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961篇 |
免费 | 5827篇 |
国内免费 | 327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02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7122篇 |
化学工业 | 5390篇 |
金属工艺 | 3223篇 |
机械仪表 | 5435篇 |
建筑科学 | 5897篇 |
矿业工程 | 2745篇 |
能源动力 | 1040篇 |
轻工业 | 2479篇 |
水利工程 | 2511篇 |
石油天然气 | 14844篇 |
武器工业 | 590篇 |
无线电 | 50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69篇 |
冶金工业 | 2119篇 |
原子能技术 | 562篇 |
自动化技术 | 89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060篇 |
2023年 | 1769篇 |
2022年 | 2068篇 |
2021年 | 2353篇 |
2020年 | 2241篇 |
2019年 | 1831篇 |
2018年 | 1062篇 |
2017年 | 1542篇 |
2016年 | 1796篇 |
2015年 | 2116篇 |
2014年 | 3669篇 |
2013年 | 3106篇 |
2012年 | 3674篇 |
2011年 | 3687篇 |
2010年 | 3469篇 |
2009年 | 3629篇 |
2008年 | 4304篇 |
2007年 | 3601篇 |
2006年 | 3203篇 |
2005年 | 3153篇 |
2004年 | 2752篇 |
2003年 | 2322篇 |
2002年 | 2010篇 |
2001年 | 1823篇 |
2000年 | 1620篇 |
1999年 | 1458篇 |
1998年 | 1308篇 |
1997年 | 1257篇 |
1996年 | 1215篇 |
1995年 | 1085篇 |
1994年 | 969篇 |
1993年 | 742篇 |
1992年 | 720篇 |
1991年 | 661篇 |
1990年 | 635篇 |
1989年 | 621篇 |
1988年 | 126篇 |
1987年 | 94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69篇 |
1984年 | 52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含水饱和度是油藏勘探开发中储量评价的重要含油性参数,准确求取孔隙度指数m值是饱和度计算的关键。以往的确定方法有2类,根据多层电法实验确定出1个层位或1个层组的m值,该方法不能反映每个小层的具体特点且饱和度计算误差较大;采取多个小层的密集取样实验,确定每个小层的m值,通过其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相关性分析建立m值逐层求取方法,该方法饱和度计算精度高,但实验周期长、实验成本高,且不适应注水开发油藏时刻变化的m值。从声波地层因素与电性地层因素定义出发,得出与孔隙结构密切相关的岩石骨架体积指数x与孔隙度指数m具有线性关系,进而由实验结果建立电性地层因素逐层计算方法,为缺乏地层因素实验资料的新探区与孔隙度指数不断变化的水淹油藏求取含水饱和度提供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模型参数。通过水淹油藏应用,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较m为定值时降低了4%,对油田勘探开发尤其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不同传代比例对MDCK细胞培养效果的影响。方法用含10%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MDCK细胞,按不同传代比例(1∶4、1∶5、1∶6、1∶7、1∶8)连续传5代,观察细胞形态、长势、致密程度,绘制生长曲线,并通过生长动力学方法评价不同传代比例对MDCK细胞培养效果的影响。同时按最佳传代比例于细胞工厂(1层、10层)中进行扩大培养。结果不同传代比例的MDCK细胞均可在48 h增殖至致密单层,细胞生长曲线均趋于"S"型,细胞最大增殖密度均达11×104个/cm2以上。传代比例为1∶8的MDCK细胞平均最大比生长速率显著高于1∶4、1∶5、1∶6的比例(P <0.05),倍增时间显著短于1∶4、1∶5、1∶6、1∶7的比例(P <0.05)。按1∶8的比例在1层和10层细胞工厂中连续传代培养的MDCK细胞生长良好,且稳定。结论按1∶8比例传代的MDCK细胞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电子件的组装主要采用零件和电路板两种焊接材料,其设备和工艺参数的优劣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对组装步骤和电子件的焊接性能控制至关重要.再流焊和波峰焊是电子装配中的两大关键技术,其工艺调整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焊接产量和质量.文章根据当前焊接工艺的特点,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调试步骤和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为研究连续曲线组合梁桥在运营期的力学性能,以直埠南枢纽C匝道实际工程为背景,考虑横隔板连接方式和曲线半径的影响,设计了3根相较于实际案例缩尺比例为1∶10的连续曲线组合梁,进行4种运营工况下的静载试验,得到了试件在各工况下的荷载-挠度曲线、控制截面的应变沿梁高与横向的分布规律等。经对比研究发现:在4种运营工况下,对跨中挠度来说,荷载分布在外侧钢梁处为最不利工况;组合梁偏载系数约为1.30;曲线半径对曲线组合梁的受力性能有一定影响,横隔板的连接方式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