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3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7篇
化学工业   141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25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3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李强 《化肥设计》2014,(6):50-53
介绍了壳牌粉煤气化装置中洗涤塔工艺流程;分析了洗涤塔内部结构;阐述了洗涤塔出口合成气带水的现象及危害;找出了引起洗涤塔工艺气带水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技改措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况,消除了带液现象。  相似文献   
102.
正贵州金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赤化工)300 kt/a合成氨装置液氮洗工序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技术和杭氧股份公司生产的冷箱。生产过程中,低温甲醇洗送来的净化气经精配氮调节阀进入冷箱,但若净化气不合格,其中的CO2在低温下极易形成"干冰",会造成液氮洗冷箱堵塞。金赤化工公司就曾发生过液氮洗冷箱堵塞的情况,经原因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后,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03.
104.
论述了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制取的合成气中氩组分对氨合成系统压力和塔负荷的影响,分析了合成塔超压的原因,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通过改进前后生产运行数据数据和产量的对比,总结了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采用Aspen plus V8.4软件对常规煤气化制甲醇(1.7 Mt/a)和煤化学链气化制氢制甲醇(1.1 Mt/a)两种工艺技术进行了流程模拟,并以装置的单位甲醇的投资额和生产成本为指标,分析比较了其技术经济性.结果显示:常规煤气化制甲醇装置的单位甲醇总投资为2889.4元/t,甲醇生产成本为1647.4元/t;煤...  相似文献   
106.
《煤化工》2021,49(3)
介绍了传统的合格品乙二醇液相加氢与树脂吸附结合来提高煤或合成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工艺流程,针对传统工艺树脂成本高且再生吸附环保压力大、聚酯级乙二酸收率低等问题,开发了高效液相加氢直接提高乙二醇产品塔侧采产品质量的工艺流程,并对高效液相加氢技术使用的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压力0.8 MPa(G),反应温度120℃~130℃,体积空速8 h~(-1)是催化剂较为适宜的工艺参数;通过高效液相加氢技术,可以将乙二醇产品塔侧采产品指标提高至聚酯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7.
邹俭  张健  王春云 《化肥设计》2006,44(3):54-56
在介绍甲烷转化工艺和煤气化工艺制取合成气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煤炭和煤层气中的甲烷为原料的双原料化合成气制造工艺。论述了该工艺流程的特点,对其关键设备———一室二段气流床气化炉从设备结构和应用效果方面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在富产煤层气的地区,以双原料化工艺制取的合成气生产甲醇和二甲醚,生产效率比传统方法高10%~16%,并可减轻煤炭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我国引进的国外林德公司、伍德公司、t.P公司和鲁奇公司设计的大型渣油或水煤浆制氨CO变换工艺技术。从工艺流程、物料组成、操作参数、运行特点等方面对CO变换工艺进行了对比;论述了CO变换炉的结构形式和技术特点;对耐硫变换触媒和不耐硫变换触媒的升温还原过程、催化剂活性及加热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09.
以移动床为反应器,进行煤与天然气共气化热态模拟实验,对无烟煤、瘦煤、肥煤与焦炭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煤种在不同喷吹参数H2O/CH4/O2时对高温火焰区温度、合成气有效成分H2+CO和H2/CO、以及CH4与水蒸汽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相对于焦炭,煤为原料时,高温火焰区温度略高,粗合成气有效成分H2+CO体积含量较高,且H2/CO更接近于热力学平衡值. 通过不同煤种的实验,可以直接制备H2/CO在1~2之间可调、有效成分H2+CO体积含量大于92%、残留CH4小于2%的粗合成气,CH4转化率超过90%,水蒸汽转化率高达75%. 煤种中高灰分含量有利于煤与天然气共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0.
Cu-Zn-Al-Li催化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拟生物质合成气气氛(CO/H2/CO2/N2=22/47/27/4, 体积比)下对Cu-Zn催化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进行活性评价,发现Cu-Zn催化剂合成甲醇活性随反应时间单调下降,40 h后Cu-Zn催化剂活性比初始活性下降15%,添加Al能提高Cu-Zn催化剂的稳定性,添加Al后的Cu-Zn-Al及Cu-Zn-Al-Li催化剂40 h内合成甲醇的活性均未见明显下降. SEM和XRD表征研究发现,添加Li助剂有助于分散Cu活性组分,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 不同压力、空速及气体成分下,CO转化率均远高于CO2转化率,CO是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C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