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7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综合运用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以及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等方法确定了鲁卜哈里盆地古生界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次。中央凹陷区S2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表明中心凹陷区志留系源岩在三叠纪和白垩纪进入生排烃高峰。斜坡区A2井生排烃史模拟结果表明斜坡区志留系源岩在早白垩世进入生排烃高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果表明中央凹陷区S2井古生界储层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多为两期,个别样品有3期;结合热史分析认为这3期分别对应三叠纪、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斜坡区A2井古生界储层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主要为两期,表明该井区奥陶系储层至少发生过2次重要的油气充注活动。结合热史分析认为这2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方法测试结果表明中央凹陷区S2井古生界成藏期为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鲁卜哈里盆地古生界存在3期油气成藏:第一期为三叠纪,第二期为早白垩世,第三期为晚白垩世。其中第一期主要分布于中央坳陷区,第三期主要分布于斜坡区,第二期在中央坳陷区和斜坡区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52.
铝土矿尾矿是一种复杂的铝硅酸盐矿物,其综合利用是铝工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热处理则是其综合利用时要涉及的共性问题。运用差热-热重(DTA—TG)、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复杂铝硅酸盐矿物热处理过程的矿物相变化,探讨了热处理过程的动力学,讨论了热处理时复杂铝硅酸盐矿物的SiO2-Al2O3系统相图,指出了复杂铝硅酸盐矿物高效应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3.
含铵伊利石粘土岩夹矸较广泛分布于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西部太原组、山西组煤层中,可划分为6种岩石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铵伊利石均为1M多型.铵伊利石多由高岭石、少量由沉积伊利石转化形成,也可见沿节理裂隙呈细脉状产出的自生铵伊利石.NH4+离子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及有机质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也可能来源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水溶液.研究表明,在煤层封闭的粘土岩夹矸中,高岭石、沉积伊利石向铵伊利石转化是成岩转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4.
阴离子淀粉对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吸附量测定,考察了阴离子淀粉在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浮选分离中的效果与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在阳离子捕收剂(DTAC)体系中,阴离子型淀粉(LSDZ)在pH=4~11的范围内抑制了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当pH=6,c(DTAC):3×10-4 mol/L时,随着阴离子淀粉LSDZ用量的提高,一水硬铝石被抑制;当c(LSDZ)<40 mg/L时,活化伊利石的浮选,继续提高淀粉用量,则伊利石被抑制.结果表明:阴离子淀粉是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的有效调整剂,LSDZ通过氢键与静电力作用吸附在铝硅矿物表面,阳离子捕收剂使矿物表面ζ-电位正移,阴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ζ-电位负移,且阴离子淀粉的加入能促进捕收荆DTAC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55.
伊利石为载体、双氰胺(C2H4 N4)为类石墨氮化碳(g-C3N4)前驱体,采用液相浸渍-热聚合联合工艺制备出一种可见光响应的g-C3N4/伊利石光催化复合材料。利用XRD、FESEM、AFM、UV-Vis、BET及PL对样品的微观结构、界面特性及光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考察g-C3N4/伊利石光催化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纯g-C3N4,g-C3N4/伊利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速率是纯g-C3N4的11.26倍;伊利石与g-C3N4构成的复合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改善了纯g-C3N4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6.
pH、离子强度、时间和温度对Cd(Ⅱ)在伊利石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Cd(Ⅱ)在伊利石上吸附的影响。并用Lagrange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线方程、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以及D-R等温线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H值和离子强度对Cd(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均有明显的影响,低pH值下Cd(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外层络合和离子交换;而在高pH值下Cd(Ⅱ)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内层络合作用进行;Cd(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Lagrange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升高温度有利于Cd(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57.
用盐酸酸洗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接枝改性伊利石,并研究改性伊利石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改性伊利石相比,改性酸洗伊利石的热质量损失率和CTAB接枝量更大;改性质量分数为0. 01盐酸酸洗伊利石的CTAB接枝量最大,改性质量分数为0. 05盐酸酸洗伊利石未接枝CTAB;随着改性酸洗伊利石用量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提高,硫化速度总体略有减慢,交联密度总体增大;伊利石和改性酸洗伊利石胶料的硬度、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其中改性酸洗伊利石胶料的物理性能略优;添加10份改性酸洗伊利石胶料的拉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8.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期次及成藏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包裹体测温和成岩矿物伊利石测年数据资料,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及成藏的基本模式进行了研究。中央背斜带储层流体包裹体明显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为3期,其对应的地质时间分别为中中新世、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第四纪。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龄自北向南分别为23.5~26.5,18.31~21.86,12.58~13.63 Ma,表明北部油气成藏时间早于中部和南部。综合分析认为中央背斜带发生过早、中、晚3期油气运移和聚集活动,以晚期最为重要,其幕式特征明显。成藏期总体时间长,多期成烃,多次充注,同期不同源,是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9.
对大港油田钻井过程中井塌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同台 《石油学报》1985,6(1):91-98
本文分析了大港地区泥岩矿物组份变化规律,对该地区井塌原因及防止井塌措施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腐钾、氯化钾泥浆防塌作用机理及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0.
塔里木盆地第三系伊利石结晶度纵向变化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盆地第三系处于早成岩阶段, 泥岩中的伊利石结晶度至今仍保持着盆地周围造山带近变质物源的结构特征。伊利石的结晶度由下向上变好, 纵向上变化的两个明显台阶正好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抬升的第Ⅰ 、Ⅱ幕时期相一致, 反映了造山带不断抬升剥蚀的快速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快速抬升、剥蚀、堆积和低的成岩程度是近变质伊利石的结构特征能够保存的两个必要条件, 也是决定泥岩粘土矿物组成特征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