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1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1908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51.
四川盆地震旦纪—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地质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在川中高石梯一磨溪地区西侧发现了一个近南北向展布的负向构造带,但对其构造性质、边界特征与展布范围、沉积充填特征、形成时期与演化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多分歧。由于该负向构造带与安岳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的形成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该区震旦系—寒武系钻井资料和野外剖面观察,利用27 000 km二维地震资料和最新钻井资料(高石17井),结合该盆地区域构造背景,研究了绵竹—长宁克拉通内裂陷边界与展布、地层沉积特征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该裂陷总体呈南北向展布,裂陷东边界陡,相对稳定发育,裂陷西边界缓且不同时期发育位置不同;②震旦纪灯二期末该裂陷表现为近似对称的坳陷形态特征,分布面积为3×10~4 km~2;③灯四期末其又表现为受裂陷东边界断层控制的东陡西缓的断陷形态特征,分布范围达8×10~4 km~2;④该裂陷演化分为震旦纪灯一期一灯二期坳陷雏形形成、灯三期—灯四期裂陷形成发育、早寒武世麦地坪期—筇竹寺期裂陷充填与沉降、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龙王庙期裂陷萎缩与消亡等4个阶段。结论认为:该裂陷两侧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是该区今后的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2.
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储集层荧光、油气地化特征以及测试资料分析,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油富集高产控制因素。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介壳灰岩、泥质介壳灰岩以及致密灰岩均含油;不仅介壳灰岩中溶蚀孔和裂缝含油,而且致密灰岩基质孔(微裂隙和晶间孔)也均含油,呈现大面积普遍含油特征,其是油气井低产周期长的主要原因。在大面积普遍含油基础上,来自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为川中低幅度无水大安寨段致密灰岩储集层中石油运聚提供了动力,驱动致密灰岩基质孔中分散原油的运移聚集,使得高气油比井分布较多的川中西部构造石油富集程度较高,而川中东部受华蓥山大断裂的影响,断裂普遍断穿大安寨段,导致储集层中的天然气沿断裂运移到大安寨段以上地层富集或者散失,储集层缺乏天然气驱动,导致其油气富集程度不如西部。  相似文献   
53.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储层的岩性与流体性质地震识别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不同岩性、不同流体性质地层的岩石物理参数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重叠空间,由此增加了识别的不确定性与多解性。为破解上述难题,采用岩石流体概率识别技术进行了尝试。该方法首先依据岩石物理参数分析结果建立各种岩性、流体性质的概率分布函数,再根据联合求解来确定储层的岩性及流体性质的概率,以此开展岩性、流体性质识别。应用结果表明:较之于一般的叠前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弹性参数对的联合概率求解,既提高了对储层岩性、流体性质识别的精度,又为提高储层岩性、流体性质识别的可靠程度提供了量化依据,可以为油气藏勘探开发井位部署决策等提供更充足的量化参考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是四川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层位,但油气特征复杂。在对大安寨段的岩性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时,将大安寨段划分为8种岩相:厚层块状重结晶灰岩相、块状亮晶介壳灰岩相、块状—薄层状泥晶介壳灰岩相、薄层状含泥质介壳灰岩相、泥岩与泥质介壳灰岩的薄互层相、薄层状含介壳泥岩相、黑色泥岩相、紫红色到灰绿色泥岩相。总结了大安寨段的沉积模式,划分为5种沉积微相,即滨浅湖泥、滩后、滩核、滩前和浅湖—半深湖泥。最后,通过对比不同岩性的孔渗特性并结合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了沉积微相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滩前微相具有较好的致密油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55.
须二段是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天然气干燥系数普遍高于0.95,为典型干气;δ13C1和δ13C2值分别为-34.5‰~-30.3‰和-29.1‰~-23.4‰,δD1值介于-168‰~-157‰之间,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系列主体表现出典型正序特征,部分样品发生了乙、丙烷碳同位素的部分倒转。新场须二段天然气为混合成因,重烃气表现出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并混有部分煤型气的特征,而甲烷则主要表现出煤型气的特点。气源对比研究表明,新场须二段天然气主要来自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须二段自身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
一、调查目的四川芦山县420地震发生后,国内众多媒体刊登了"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砖木结构房屋大量坍塌"等相关报道。由于大家不了解灾区民居的建筑习惯,不清楚灾区砖木结构的施工细节,因此形成了一种认识性误区,即"木房子不抗震,容易塌"。其实木结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抗震建筑的典范。随着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木结构又被大家再次认识。当前,我国正努力  相似文献   
57.
气水两相渗流及封闭气的形成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多数属于有水气藏.随着气藏的不断开发,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导致了边水推进和底水上升,严重影响了天然气的产量和气藏的采收率.四川盆地天然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水侵形式多种多样,开发难度极大.本文根据四川盆地有水气藏的实际情况, 以铁山2井3号样品和卧116井114号样品的铸体薄片所代表的孔隙结构为背景,利用现代激光刻蚀技术,研制了均质孔隙和裂缝-孔隙模型地层的气水两相可视化人工物理模型.开展了气水两相渗流及封闭气形成机理试验,研究了两种模型中的水驱气机理,水沿裂缝的推进和变化规律,封闭气的形成方式,气水两相的微观分布关系以及尽量采出封闭气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8.
川西北二叠纪栖霞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众多下二叠统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该地区在早二叠世栖霞期兼具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缓坡沉积特征,称为均斜台地环境.综合研究认为,均斜台地边缘浅水高能型生物滩为储层发展演化的最有利相带,主要分布于栖二时的天井山-广元西北乡一带,厚度大、分布较广,也是区内最好的勘探相带;而深缓坡和盆地环境则较有利于油气的生成与演化,主要分布于区内西北部的栖一时和栖二时.  相似文献   
59.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工作40多年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力地支持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为保持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21世纪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还必须扩大有利地区和探索新领域。笔者在参与四川盆地“六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分析盆地勘探现状、总结天然气地质规律、开拓新领域这一思路,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个复杂问题。虽不能提出具体勘探目标,但在战略上可供抉择者参考和  相似文献   
60.
本文提出了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一种新评价方法——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在模拟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不同性质应力场的特征及其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了应力场特征与构造形迹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预测裂缝发育区带的一些基本原则与方法,为优选探井井位、提高裂缝钻遇率、降低勘探成本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