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09篇 |
免费 | 1115篇 |
国内免费 | 58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18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1738篇 |
化学工业 | 1851篇 |
金属工艺 | 604篇 |
机械仪表 | 1035篇 |
建筑科学 | 2218篇 |
矿业工程 | 4778篇 |
能源动力 | 518篇 |
轻工业 | 1097篇 |
水利工程 | 1478篇 |
石油天然气 | 3548篇 |
武器工业 | 215篇 |
无线电 | 39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25篇 |
冶金工业 | 1091篇 |
原子能技术 | 66篇 |
自动化技术 | 6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627篇 |
2022年 | 797篇 |
2021年 | 991篇 |
2020年 | 781篇 |
2019年 | 647篇 |
2018年 | 330篇 |
2017年 | 539篇 |
2016年 | 650篇 |
2015年 | 741篇 |
2014年 | 1387篇 |
2013年 | 1136篇 |
2012年 | 1218篇 |
2011年 | 1166篇 |
2010年 | 993篇 |
2009年 | 981篇 |
2008年 | 1467篇 |
2007年 | 974篇 |
2006年 | 782篇 |
2005年 | 912篇 |
2004年 | 702篇 |
2003年 | 754篇 |
2002年 | 622篇 |
2001年 | 523篇 |
2000年 | 526篇 |
1999年 | 375篇 |
1998年 | 287篇 |
1997年 | 258篇 |
1996年 | 237篇 |
1995年 | 261篇 |
1994年 | 200篇 |
1993年 | 168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64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43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火电建设发展史"原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的一部分,该书由10多位资深专家分工撰编多年,但迄今未能付梓出版。现将其中"火电建设"部分单独刊出,本刊以连载方式发表,以飨读者。写史要求实事求是,秉笔直抒,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发展规律,以史为鉴,鉴往知来。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工业史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21世纪的电力发展中,火电建设仍将处于主导地位,愿全国火电建设者,不懈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改进传统真空预压法的缺陷,提出一种PHD-PVD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处治工程废浆的方法。通过6组大型室内模型试验,对工程废浆固结过程中的排水量、电流强度、沉降值等进行监测,通过测量土体含水率及十字板抗剪强度并结合压汞试验宏微观分析土体的加固效果,研究真空泵和电源的间歇断开处理对PHD-PVD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工程废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电渗法有效提升了PHD-PVD真空预压法后期的排水效率,远端土体固结程度得到提高,强度显著提升;对真空泵和电源的间歇断开式处理使土中产生新的排水通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排水板附近的淤堵,使得试验后期也保持了较快的排水速率,排水总量得到提升。压汞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间歇断开式的PHD-PVD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的工程废浆,其峰值孔径更小,土体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03.
针对高21沙二段油藏注水开发中的窜流问题,结合其突出的低渗、高盐特点,探索将具有"半透性增能和沉淀封堵水窜"双重作用的沉淀型半透膜材料应用于改善水驱,以期为类似油藏开发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水中钙离子浓度高(2.1 g/L),地下原位形成CaCO3沉淀,能够对水流通道形成一定的封堵(渗透率封堵率为18.9%~40... 相似文献
104.
105.
煤矿和瓦斯突出事故是引起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这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煤罐中的瓦斯气体突然失去了稳定性能,产生爆炸或者火灾的情况。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国家对于煤矿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地增加,促使对煤矿资源的开发深度持续加深,进而导致煤矿和瓦斯发生事故的次数有所上涨,面对于该种情况,国家也在不断地研究相应的治理技术和防突对策。基于此,针对矿井瓦斯表现规律、防突技术的重要性,得出相应的防突策略和办法,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以期为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6.
随着老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矛盾凸显,提高采收率手段有限,特低渗难采储量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通过地质工程相结合,明确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思路,建立暂堵转向压裂全周期分析评价新方法,对油田老区具备转向条件油藏的储层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地层水的形成与分布与油气的生成、运聚及油气藏的形成、保存和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川中凹陷多个钻井须家河组地层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以CaCl2水型为主,须二段还发育NaHCO3、MgCl2水型;地层水矿化度整体较低,须二段矿化度多小于10 g·L-1,须四段矿化度集中在40~60 g·L-1;须二段地层水的钠氯系数在0.051~1.72之间,平均值为0.66;须四段地层水钠氯系数分布在0.40~0.53之间,平均值为0.48,这说明两者属于高浓缩变质水,油气保存好。纵向上川中凹陷地层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整体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其中K+、Na+、Ca2+、Mg2+、Cl-、HCO3-、CO32-、变质系数、钠氯系数与TSD趋势一致,但脱硫系数与TSD趋势相...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运移规律研究大多采用建立力学模型、数值计算等理论研究手段,缺乏基于现场动态实测的研究。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矿井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的围岩破坏规律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以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一矿160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选用孔-巷联合台网布置方式,构建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基于微震监测结果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围岩动态破坏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围岩累计释放能量,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微震事件的能量密度,以达到研究围岩裂隙发育状况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顶板最大破坏高度达87.8 m,底板最大采动破坏深度达21.7 m,最大值均出现在工作面回采见方阶段,该阶段顶板突水危险性最高;见方阶段顶板承载岩梁破坏,出现异常来压,顶底板及超前破坏程度加剧,验证了应力击穿效应的存在;距工作面顶板48.3 m处的砂质泥岩为顶板隔水关键层,距顶板67.7 m的粉砂岩为击穿控制层,距底板26.6 m的砂质泥岩为底板隔水关键层。通过底板钻孔窥视对微震监测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见方区域底板破坏深度大于18 m,其他...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近年来我国煤矿水害威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现象,通过整理国家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网的2008—2021年水害事故资料,以数理统计的方法,从水害事故等级、时间、空间、矿井规模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原煤产量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影响,对2022与2023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做出了预测,并依据水害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结果表明:较大及以上等级的水害事故是煤矿水害防治的工作重点;水害事故在空间上高发于华北、东北、西南地区;水害事故在时间上高发于每年的3—4月、7—8月,每天的23∶00—1∶00,7∶00—9∶00,15∶00—17∶00,17∶00—19∶00;水害事故高发于小型矿井;原煤产量与百万吨死亡率呈长期的负相关协整关系,预计2022、2023年百万吨死亡率将分别下降至0.041与0.030。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