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10篇
电工技术   135篇
综合类   279篇
化学工业   573篇
金属工艺   357篇
机械仪表   206篇
建筑科学   194篇
矿业工程   119篇
能源动力   112篇
轻工业   131篇
水利工程   138篇
石油天然气   212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2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0篇
冶金工业   92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2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针对湿热地区潮湿气候作用下建筑保温砂浆受潮的规律,采用天平称重法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了自然状态吸放湿实验,并采用热湿气候风洞实验法对其质量平衡含湿率进行测定,进而采用平板法对其湿平衡状态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方地区潮湿气候条件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质量平衡含湿率约为3.55%;湿平衡状态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在1.04~1.11之间,平均值为1.08,考虑受潮现象的复杂性,建议在实际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时,该修正系数宜取1.10。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study,FTIR and XPS spectroscopy,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analyses,wetting and other experimental means have been applied to investigate respirable coal dust surface properties and wetting mechanis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oal dust surface structures,chemical and element compositions are changed in the refining process of coal dust.Compared with large particle coal dust,respirable coal dust is a weak hydrophilic and strong hydrophobic substance.The reason:the smaller the particle size of coal dust,the more unsaturated its surface.The absorption of air is strong and it is easy to form an air film on coal dust surfaces.Coal dust contact with water is actually a compound contact of liquid in contact with a solid and gas in contact with a solid.The smaller the particle size,the larger the pore volume and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surface roughness,the larger the area of gas in contact with a solid and the worse the coal dust wettability.Another reason is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atoms on the dust surface and structures affect coal dust wettability.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vention of effective reduced-dust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轻型客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因素,以某国产轻型客车1∶5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前端过渡半径改变后轻型客车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得到其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前端过渡半径对轻型客车的气动特性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通过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确定最佳的过渡半径。计算和分析的结论可以为轻型客车的减阻研究、造型优化和新车型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某轿车前副车架台架试验强度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前副车架的受力云图和位移变形云图。通过分析,可以预测模拟制动工况的受力安全情况,可以找到副车架的薄弱部位,得到了一种在不需要实体试验而改进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梳棉机前罩板处棉网清洁器风量大小对生条质量影响的问题,用premier aQura棉结和短纤维测试仪对前棉网清洁器采用三档风量(单双侧吸风形式)时所加工的生条质量进行了检测,经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得出(1)与后罩板处棉网清洁器风量相比较,前棉网清洁器的风量要相对小些选择对生条质量的提高较为有利;(2)无论是单侧还是双...  相似文献   
46.
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方法是辨识车辆结构动态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分析前卸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建立了以板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模态分析模型及模态试验系统。应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该车架在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并进行了模态试验,提取模态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分析车架在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及车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针对目前军事、航空航天、工农业等领域对在线发射率测量的迫切要求,设计了新型的前置反射式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采用立体角比例划分法构建了前置反射器模型,设计了光纤式多光谱仪作为光谱接收装置.根据测量装置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在线发射率测量的理论模型.测量了700~1100℃温度范围内的不锈钢氧化层发射率,结果符合金属氧化物发射率的一般规律.实验结果证明了此在线发射率测量装置可满足一定条件下的发射率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48.
以引江济淮试验工程为依托,开展砂岩与泥岩的崩解特性试验研究。通过静态烘干-浸水崩解试验,研究不同风化程度的软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崩解性状,同时进行耐崩解试验以及点荷载强度试验,揭示崩解性与强度、失水率的相关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干湿循环作用和风化作用均会减弱岩石耐崩解能力;风化岩石的耐崩解指数与干燥岩石点荷载强度成正相关,与岩石的失水率成线性负相关;岩石的耐崩解性与岩石结构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9.
及时掌握火驱过程中火线的位置,有助于进行生产调控,通过调研现场预测火线位置的方法,得出一套针对不同特征油藏的适用方法:红外照相法适用于浅层油藏;用测温元件直接测试法适用于观察井和生产井密集的油藏;生产动态和物质平衡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均质性好且井网形式规范的油藏;示踪剂监测和生产动态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非均质性严重或井网形式不规范的油藏;压降试井法由于计算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指出应在前期地质筛选的基础上,做到"少注气、多采油",并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加强对油井的管理,引导燃烧前缘均匀稳定的推进。  相似文献   
50.
散热问题一直是制约LED在车灯上广泛运用的技术瓶颈。通过分析高温环境对LED的危害、LED的发热机理,基于神龙公司某款车型大灯的LED散热模型,对当前通用的翅片散热法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翅片散热面积、厚度、材料等对翅片散热这种被动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影响显著,设计时需综合考虑。而翅片散热作为一种优秀的散热方案,可作为后期开发LED大灯的优先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