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44篇
电工技术   3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31篇
化学工业   82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558篇
矿业工程   99篇
能源动力   46篇
轻工业   159篇
水利工程   295篇
石油天然气   249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非饱和土的含水量对其的抗剪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研究非饱和土的含水量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有实际的工程意义。以长春重塑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结排水试验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受到含水量的影响,黏聚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存在一个临界含水量,当超过这个含水量时,黏聚力反之降低;内摩擦角随着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存在一个临界含水量,超过这个含水量时,内摩擦角反之升高。  相似文献   
982.
 通过7个吸力和净平均应力同时变化的非饱和含黏砂土固结试验,研究7条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在p-s-v,p-s- ,p-s- 和p-s-w空间曲线形状随角度?(净平均应力和吸力夹角)的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机制,指出净平均应力是决定体变的重要因素,吸力是决定水分变化的首要条件。并探讨p-s平面上7条应力路径屈服点连线轨迹的统一表达式,建立p-s平面上屈服点连线的统一抛物线表达式。最后运用该公式预测已有的试验数据,预测结果较为理想,说明该式预测p-s平面上不同应力路径各屈服点变化规律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983.
大孔隙结构的建立和大孔隙流的渗流模拟能定性和定量的解释大孔隙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动态变化过程。采用CT扫描获取斜坡非饱和带大孔隙域,基于不考虑外力项的格子Boltzmann方法,通过确定离散速度模型、平衡态分布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演化方程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边界条件与计算假设依据染色示踪试验设定,定性定量化研究二维大孔隙流的渗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清晰定量化描述大孔隙流湿润前锋的推进过程,大孔隙效应明显,渗流场流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稳定,大孔隙效应逐渐减弱;在连通性较好、孔径较大的区域流体流速较快,且在大孔隙中心流速最大,往两侧逐级递减;下层深度处的流体流量和流速往往受控于上一层大孔隙的孔径尺度。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应用能为大孔隙流特别是三维渗流过程的研究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984.
 通过采用大比例尺模型对饱和度为49%的非饱和粉土及饱和粉土中埋深比(桩埋深与扩底直径之比)为1,2,3和5的扩底桩进行试验研究,揭示饱和度、埋深比对扩底桩极限上拔承载力及其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体饱和度从49%增加至100%,扩底桩的极限上拔承载力降低至原来的30%~50%;扩底桩埋深比从1增加至5,非饱和及饱和土中桩的极限上拔承载力分别增加8和12倍;扩底桩的上拔破坏模式随埋深增大由桩周土体倒圆锥台形破坏变为扩底圆周土体局部破坏。  相似文献   
985.
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聚合反应单体,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进行悬浮聚合反应。与目前普遍选用的以苯乙烯为反应单体的悬浮聚合反应相比,改进后的实验反应时间短,聚合物颗粒分布均匀,实验成功率高,节约了实验成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可代替原有的悬浮聚合反应实验,作为大学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986.
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半酯化法合成双环戊二烯(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将DCPD改性UPR后,其树脂具有优异的气干性和优异的电气性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7.
泄洪雨雾入渗导致的边坡稳定问题随着高坝大库的建设越来越突出,但对于泄洪雨雾入渗渗流过程的研究,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仍不充分.根据泄洪雾化成雨的特点,结合现有的入渗模型,对雾化雨入渗模拟的模型选择、参数确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计算收敛问题,以及模拟的细节进行了讨论.指出:在选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分析时,参数确定在多孔介质中取得进展的同时引入到岩体、混凝土等结构中尚需论证;入渗边界是根据极限入渗率和降雨强度关系确定的一种边界条件;渗流场的初始状态应引起重视;这一渗流问题是一高度非线性问题,应考虑大型稀疏矩阵的处理、时步选择和迭代方法选择,结合现有的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88.
在巴塞罗那基本模型BBM模型的框架下,应用有效应力和应力双变量分别解释非饱和土弹塑性行为的不同特点。对文献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应力双变量构成的应力空间中,存在两个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也具有两个LC后继屈服面;相反,有效应力空间中,非饱和土具有唯一的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LC屈服面也保持唯一。非饱和土在两个应力空间中的不同表现与非饱和土的水分滞回性质相关。与采用应力双变量的弹塑性模型不同,采用了有效应力的弹塑性模型,可直接反映水分滞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影响非饱和土渠床入渗能力主导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饱和土壤有压入渗试验,研究了影响非饱和土壤水分有压积水入渗能力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有压积水入渗条件下,土壤入渗能力不仅受土壤基本物理特性(土壤质地、干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等)的影响,还受积水入渗水头的影响;在影响非饱和土渠床入渗能力的各因素中,干容重的影响最为明显,土壤质地的影响次之,积水入渗水头最弱。研究成果可为非饱和土渠床渗漏损失水量的数值计算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复合土工膜缺陷渗漏试验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复合土工膜缺陷渗漏量室内物理模型试验以及缺陷渗漏量的经验拟合公式等成果。应用非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和Galerkin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该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物理模型试验试样的轴对称性,选取中心角10度的试样建立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详细模拟了室内试验条件下不同压力水头作用的渗漏在砂土试样中变化情况,并计算了渗漏达到稳定时的渗漏量。数值模型计算成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变化规律一致,论证了数值饱和-非饱和渗流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复合土工膜缺陷渗流场,并计算缺陷渗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