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有的构造单元划分标准已经对坳陷、断陷2种盆地类型做了明确规范。但在使用中也出现小沉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层级多、其它构造单元与亚二级构造带混淆、构造单元命名五花八门的现象。为此,从使用简便、利于后续工作的角度考虑,提出对小沉积盆地可简化层级划分命名,按形成机制划分亚二级构造带的修改建议。要注意使用"区""带"的差别,避免同义多名或同名多义。凹陷带、断陷区、向斜区等名称不宜再使用。  相似文献   
12.
台西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台湾中央山脉(褶皱带)以西与东南沿海间广大地区为统一的台西盆地。前新生代本区与中央山脉为统一的中生代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演化成东西两个断槽(一个在西带.一个位于中央山脉);渐新世以隆起为主,主要沉积区在中央山脉;中新世拗陷区主要在台湾海峡东侧至台湾麓山带;上新世一第四纪为造山期,台湾岛的滨海平原区为前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上新统和第四系。由西向东盆地可分为西部断陷带、中部隆起反转带和东部坳陷带,盆地南北地质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3.
运用遥感及非地震物探数据划分盆地三级构造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尚有数百个盆地处于早期油气勘探阶段,盆地早期评价方法研究意义重大。遥感及非地震物探数据各有特长,在盆地早期评价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基于遥感及非地震物探数据的盆地三级构造单元平面与剖面立体综合解释模式。以百色盆地为试验区,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工作步骤和应用效果。该模式的核心是两种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立体结合,其关键是利用两种不同层次数据的综合分析来确定断层的性质。该方法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湘阴凹陷为白垩纪-古近纪洞庭盆地最东面的次级凹陷。通过地表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湘阴凹陷南段盆地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其成因机制, 形成了以下主要认识: 盆地受NE 向(主)、NW 向(次)和NWW 向(个别)正断裂控制, 南东侧 NE 向主控盆断裂导致盆地基底总体向SE 倾斜; 于NE 向主要控盆断裂末端叠覆的交错区带, 以及NE 向和NWW 向控盆断裂的末端部位发育多个不同规模(级别)的NW 向(个别NNE 向)横向构造调节带; 调节带控制了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延伸范围以及盆地沉积物源方向; 盆地性质属伸展断陷盆地, 是在继承印支和早燕山期断裂的活动基础上, 因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地幔上隆, 引起弧后扩张而形成; 常德-安仁断裂的伸展活动等也有局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亚洲的主体是在晚古生代期间由小陆块的频繁碰撞和聚敛边缘的增生拼接而形成的。尽管对于重要克拉通在亚洲总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得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大量较小单元的运动学、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的综合作用则了解得还很少。把从中国和前苏联收集到的古环境数据叠加到构造要素的数字模型上,得出了本文的成套古地理图。这样的拼合在共同边界两侧的不同时代只能达到中等一致程度,但却符合已知的板块构造边界。其它来源的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和古气候等资料,在确定各构造单元与其相邻单元的关系时要比岩相对比分歧更小。在二叠纪最终闭合以前,突厥斯坦洋的西段一直分隔着由西伯利亚、波罗的古陆和阿尔泰造山带组成的北区和从华北经塔里木和塔吉克坳陷向西直到赛特一图兰(Scythian-Turanian)地台的东西向构造单元群。这个构造单元群的地理连续性开始于早石炭世。基本上都是陆块的这个构造单元群在南缘形成了一个东西向的俯冲带,古特提斯海就是沿着这个带向北俯冲的。在早石炭世,兴都库什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陆缘盆地。在晚古生代,伊犁、北天山弧和蒙古南部的火山弧均属突厥斯坦洋的范围,它们和穿时闭合的盆地一道增生到华北一塔里木一图兰复合地块上。突厥斯坦洋在整个晚古生代由西向东的穿时关闭及阿尔泰与东欧地台边缘的碰撞对欧亚陆块核心的形成有作用。中亚的大规模运动学问题包括有塔里木地块在古生代期间的向东和向西延伸;突厥斯坦洋闭合的时间;成海一滨里海地区的构造格局和二叠纪走向滑动构造的规模等。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巨型含油气盆地在地质结构上并无共同之处。然而,近年的大量资料分析表明,几乎全部巨型含油气盆地皆有一个共同规律,即主要油气聚集都集中在若干个大构造单元的交错处,包括方位不同的断裂、裂谷断层阶地及断裂发育的背斜带交错处。这些断裂交错中心必然会形成压力松弛带,促使液流朝其方向运移,因而具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参照这一规律,人们近来利用中里海区所获得的大量重、磁、电以及地震等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绘  相似文献   
17.
沧县隆起是渤海湾盆地中大型的正向构造单元,隆起上石炭一二叠系煤系地层广泛发育,煤层赋存稳定、厚度较大,煤系地层构造变形相对较弱,中生代末的深层岩浆侵入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煤阶适中,煤层含气量较高,煤储层渗透性较好,有效盖层厚度大,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潜在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重力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河掌一八里甸岩体的重力二维反演以及大台沟铁矿重磁场特征分析,论述了重力异常解释在推断成矿有利部位方面的方法技术应用,认为重力梯度带附近为多金属矿产成矿有利部位,重磁同源异常为“鞍山式”铁矿的成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吐哈盆地的构造特征,通过系统收集处理研究区已有的重力资料,讨论分析了研究区重力场的特征及成因,推测出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体系。研究区南部布格重力异常近东西向的重力高值带,主要反映了晚古生界的发育特征,中部及北部重力低值带主要由基底凹陷引起。局部重力高、重力低反映局部凸(隆)起与凹陷构造。研究区发育的主要断裂走向为北东向及东西向,它们控制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发育的主要地层展布。研究区了墩隆起区黄田凸起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构造单元,即北西地区凹陷和黄田凸起。吐哈盆地盖层为中、新生界,其中侏罗系厚度最大约为2 000 m。  相似文献   
20.
阴钰毅  郭庆  李维  梁国平 《矿产勘查》2020,11(3):427-432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本文从构造特征角度研究临河坳陷油气分布规律。针对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地区横向变化快、钻井资料少、局部构造复杂的特点,利用钻井、地质露头与重、磁、电等非地震资料,综合标定解释,建立区域解释格架,明确了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通过构造解释和变速成图技术,精细刻画了主要目的层的构造特征,进一步明确研究区的构造格局。研究表明:(1)吉兰泰-杭锦后旗地区由南向北可划分为5个次级构造单元,且被狼山、庆格勒图、双井子、敖包、杭锦后旗一号及杭五6大断裂分隔,形成"两隆两凹一斜坡"的构造格局。(2)河套盆地形成于白垩纪早期,古近纪进入发展期。早白垩世至渐新世,沉积中心由西南向东北迁移;且白垩纪和古近纪原型盆地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如果后期保存较好,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生自储型或潜山型油气藏。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块或邻区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