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50篇
  免费   2035篇
  国内免费   1063篇
电工技术   371篇
综合类   3055篇
化学工业   2169篇
金属工艺   341篇
机械仪表   556篇
建筑科学   12755篇
矿业工程   5417篇
能源动力   340篇
轻工业   749篇
水利工程   1958篇
石油天然气   6577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4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66篇
冶金工业   1273篇
原子能技术   147篇
自动化技术   1074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804篇
  2022年   877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999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743篇
  2016年   883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2079篇
  2013年   1867篇
  2012年   2050篇
  2011年   1980篇
  2010年   2062篇
  2009年   1964篇
  2008年   2281篇
  2007年   2036篇
  2006年   1728篇
  2005年   1711篇
  2004年   1426篇
  2003年   1288篇
  2002年   1111篇
  2001年   939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643篇
  1997年   606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317篇
  1992年   307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裂缝与局部塌陷,是冶金工厂厂房地坪最常见的质量通病,这是由于此类厂房格局多变,务块分割的布局争荷载分布的不均匀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通过热连轧车间磨辊间厂房典型的地坪局部塌陷分析与处理,探求避免上述缺陷产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分折和研究单层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厂房中的吊车梁设计,总结了轻型钢结构吊车梁的设计方法和节点连接构造,对合理设计吊车梁,降低用钢量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山西板内构造区划体系及控煤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山西煤田构造的特征和规律,根据板内构造动力学特征和构造地层结构将山西省境内板内构造划分为4个Ⅲ级单元,8个IV级单元,26个V级单元。对山西6大煤田的控煤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山西煤田构造的形成演化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4.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的再悬浮通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一平  逄勇  李勇 《水利学报》2007,38(5):558-564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开展了两次野外实验,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研究了太湖悬浮物的沉降特征,计算了悬浮物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并建立了其与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无机颗粒沉降是悬浮物沉降的主要形式。太湖平均风速在8m/s以内时,总悬浮物、有机物颗粒和无机物颗粒的沉降通量和再悬浮通量均呈现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特性,风速大小直接影响悬浮物在垂向的分布及垂向的沉降通量分布,并且相关性较好。该结论说明Gansith公式法适合于计算太湖再悬浮通量。  相似文献   
105.
江汉平原印支期以来的盆山耦合关系及下古生界油气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构造地质学和油气系统理论,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技术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与周缘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江汉平原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及周缘经历了挤压、拉张、挤压3次大的构造应力场的转换,使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盆地具有改造盆地的特点;一方面强烈的抬升、剥蚀使早期聚集的油气经历改造和再分配、再聚集过程,另一方面燕山期构造活动使逆冲推覆构造成为该区重要勘探领域。综合分析表明,位于台、盆转换带的宜昌-珂理-簰州区带是目前江汉平原及周缘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6.
本期(2006年11期)《AAPG Bulletin》专辑的内容是碳酸盐岩及其储层的构造控制热液蚀变。这种蚀变涉及碳酸盐主岩的一系列岩相变化,包括硫化物矿床、热液白云岩和淋溶石灰岩,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储层的类型、几何形态、性能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在北美地区,热液白云岩(HTD)储层的勘探和开发已有很长历史,其最早的油气发现是在美国东北部的奥陶系莱马-印第安纳(Lima-Indiana)和其它构造带(Hurley和Budros,1990;Wickstrom等,1992),而目前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的密歇根盆地和阿巴拉契亚盆地北部的特伦顿-布莱克里弗(Trenton-BlackRiver)成藏层带及其他层位,仍继续有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07.
常建新  康庆春 《中州煤炭》2003,(6):26-26,28
结合电厂实际情况,提出了主厂房地基高压旋喷注浆方案,经过几年的沉降观测,基础下沉得到完全控制,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几项工程实例的基础设计总结,阐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基础型式,对基础设计进行优化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黄崇煜 《煤质技术》2003,(4):22-23,21
对煤泥水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造,做到煤泥的“早收、多收”,从而改善洗水,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0.
微型构造表征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八面河油田井网密集区及井网稀疏的欠开发区的微构造研究,探讨了微构造表征技术。首先在储层多层次逐级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主力油层对比关系;密集井网条件下,则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油层顶底微型构造图;对于欠开发地区,通过人机联作自动追踪成图技术,输出2m等值线间隔构造图,建立微构造模型。以微构造模型为基础进行潜力评价,部署关键井寻找优质储量或进行开发动态调整。应用该项技术在八面河油田滚动发现了角15块等断鼻翼部局部高点,增加石油地质储量488×10~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