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7篇
电工技术   15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259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937篇
矿业工程   64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既大幅度提升了城镇化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城镇体系结构.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的城镇化研究不能因循西方的既有理论和经验.文章以实证数据为基础,从城镇体系和区域发展两个方面,考察人口流动对于我国城镇化的作用.研究发现:①流动人口在各类城镇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也不仅是指向大城市,而是大致向“首末两端”集聚;②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作用下,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城镇体系发展并没有进入相同的发展阶段,而是进一步展现出显著的“对偶性差异”;③迄今的人口流动未能将我国的城镇体系推向一个合理分工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而是形成了一个各个规模等级的城市的就业结构趋同的格局.这些特征的背后是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这隐含着对人口流动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分析的修正;在应用层面,可引申至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的认识及城镇发展的分类治理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6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关注人的城镇化及其在城镇化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转变是城镇化研究的新领域.现选择城镇化先行地区和国家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空间视角,对苏州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和社会空间特征解析,并据此分析城镇化过程中空间发展、人的转变、利益格局演变的历程、特征及内在逻辑.研究表明,苏州的城镇化空间发展具有“分散式村镇发展-集中外延式城市扩展-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演变特征;人的城镇化出现了由“就地非农化-被动城镇化-渐进市民化”的历程转变.在空间和社会变化过程中,城镇化利益的来源实现了“空间与产业结合-空间与资本结合-空间与权力结合”的过渡,城镇化利益分配格局历经“农民为主,政府很少-外资业主为主,农民很少-政府反哺农民,趋于均衡”的阶段变化.  相似文献   
63.
淮北市借助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自身的优势加快发展、率先崛起。今后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着力构建工业竞争新优势;推进“双百”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县区经济,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  相似文献   
64.
为了系统掌握大庆市城镇化的脆弱性变化规律,从城镇化脆弱性的内涵和该市实情出发,从扰动强度、敏感程度、适应能力、应对策略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对大庆市1995-2015年间的城镇化脆弱性进行测度,得到各年份目标层及准则层的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1)大庆市城镇化系统状况不断改善,城镇化整体脆弱性由高度脆弱下降为中等脆弱,4个准则层的脆弱性等级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镇化脆弱性明显减小。2)扰动强度与敏感程度的脆弱性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前者稳步下降,后者2008年以来波动性明显。3)适应能力提高缓慢,脆弱性等级仅由较高脆弱降低为中度脆弱,是制约大庆市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因素。经济转型带来了应对能力的提高,但基础不稳固,且2009年以来波动明显。4)大庆市城镇化仍具有较高的脆弱性,亟需提高城镇化的适应能力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5.
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从规划背景,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及新市镇发展的功能等,探讨了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66.
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全面分析了都市区以及相关的都市密集区、城市群、都市带等概念的异同 ,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概念建立了一定的逻辑关系 ,认为都市区已经成为当代区域发展的基本细胞和城市化的主流组织模式。分析了中国传统城市化战略的不足 ,指出中国以都市区的城市化组织模式取代传统的城镇体系组织模式的重要意义与可能。  相似文献   
67.
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胡序威 《城市规划》2000,24(1):16-20
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并且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 应该对于城市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必须调整城市发展方针。应该根据时代特征, 合理确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地域层次和基本内容, 形成空间规划系列, 加强有关政策和体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中国城镇化特点,指出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边缘社区”探察——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透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吴晓 《城市规划》2003,27(7):40-45
首先指出 ,所谓流动人口聚居区 ,即是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为主导建构方式、以城乡结合部为区位选择的自发型集中居住区。在对京、宁、深三市典型的边缘性聚居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着重从区位分布、居民构成、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居住环境等方面入手 ,分析和归纳了各类聚居区不同的类型差别和特征分异 ,从而为其进一步的整合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0.
殷子渊 《新建筑》2010,(3):11-14
捷运社区是基于以轨道交通为主要交通模式的一种土地开发模式,是符合绿色城市发展的土地使用战略。居住社区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土地使用效率和轨道交通效率的双赢,是适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土地开发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