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80篇
  免费   6357篇
  国内免费   3864篇
电工技术   5091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047篇
化学工业   10423篇
金属工艺   2334篇
机械仪表   4563篇
建筑科学   2796篇
矿业工程   1647篇
能源动力   5132篇
轻工业   1550篇
水利工程   5299篇
石油天然气   4161篇
武器工业   619篇
无线电   19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11篇
冶金工业   3195篇
原子能技术   1450篇
自动化技术   5467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862篇
  2022年   1926篇
  2021年   2215篇
  2020年   1953篇
  2019年   1653篇
  2018年   1523篇
  2017年   1931篇
  2016年   2160篇
  2015年   2264篇
  2014年   3131篇
  2013年   3662篇
  2012年   3674篇
  2011年   4232篇
  2010年   2927篇
  2009年   3149篇
  2008年   2902篇
  2007年   3445篇
  2006年   3249篇
  2005年   2888篇
  2004年   2425篇
  2003年   2167篇
  2002年   1768篇
  2001年   1488篇
  2000年   1276篇
  1999年   1088篇
  1998年   903篇
  1997年   775篇
  1996年   696篇
  1995年   627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399篇
  1992年   340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21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一种提高羟基分子示踪速率测量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尽量减小羟基(OH)分子示踪流场速率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利用OH分子标记线沿宽度方向的强度分布近似为高斯函数的特征,用高斯函数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拟合,用拟合数据的峰值位置作为OH分子标记线的中心位置,并以此作为测量基准位置,对典型的OH分子示踪速率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数据处理方法,可使流场速率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52.
利用两相旋流分离器可以实现矿浆的浓缩和液体澄清。为探索两相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及分离特性,文中通过CFD软件Fluent,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两相旋流分离器内部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压力、速度、体积分布、湍流动能和湍流耗散率等参数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相分离旋流器内部径向速度由中心沿径向外逐渐增大,离近分离器壁时又逐渐降低,呈现出“M”型驼峰分布。轴向速度呈对称分布,最大值出现在顶部溢流口和底流口。从矿粒和水在旋流器内部的流动轨迹可以看出,矿浆浑浊液从切向进口进入旋流分离器后,矿粒和水在旋流分离器内部作高速旋转运动,形成外旋流和内旋流。密度较重的矿粒从下部底流口流出,密度较轻的水从上部溢流口流出,模拟两相分离效率可达到86.93% 。  相似文献   
953.
热温差型微流量传感器的性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的变化、供电电源的波动、加热电阻的冷却和导线电阻的引入等。通过ANSYS软件对环境温度及加热电阻温度的改变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发现当两者的温度差值为恒定值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偏差较小。从环境温度与加热电阻温度差值恒定的思路出发,结合目前补偿方法存在的不足——导线引入误差、环境温度检测电阻的自热效应使其检测出错误的环境温度、加热电阻受被测流体冷却后使测量发生偏差以及供电电源波动的影响等,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补偿方案,包括对前端信号采集电路的优化和后续单片机电路的设计,使影响流量传感器测量性能的诸多因素被削弱,且控制也更灵活。通过分析验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所提出的方法比常用补偿方法的测试精度高出约1.2%,误差为0.2%。  相似文献   
954.
移动本地传输网后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描述了本地传输网后评估的流程,传输后评估的编制重点,并针对传输网的网络容量和网络安全性给予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55.
基于网络流量自相似性的蠕虫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蠕虫攻击是一种危害巨大且难以防御的网络攻击方式。传统的基于特征匹配的蠕虫检测方法受限于对蠕虫特征值的提取,无法检测未知类型蠕虫的攻击。在此将表征网络流量自相性的Hurst参数应用到蠕虫攻击检测,通过对Hurst参数的变化来检测未知类型蠕虫的攻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到网络中采用主动扫描方式传播的未知类型蠕虫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实现对危重病人尿流流量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尿液流量测量系统.与工业上的液位检测系统相比,该系统采集到的图片中的液位不是很明显,但又需要液位检测过程简单高效.鉴于以上的矛盾,采用二值化检测储液盒底部和顶部刻度线,然后将底部线和顶部线之间的区城提取出来做接下来的运算.不仅减少运算量还对储液盒进行定位,提高了...  相似文献   
957.
针对铂等常用金属热敏材料电阻温度系数(TCR)不高,导致热式MEMS流速传感器宽量程测量时功耗高的问题,设计了 一种基于非晶锗(a-Ge)薄膜热电阻的低功耗、宽量程柔性MEMS流速传感器.非晶锗热电阻材料具有较高的TCR系数(约为-0.02/K)和室温电阻率(5Ω·m),传感器在较低的工作温差和功耗下可获得宽量程的流速测量.阐述了该柔性MEMS流速传感器的设计结构、工作原理、3D有限元建模和热-流场仿真结果.利用聚酰亚胺衬底空腔膜上的四个非晶锗热电阻同时作为自加热热源和测温元件.四个非晶锗热电阻组成一个惠斯通电桥,同时结合热损失和热温差原理来实现宽量程流速测量和测向.仿真结果表明,惠斯通电桥采用恒电流供电只需120μA,使得非晶锗热阻的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不高于6 K,就可对0~50 m/s范围内的流速进行测量,且功耗在1.368 mW以内.该柔性流速传感器易于采用MEMS技术批量制造,可贴于曲面应用,非常适于物联网等低功耗流速传感领域.  相似文献   
958.
彭朝英  席政军 《电子学报》2018,46(8):1822-1828
在实际计算机系统中可信信息不可避免地会被更改,因此有必要定量刻画信息的完整性,目的在于度量有多少的更改是可容忍的.本文针对攻击者能够一次最大可能更改可信信息的情况,结合信息流完整性模型,将程序建模为信道,使用最小熵定量描述信息完整性.首先刻画信息完整性中的污染和抑制两种情形.基于此,进一步给出污染和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复合程序的完整性的问题.最后,分析讨论负信息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9.
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分析十字路口交通堵塞的原因。提出了使在十字路口排队车辆最少的交通信号灯模糊控制方法。文中给出了模糊控制量的选取、模糊控制规则的定义和解模糊的方法,以及模糊控制的原理图。以十字路口排队车辆的数量和车辆的等待时间作为模糊输入,可以有效地使车辆在十字路口的等待时间最短、堵塞车辆最少。  相似文献   
960.
Here, described are addi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that make use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 (hMSC)‐based local immuno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Dibenzocyclooctyne‐poly(ethylene glycol)‐pheophorbide A conjugates are engineered for cell surface conjugation by copper‐free click chemistry and are subsequently conjugated to hMSC (hMSC‐DPP). hMSC‐DPP can recognize and migrate toward cancer lesions, where they secret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interleukin (IL)‐6, IL‐8, 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 in pursuance of photodynamic therapy‐mediated cell death. The secreted immune factors trigger interferon gamma, IL‐2, IL‐4, IL‐12, and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esulting in the local accumulation of T cells, B cells,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t the tumor site. Treatment with hMSC‐DPP induces the accumulation of cytokines at the cancer site and minimizes systemic immune‐based side effects. This strategy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cancer cells to immune cells and cytokines, thus ai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robust treatment platform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