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0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323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380篇
化学工业   456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60篇
矿业工程   165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562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凤  张金亮 《石油学报》1995,16(2):23-30
在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采用岩石学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储层成岩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高岭石、石英、钠长石、沸石和碳酸盐等.以与地温有关的成岩变化为依据,将本区成岩作用带进行了划分.通过对储层储集空间的研究,提出储层以次生孔隙为主,且次生孔隙主要形成于成岩作用浅带.本区次生孔隙储集砂体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①与大气水下渗淋滤有关的次生孔隙砂体形成机制,可解释包日温都地区次生孔隙砂体的发育;②与粘土脱水和转化有关的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可解释马象铺地区次生孔隙储集砂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2.
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变动与油气分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内富含油气的凹陷,凹陷内的中央隆起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该带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块断抬斜、重力滑动、反拖牵引、盐岩拱升等多种形式的构造变动。块断抬斜的结果产生了右行雁列的卫城、文留、桥马抬斜亚带及低抬隆带和高抬隆带,重力滑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重力滑动断层和数量众多的顺向断鼻构造和逆牵引背斜;反拖牵引造成了断阶背景下的断鼻构造;而盐岩拱升则促成该带下垒上堑的“镜像结构”,并在深层形成盐背斜和反向断块以及构造-岩性圈闭,浅层形成对倾的阶梯式断层和一系列反向断块构造。多种构造变动不仅控制着各类构造的形成,而且制约着油气的聚集和分布。文中提供的实例表明,采用构造变动与油气分布相关分析法,是提高该带油气勘探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区域构造格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北凹陷是具有双层结构的压扭性复合凹陷,前三叠纪为拉张型凹陷,三叠纪-第四纪为挤压型凹陷。断裂和构造在凹陷东区呈北东向雁行排列,在凹陷西区呈北西向雁行排列。各背斜构造有三条主断裂,为三期构造运动所造成。台北凹陷的背斜构造可分为基底卷入断裂型、基底隆起型、盖层滑脱型和差异压实型。其中断裂型背斜又分半扇形断裂控制亚型、聚敛复合亚型、错开离散亚型和叠复亚型。含油气评价以凹陷中心地区侏罗系为最好,次为各生油凹陷的周围地区,再次为山前带的前缘地区及局部斜坡带。  相似文献   
994.
廊固凹陷沙三段主要沉积体的地震相和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廊固凹陷沙三段是中国东部下第三纪典型的箕状湖盆沉积,主要发育三种沉积体.近岸水下扇沉积在主要生长断层下降盘的深水环境中,以帚状前积、杂乱前积和前积一退积结构为代表,有不同的沉积意义.扇三角洲的地震特征是S形前积结构.浊积扇既可集中沉积形成丘状,深水上超和前积地震相,也可呈分散状态,没有典型的地震标志;它们通常不独立存在,而与近岸水下扇、湖底侵蚀谷或扇三角洲等组成共生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95.
乌尔逊凹陷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对乌尔逊凹陷北部下白垩统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层序和4种层序类型,即简单断陷层序、快速断坳层序、同生断坳层序和简单坳陷层序。不同的层序发育有不同的体系域类型;重点分析了构造活动对这些层序和体系域类型的控制作用。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层序地层充填模式;指出油气在这些层序和体系域类型中的赋集规律,认为快速断坳层序和同生断坳层序能形成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996.
东营凹陷纯梁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纯梁地区位于东营凹陷西南部的博兴洼陷 ,1 965年至 1 998年已发现下第三系的 9个油田和 1个气田 ,但油气探明程度仍低于 50 % ,具有继续滚动勘探开发的资源基础。纯梁地区具有典型的复式环状平面油气分布规律和纵向“三段式”压力分布规律 ,浅层和中深层形成“砂储泥盖”式常压油气藏和异常高压油藏 ,深层发育异常高压特种油气藏。所谓特种油气藏位于“三段式”压力剖面最下部 ,由“砂泥孔缝等压储渗体”与上覆泥岩盖层及侧向遮挡条件配合而形成特殊圈闭条件。认为纯梁地区的石村断裂带和博兴断裂带附近以及洼陷内是近期勘探浅—中深层小型牵引构造类油气藏和岩性 构造及岩性 地层类油气藏的重要潜力区 ;博兴洼陷西北部高 7井区较深层存在高含油气丰度的特种油气藏 ,博兴洼陷西北部是勘探后期扩大勘探领域、寻找新类型油气藏的重要潜力区。图 4表 2参 2(王孝陵摘 )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相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学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相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相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8.
东海西湖凹陷地下流体动力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钻探,地球物理,分析测试,地质地化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静态描述和动态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海西湖凹陷的温度场,压力场,流体势能场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区域的单区温度与压力场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剖面现今流体压力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正常压力,弱超压和强超压三大系统,断层对超压的分布具重要的控制作用;超压场演化可分为原始积累,部分释放和再积累三大阶段,超压系统为半封闭型,欠压实和新生流体是其增压的两大主导机制;剖面流体势呈“双层”结构,流体势分布的相对低值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99.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PROSPECT OF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东凹陷区处于稳定、分割、封闭且具较高地温的构造-地质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生、储、圈、盖等油气地质条件,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聚集和保存,油气资源潜力尚可,总生烃量为*—**×10  相似文献   
1000.
阐述了西湖凹陷探井合理的井身结构、钻井完井液的优化措施、尾管固井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浮船系统测试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