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5篇
  免费   1245篇
  国内免费   767篇
电工技术   42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33篇
化学工业   743篇
金属工艺   855篇
机械仪表   392篇
建筑科学   1659篇
矿业工程   1223篇
能源动力   287篇
轻工业   191篇
水利工程   690篇
石油天然气   1674篇
武器工业   98篇
无线电   3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2篇
冶金工业   574篇
原子能技术   106篇
自动化技术   3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钢中的Al、N含量对连铸及其后续加工热塑性和奥氏体晶粒度控制有重要影响,这也是高温渗碳钢与各种Al脱氧钢广泛关注的问题。使用Gleeble 3800热/力学模拟试验机测定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高铝氮积齿轮钢(SCM420H)的高温热塑性,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AlN析出热力学模型以及Schwerdtfeger热塑性特征值计算模型揭示了其第三脆性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途径。结果表明,高铝氮积齿轮钢第三脆性区低谷温度范围为750~850 ℃,这是由应力诱导先共析铁素体膜的产生与AlN粒子的大量析出共同导致的。Schwerdtfeger热塑性特征值计算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高铝氮积齿轮钢第三脆性区的上限温度与最小面缩率,但由其预测的热塑性曲线下限温度偏高,应进一步考虑先共析铁素体膜析出的影响,并依据Ar3温度对其进行修正。高Al高N齿轮钢第三脆性区的下限温度取决于其先共析铁素体开始析出温度,主要与钢种成分和铸坯冷却速率相关,连铸生产中可控性有限;但其上限温度则与铸坯应变速率、冷却速率以及钢中的Al、N含量和AlN析出行为均有关联,调控空间较大,应该是连铸生产中合理控制铸坯热塑性与表面裂纹倾向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2.
黄铜中纳米级微裂纹的形核与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铜薄膜试样在透射电镜中原位拉伸观察表明,在平衡条件下加载裂发出的位错纯化成无位错区,它是一个应变很高的异常弹性区。当缺口足够锐,外加载荷足够大时,这个非线弹性区中的应力有可能达到原子键合力,从而使纳米级微裂纹在无位错区中不连续形核,或从钝化的原裂纹顶端形核。这个微裂纹一昊形核,即使保持恒位移,也将钝化成空洞或缺口。  相似文献   
83.
基于离子在电磁场下快速而有规律运动的原理。提出了提高电火花加工效率的一种新策略,一个简单的采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的主电路及它们的逻辑驱动信号也同时在文中提出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4.
韩业启 《钢管》2003,32(6):23-24
针对焊接油管、套管、锅炉管的焊缝在中频正火热处理时管子弯曲的现象,提出在定径段增设垂直、横向、周向可调的土耳其头机架,对焊管的弯曲实现反弯变形,从而达到在线矫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V形件弯曲凹模最小深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指出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经验查表法确定V形件弯曲凹模深度的不合理性,分析了凹模斜壁的作用及其与圆角半径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凹模最小的深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电器仪表视窗的工艺性,介绍了电器仪表视窗注射模具的结构设计,并对采用公差带来计算成型零件尺寸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7.
胡状集油田属于严重非均质油藏,在注水开发后表现为油井见效快、含水上升快,并且很快在注采井间形成高渗条带,影响开发效果。如何对高渗条带识别,成为改善严重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本文通过沉积微相法、测井评价方法、示踪剂监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开展对高渗条带识别的研究,为下步措施安排提供了可靠的调整依据。  相似文献   
88.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kinetics of attrition in the bubbling zone of a fluidized bed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quation for attrition in continuous fluidized beds operating at steady state.

Laboratory data describing batch attrition of a limestone sorbent are applied to the integrated equations to describe overall attrition rate in a full-scale continuous system.  相似文献   
89.
锦屏水电站锦屏山隧道开挖中面临高压大流量地下水、且富水地段长(约占隧道全长的40%)的难题。为安全、可靠地进行隧道施工,以注浆材料的适应性、超前帷幕注浆的参数及工艺为研究对象,对浆液做了大量配合比试验,分析其流动性、物理力学性能和凝结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用纯水泥进行单液浆帷幕注浆,其可注性好,可大大地提高注浆加固效果;纯水泥+双液浆对局部小的渗漏水具有很好的封堵效果。对于低于2 MPa的压力水,注浆压力取2~3倍的静水压力;对于高于5 MPa的压力水,注浆压力取净水压力加2~3 MPa。对于在2~5 MPa之间的压力水,注浆压力可灵活选取,但不宜超过7 MPa,注浆应采用孔内循环灌注的方式。地下水发生在断层破碎带时,超前帷幕注浆宜采用全断面帷幕;若出水段以溶蚀裂隙、断层、管道为主宜采用有针对性的局部超前帷幕注浆。该技术成功解决了锦屏山隧道高压大流量地下水封堵的难题,对富水地层地下隧洞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is regarded as a key feature for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In this study one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CC) mixture and two conventionally vibrated concrete (CVC) mixtures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compaction on the porosity of the ITZ. Additionally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water conductivity were measured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mages made with a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an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s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orosity and width of the ITZ in CVC compared to SCC. At the same time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water conductivity of CVC are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to SCC. Moreover,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he porosity of the lower, lateral and upper ITZ are observed in both types of concrete. The anisotropic distribution of pores in the ITZ does not necessarily cause anisotropy in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water conductivity thou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