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3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72篇 |
化学工业 | 38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47篇 |
矿业工程 | 33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22篇 |
水利工程 | 30篇 |
石油天然气 | 1969篇 |
无线电 | 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井产能评价结果是采气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设计的依据。针对碳酸盐岩气田产能评价实践过程中常规“一点法”计算结果可信度较低,以及传统稳定经验数求取方法的不足,文中厘清了“一点法”的核心内涵,并以四川盆地8个碳酸盐岩大气田96口气井的试井和测井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试井地层系数与稳定经验数、测井储能系数之间的量化关系,将测井所反映的地质信息整合至“一点法”产能评价公式中,建立了整合测井资料的“一点法”产能评价新方法。通过四川盆地安岳、龙岗和罗家寨气田的实例计算及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升稳定经验数小于0.17的气井产能评价效果,其产能计算平均相对误差由169.64%下降至27.08%;对于稳定经验数大于0.25的气井,常规“一点法”产能评价效果更优。新方法的建立解决了矿场采用常规“一点法”评价气井产能时因稳定经验数不明而造成的产能评价误差问题,对于碳酸盐岩气田的开发设计、规模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2.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沧浪铺组勘探潜力巨大。文中结合钻井和野外地质剖面实测成果等最新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北部地区沧浪铺组沉积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沧浪铺组沉积期,研究区内可识别出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潮坪相3种沉积相类型,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横向上沉积厚度西薄东厚。沧一段沉积期,开阔台地相发育以鲕粒石灰岩、砂屑石灰岩为主要岩性并可见小型槽状交错层理的台内滩亚相,和以泥晶石灰岩为主要岩性的滩间海亚相;局限台地相发育以具有残余结构的砂屑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为岩性并可见重结晶作用的台内滩亚相,和以灰质泥晶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为主要岩性的滩间海亚相;在裂陷槽和古隆起之间区域,发育以泥质白云岩、泥灰岩和砂质白云岩为主要岩性的混积潮坪相。沧二段沉积期,发育以紫红色泥岩、砂岩等为主要岩性的碎屑潮坪相,见小型水平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和砂岩透镜体。2)沧浪铺组沉积期,以大规模海退为主,水体总体逐渐变浅。沧一段沉积期,碎屑物质输入受到裂陷槽隔档作用影响,发育碳酸盐岩沉积,在构造高部位发育以颗粒岩为主的台内滩亚相。至沧一段沉积末期,裂陷槽逐渐被填平,碎屑物质得以向东持续迁移。沧二段沉积期,发生了小规模的... 相似文献
53.
四川盆地内部和盆缘页岩气资源丰富,但由于沉积类型多样、构造复杂,页岩气井压裂测试产量差异大,部分高产井压裂工艺技术推广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探索和形成针对不同类型页岩气特点的压裂对策和模式。从页岩气高效开发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四川盆地已探明页岩气区块地质工程参数特征,依据沉积类型及岩相组合特征、埋藏深度和压力系统,划分出6种类型页岩气:海相中-浅层(深度<3 500 m)超压页岩气、海相深层(深度>3 500 m)超压页岩气、海相深层常压页岩气、海相新类型页岩气、海-陆过渡相深层超压页岩气及陆相中-浅层超压页岩气。开展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发现:(1)天然裂缝发育及复杂的地应力分布会导致压裂裂缝非均匀扩展和裂缝合并,优化射孔参数和采用暂堵工艺可有效调控裂缝形态,增大改造体积;(2)夹层和纹层影响缝高纵向扩展和支撑剂的运移铺置,提高前置高黏压裂液和小粒径支撑剂用量,有利于裂缝纵向穿层与支撑剂均衡支撑;(3)高黏土页岩强水化作用会导致页岩力学性质劣化和加剧支撑剂嵌入,优化压裂液体系添加剂类型和用量可抑制页岩水化作用。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类型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原则及工艺技术对策,并... 相似文献
54.
不同于海相页岩,中国陆相页岩层系源-储配置与耦合关系复杂,页岩与夹层储集特征差异显著,明确其演化规律对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和物性资料,结合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对处于不同热演化程度的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陆相页岩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分析页岩层系内页岩与夹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探讨成岩-生烃协同作用下页岩与夹层孔隙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陆相页岩和夹层孔隙的差异演化模式。结果表明:(1)中国陆相页岩岩相类型多样,以混合质、黏土质和粉砂质页岩为主,并常与碳酸盐岩、砂岩及凝灰岩等夹层频繁互层,岩相组合类型复杂。页岩储集空间以无机孔为主,有机孔次之,局部发育微裂缝。夹层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等无机孔缝为主。(2)陆相页岩及夹层孔隙演化受成岩-生烃作用共同控制,页岩黏土矿物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生烃之前无机孔隙快速减少。进入生油窗后,页岩有机孔、黏土粒间/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发育程度逐渐增加。晚成岩阶段之前,以生油高峰为界,页岩孔隙度具有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夹层则在压实和... 相似文献
55.
基于模型正演的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川西龙门山前缘构造非常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带构造形变强烈,构造幅度大,地层倾角陡,断块发育,波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成像效果较差。文章将地震资料模型正演技术应用到叠前深度偏移,探讨了一种有助于川西龙门山前缘逆掩推覆构造地震资料精确成像技术。先利用已有地震资料解释成果,根据地质任务建立二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射线追踪、模拟出单炮地震记录和自激自收剖面,从而对观测系统的最大炮检距、道间距等参数进行论证的一些实用方法,这些方法对地震资料采集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后根据这些结果,再比较准确地进行叠前深度偏移的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从而达到了复杂地表下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57.
四川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油气前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四川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巨型油气富集带中一个大型古生代-中新生代海相-陆相叠合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的形成演化曾经历了中-晚元古代扬子地台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晚三叠世盆山转换与前陆盆地形成演化阶段;侏罗纪-第四纪前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内古生代-中生代广泛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而且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大型构造圈闭,储集层、盖层及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具有再次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 相似文献
58.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42,自引:18,他引:42
四川盆地是一个高度富气的盆地,在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海相大中型气田多以孔隙型储层为主,普遍含有硫化氢(一般占天然气体积的0.2%~17%),烃类主要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充足的气源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富集的重要条件,古隆起为海相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富含膏盐的白云岩储层为硫化氢的形成提供了硫源和催化条件.海相层系大多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这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更为原油裂解提供了催化条件,导致气藏中既富含硫化氢又富含甲烷气.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成藏条件优越,是最现实的勘探目的层系;四川盆地邻近膏盐层上下的大量薄层席状分布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为潜在的勘探目的层;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59.
生烃化学动力学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通过认识普光气田各个烃源岩层的贡献量、生烃关键期与构造演化的关系、油气成藏具体模式等,建立生烃化学动力学模型、标定参数,结合地区烃源岩参数和地史、热史资料,定量描述该地区的生烃过程及油裂解成气过程。认为:普光地区的主力烃源岩为下志留统泥岩;主要干酪根生油期为早二叠世末到早三叠世末期(距今286Ma至240Ma);主要干酪根生气期为中三叠世(距今240Ma至230Ma);主要气源是原油后期热裂解气,原油裂解成气的时间比较晚,主要油裂解成气期为早白垩世(距今144Ma至97.5Ma),从而决定了普光气田的成藏模式为“多期成藏,油气转化,晚期定位”。图2表3参33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