence,may be predicted by the location of its tensile axis inthe crystallographic triangle.This model has successfully explained the different behaviours ofdouble-slip crystals and multi-slip behaviours of some crystals with orientations usually con-sidered as single-slip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