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7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256篇 |
化学工业 | 648篇 |
金属工艺 | 256篇 |
机械仪表 | 376篇 |
建筑科学 | 37篇 |
矿业工程 | 54篇 |
能源动力 | 37篇 |
轻工业 | 26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1661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8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2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原子能技术 | 16篇 |
自动化技术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79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经过长期开采,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993.
994.
走过百余年历史的世界油气工业,面临着老油田挖潜增效和新探区高效开发等诸多压力。为了提高老区剩余油采收率和新区勘探开发成功率,钻井工程技术必须具有更强的钻进延伸能力、更精确的井眼轨迹控制能力和更高的储层有效延伸率,这是国内外钻井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的共识。 相似文献
995.
孤岛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在平面层间高度水淹、注水利用率下降以及补孔、大泵等骨干措施逐渐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堵水工艺调整平面层间的差异性.控制油井含水已成为保持油田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针对目前油田堵水工艺在矿场实践中暴露的有效率低、增油效果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堵水井的选井选层以及堵水层的前期调整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剩余油定位和堵水前压力场调整的重要性,在矿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96.
某区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目前已开采三十多年,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严重,层问矛盾极为突出。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放射性测井技术,本文在应用硼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基础上寻找出水层位,判断水淹级别,对油井窜槽层位及油层动用状况进行分析,指导了油井堵水以及注水方案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一种小孔无损实验方法。这种小孔实验在燃煤电厂、核电站中的应用,可以精确、经济地对其进行寿命评估,优化运行、延长检验和维修间隔而显著降低电厂的运行和维修费用,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8.
大庆长垣各类油层动用状况及挖潜方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伍大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9(4)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及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特点,分3大类油层对其非均质性及动用状况进行剖析,在分析各类油层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采油工艺技术水平,提出各类油层相应的挖潜对策,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综合分析认为:大庆长垣油田纵向上油层多,平面上各种类型砂体相间分布,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特别是进入特高含水期水驱、聚驱共存的开发阶段后,平面、层间及层内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针对各类油层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结合目前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制定各类油层相应的挖潜对策,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99.
1000.
经过十多年的注水开发,马寨油田已进入三高阶段,油井堵水液、油同时下降,说明产水层是主力产油层,为此开展了CDG、PCS、预交联颗粒无污染深部调剖,但受高温高盐影响效果差。为解决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低聚合物浓度、低交联度聚合物驱油体系研究,研制出了聚合物浓度1000—2000mg/L,交联剂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