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76篇 |
免费 | 4696篇 |
国内免费 | 263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68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5712篇 |
化学工业 | 4336篇 |
金属工艺 | 2591篇 |
机械仪表 | 4369篇 |
建筑科学 | 4679篇 |
矿业工程 | 2202篇 |
能源动力 | 829篇 |
轻工业 | 1966篇 |
水利工程 | 2052篇 |
石油天然气 | 11846篇 |
武器工业 | 462篇 |
无线电 | 410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75篇 |
冶金工业 | 1696篇 |
原子能技术 | 458篇 |
自动化技术 | 72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857篇 |
2023年 | 1406篇 |
2022年 | 1644篇 |
2021年 | 1875篇 |
2020年 | 1827篇 |
2019年 | 1496篇 |
2018年 | 861篇 |
2017年 | 1218篇 |
2016年 | 1437篇 |
2015年 | 1681篇 |
2014年 | 2961篇 |
2013年 | 2528篇 |
2012年 | 2934篇 |
2011年 | 2983篇 |
2010年 | 2780篇 |
2009年 | 2902篇 |
2008年 | 3442篇 |
2007年 | 2858篇 |
2006年 | 2589篇 |
2005年 | 2531篇 |
2004年 | 2188篇 |
2003年 | 1877篇 |
2002年 | 1607篇 |
2001年 | 1469篇 |
2000年 | 1307篇 |
1999年 | 1157篇 |
1998年 | 1046篇 |
1997年 | 990篇 |
1996年 | 988篇 |
1995年 | 871篇 |
1994年 | 771篇 |
1993年 | 594篇 |
1992年 | 579篇 |
1991年 | 529篇 |
1990年 | 502篇 |
1989年 | 501篇 |
1988年 | 105篇 |
1987年 | 76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55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针对在小型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机载光电成像探测器因抖动产生的图像虚影、视轴偏移的问题.在传统单处理器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双处理器共同控制的两轴云台稳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四元数姿态解算法、模糊PID控制器和三阶Hermite插值降速曲线完成系统软件设计,实现云台自稳定和运动控制.同时,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搅拌车进料装置的进料性能以及其内表面的磨损性能,采用离散元计算方法并结合EDEM软件,模拟计算不同物料下滑角对进料装置进料性能及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引入Archard模型,计算得到进料装置内部的磨损量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料下滑角的增大,进料装置的进料性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物料下滑角并非越大越好;物料... 相似文献
93.
94.
以某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为例,介绍了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通信系统及自动化系统设备组成及其功能.对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通信系统及自动化系统设备运维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运维工作中存在通信专业运维能力薄弱、自动化系统中计划功率曲线获取时电子邮件无提醒功能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5.
96.
测井电缆作为测井数据传输系统的物理媒介,其较长的冲激响应特性使传输信号产生严重的畸变,使接收端信号产生严重的拖尾和码间干扰,导致通信系统性能恶化。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测井电缆通信系统中,缩短这种信号拖尾的有效方法是时域均衡技术,利用时域均衡器缩短电缆信道冲激响应,使均衡后的信号拖尾长度小于正交频分复用码元的循环前缀长度,从而消除码间干扰。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时域均衡器设计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时域均衡器设计中的信道估计和时延优化算法。在7 000 m测井电缆条件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时域均衡器能够有效改善测井电缆传输系统在循环前缀长度不足时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7.
测井解释成果是储层参数计算和油气评价的基础,为油田地质及开发研究提供重要数据依据。随着油气勘探及开发逐步转向"深、低、非、老",测井解释面临"低信噪比、低对比度、多因素",其解释方法不一、涉及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步骤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优劣差异。基于此,提出"定性评价油气层位、定量评价油气含量、定域评价油气分布、定向评价油气通道",并从目标、手段、分析方法、输出结果等进行内涵阐述,梳理出"四定"的具体研究方法,该方法的深入应用,能够进一步拓展测井在油田全生命周期的作用,将为测井评价技术及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为提高油藏采收率,大斜度井、水平井被广泛采用,对井眼轨迹提出了更高要求。地质导向技术能根据实时测量数据调整井眼轨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平井钻井过程。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仪器作为目前地质导向的核心仪器,电阻率测量范围、精度及边界探测距离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没有标准刻度井验证或测试仪器性能。从电阻率测量和边界探测原理出发,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测量电路信号与电阻率以及界面距离指标的关系。通过实验室测量电路指标确定出方位电阻率仪器的相位差精度为±0.02°,界面探测信号有效动态为70 dB,以此代替标准环境下实体测试试验,方便和简化了仪器指标测试流程,为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仪器准确进行地层评价和地质导向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9.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是目前最先进的井下油气勘探方法之一,随钻核磁共振探头的性能取决于其主磁体结构和配套的射频线圈。针对Jackson结构的主磁体,为了提高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对配套的螺线管结构射频线圈进行优化。建立射频线圈的解析计算模型,将核磁共振探头等效为螺线线圈与圆柱导体共轴的涡流问题模型,以磁矢量位函数为求解变量,使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磁场的解析解;以线圈匝数和匝间距为优化变量,以核磁共振信噪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到电路的稳定性,以线圈电感为约束条件,对射频线圈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一组高信噪比的射频线圈。 相似文献
100.
H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掌握剩余油分布状况至关重要,单一的饱和度测井方法已难以满足剩余油评价的需要。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集多种脉冲中子测井技术于一体,一次下井能测得多条测井曲线,在较低矿化度、较低孔隙度情况下准确识别水淹层、潜力层。介绍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原理、特点、资料解释等,分层位制作N区块的交会解释图版,制定新的解释标准,把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数据与常规测井数据结合,提高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符合率,有效反映储层剩余油变化情况。该研究为识别水淹层、寻找潜力层、确定剩余油分布、挖潜增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