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81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903篇
电工技术   180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088篇
化学工业   9593篇
金属工艺   2800篇
机械仪表   2582篇
建筑科学   8243篇
矿业工程   1581篇
能源动力   1369篇
轻工业   885篇
水利工程   2849篇
石油天然气   15300篇
武器工业   40篇
无线电   11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56篇
冶金工业   852篇
原子能技术   326篇
自动化技术   1166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235篇
  2022年   1208篇
  2021年   1265篇
  2020年   1188篇
  2019年   1421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878篇
  2016年   1098篇
  2015年   1491篇
  2014年   3557篇
  2013年   3266篇
  2012年   3271篇
  2011年   2928篇
  2010年   2522篇
  2009年   2702篇
  2008年   2764篇
  2007年   2191篇
  2006年   2184篇
  2005年   2255篇
  2004年   2238篇
  2003年   1852篇
  2002年   1575篇
  2001年   1374篇
  2000年   1393篇
  1999年   1145篇
  1998年   1085篇
  1997年   974篇
  1996年   849篇
  1995年   970篇
  1994年   872篇
  1993年   722篇
  1992年   711篇
  1991年   605篇
  1990年   501篇
  1989年   4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9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52.
埋地油气管道通过永冻土地带时,由于管内介质与周围的冻土发生了热力作用,使冰土解冻,在管道周围形成融化圈。文章分析了永冻土的特点,建立了永冻土地带土壤传热数学模型:融化圈内外传热方程、管道向土壤和土壤表面向大气所放热量的守恒关系、融化圈界面处土壤温度、相变界面处固相变为液相的传热条件。还建立了埋地管道模型,并以穿过永冻土地带土壤的输油管道为例,分析并计算了各种应力的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和大小,提出了在永冻土地带减小管道热力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53.
孙岩冰 《中国石油石化》2006,(24):36-39,42-45
磨合八年、改革三次后,“原油成本法”有望成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但是,挂钩国际原油仍未摆脱“计划调控”的窠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油价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塔河油田成藏期次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塔河油田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塔河油田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不同程度抬升;原油非烃和沥青质碳同位素偏轻,族组成碳同位素发生倒转;原油中普遍含有25-降藿烷。这些特征表明该区油藏经历了至少两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后又受到高成熟原油充注。塔河油田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成熟度较高,为成熟—过成熟阶段产物,亦显示了两期充注的特征:早期充注的为典型的原油伴生气,充注时间与后期原油的充注时间相同;晚期充注的为高温裂解气,充注方向为自东向西。因此,塔河油田至少存在着3次油气充注过程。   相似文献   
55.
油藏演化的两个极端过程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油气藏形成之后,在地质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储集层中的油气一般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油气藏中则发生明显的蚀变。其中两个极端的演化过程,一是抬升破坏形成生物降解沥青,一是深埋发生原油裂解转化成焦沥青和天然气。生物降解沥青没有一定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呈席状分布,沥青反射率低,抽提物具有明显的生物降解特征。原油裂解形成的焦沥青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沥青反射率很高而无常规抽提物。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在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上与干酪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有别。图6参15  相似文献   
56.
焉耆盆地原油物理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57.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Kazakhstan oil pipeline the refinery at Dushanzi Pet- rochemical Company will process the Kazakhstan-Russian mixed crude at full steam starting 2007. The high sulfur, nitro- gen and heavy metals contents in the Kazakhstan-Russian mixed crude would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secondary processing units of the Dushanzi refinery, in particular on the distillate hydrocracking unit, which mainly operates on vacuum g…  相似文献   
58.
蜡晶形态结构对原油降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蜡晶的形态变化,对蜡结晶过程中的结构、分布状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用52#、62#、80#蜡配制的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考察了凝点与蜡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沥青质、胶质和大分子降凝剂(PPD)对模拟油降凝、降粘的影响,为改善原油流动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蜡晶的微观形态结构、蜡在油中的溶解性能以及降凝剂的降凝作用与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当降凝剂分子结构与油中蜡的结构匹配时,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凝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模拟油降凝时的临界蜡含量为40%(质量分数),大于该临界值后,凝点随着蜡含量的变化幅度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9.
本文针对高硫原油腐蚀严重的实际情况,选用聚氨酯为成膜物,填充石墨制备抗静电耐蚀涂料。研究了石墨含量和硫浓度对涂层导电性、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硫原油介质中,聚氨酯抗静电涂料中石墨加入量为35%较好,其体积电阻率为104Ω·m。硫含量的变化对这种涂料的耐蚀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0.
冀中北部油田河西务构造带的油井,其开采层位与主力层不同,采出原油胶质高、油稠、油温低。由于该井区地处偏远,无法进入系统,所以采取单管、单井拉油点的方式生产,因无伴造成油井井口回压高,管线堵,热洗管线频繁,严重影响油田的原油生产。经过实验研究,应用防爆电加热器解决了单管油井的运行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认识该地区的地下情况,并且在其它有类似状况的零散井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场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