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31篇
  免费   5536篇
  国内免费   2884篇
电工技术   4121篇
技术理论   24篇
综合类   13293篇
化学工业   4829篇
金属工艺   2025篇
机械仪表   3906篇
建筑科学   13104篇
矿业工程   3499篇
能源动力   1827篇
轻工业   3207篇
水利工程   9717篇
石油天然气   2655篇
武器工业   391篇
无线电   44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51篇
冶金工业   2921篇
原子能技术   389篇
自动化技术   7358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37篇
  2022年   1184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1345篇
  2019年   1136篇
  2018年   1095篇
  2017年   1559篇
  2016年   1853篇
  2015年   2333篇
  2014年   5352篇
  2013年   3752篇
  2012年   5113篇
  2011年   5676篇
  2010年   4512篇
  2009年   4908篇
  2008年   4360篇
  2007年   5769篇
  2006年   5389篇
  2005年   4578篇
  2004年   3752篇
  2003年   3081篇
  2002年   2453篇
  2001年   2068篇
  2000年   1777篇
  1999年   1310篇
  1998年   827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630篇
  1995年   520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The planimetric shifts in channel location of large alluvial rivers are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creation of divers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in riverine habitats. Engineered management schemes must also compensate for this type of channel change to protect resources and maintain navigation channels. The stability of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channel was assess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channel position produced and archiv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Channel location was recorded for the years 1765, 1820, 1881, 1915, 1930, 1937, 1960 and 1970. Channel stability was measured by two introduced metrics on a cell‐by‐cell basis: (1)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Euclidean distance to a channel cell for the entire period of record, and (2) the rate of Euclidean distance change between years in the period of record. At a coarse spatial scale, channel instability increased in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The variability of channel stability also increased in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Analysis of this variability identified alternating areas of high and low stability occurring with greater frequency as distance downstream increased. These findings are validated by past studies of channel stability along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metrics provide a consistent, quantitative,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eans of identifying areas of channel instability at several spatial scale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2.
从图像的二维谱可以得出现行广播电视图像为什么不能满足人眼的视觉匹配以及现行电视制度的不足 ,从而对未来的高清晰度电视发展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43.
基于VXI总线的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源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海波  陆必应  周智敏 《现代雷达》2003,25(3):44-46,56
主要介绍了VXI总线C尺寸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源的设计方法,重点描述了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AG和DSP设计VXI总线接口电路,以及数字波形存储直读技术在线性调频信号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4.
用计算的方式叙述理想九点五态控制器的控制原理。为便于人们理解二阶对象的运动中控制的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对象转换为人们熟知的L-R-C电路,通过调节输入电压(即控制作用)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对对象性能的调节,并使系统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最后用仿真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
珠江三角洲网河近20年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前珠江三角洲网河河床演变特征,并采用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河道地形图,通过对比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的深泓线、平均河底高程以及河道容积、河床断面宽深比的变化,分析珠江三角洲80年代后的河床演变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河床演变规律——20世纪80年代前以淤积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末转变为以冲刷为主。  相似文献   
46.
伶仃洋三维潮流输沙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使用垂向坐标变换技术,结合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三维潮流输沙的数学模型。为了增加模型的稳定性和减少数值耗散,对悬沙对流扩散方程中的水平对流项采用三阶迎风格式离散。应用本模型对伶仃洋的枯季和洪季的潮流输沙的悬沙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模拟结果分析表明:伶仃洋悬沙运动主要集中在西滩,对伶仃航道影响不大;洪季水体含沙浓度高于枯季;水体含沙浓度沿水深存在浓度梯度,且洪季的浓度梯度明显大于枯季。  相似文献   
47.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mplete stress–strain diagrams, we propose a new model describing the law of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prefracture zone in plastic materials in view of the type of the stressed state.  相似文献   
48.
采用辐照接枝的方法,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接枝丙烯酸(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从而削备出了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膜。详细研究了接枝体系中引入添加剂醋酸钠或氯化钠对接枝率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在预辐照接枝和共辐照接枝中,当AA接技PE或AA与SSS共同接枝PE时,强碱弱酸盐醋酸钠通过pH效应同离子效应对接枝率呈现复杂的影响,而中性盐氯化钠经离子对效应显著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49.
分析了原机型的性能特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0.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小松山断裂特征的再分析和对顺层断层特征的观察研究发现,发育于贺兰山北段西麓的小松山“推覆”构造实际上是一个滑覆构造。该区于晚侏罗世之后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贺兰山沉积特征及玄武岩环境指示该区是一大陆裂谷斜坡,在中生代早中期并不存在大规模的东西向挤压应力环境。滑覆面之下的三叠系—中上侏罗统的褶皱变形及顺层剪切是这种滑覆引起的局部构造变形,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发育的典型的东西向逆冲形成明显对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