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94篇
电工技术   93篇
综合类   598篇
化学工业   1889篇
金属工艺   190篇
机械仪表   546篇
建筑科学   286篇
矿业工程   1687篇
能源动力   167篇
轻工业   192篇
水利工程   62篇
石油天然气   11166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1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6篇
冶金工业   104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4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1076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849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628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412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507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对南太平洋某EPC项目DSTP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论述,介绍了管道、罐体及围堰等设计关键点及DSTP系统施工难点的工艺措施,经严谨的专业设计和周密的施工组织,该项目成功试车并运行。  相似文献   
12.
高明星 《石化技术》2020,(3):129-129,134
作为近些年我国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再利用依靠各种合理、科学、绿色的修理方法,将已经存在轻微问题的设备、设施回归正常,如同新的产品,最起码要确保耐用性和各项功能可以恢复到原产品同等状态。从技术特征以及其效益来看,该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资源不足、资源浪费和环保问题。对此本文将以石油钻井行业作为对象,探索石油钻井设备对于再制造技术的利用。通过综合评估,探索行业发展特征和行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油机械》2015,(11):82-87
自升式钻井平台广泛采用蜗轮蜗杆驱动的齿形楔块锁紧系统,国内外对钻井平台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稳定性研究较多,但对其锁紧后齿条的应力应变研究相对较少。为满足钻井平台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锁紧方案要求,设计出一种异形蜗轮蜗杆锁紧单元。在锁紧状态下对锁紧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平台转移载荷,并运用ANSYS对齿面接触做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变形协调方程所求应变趋势基本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证明锁紧齿条块变形量呈指数增长。利用Pro/E对锁紧系统建模,导入ADAMS对锁紧系统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其传动平稳,同步性好,冲击载荷小。研究结果可为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传统的轴向冲击破岩和扭力冲击破岩机理的研究较多,而复合冲击钻井破岩机理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且现有的研究成果极少。鉴于此,利用ABAQUS动力学冲击模块计算平台建立了PDC钻头单齿-岩石相互作用的动力冲击数值模型,考虑切削齿在钻压、转速、交变冲击扭矩和交变轴向冲击力等多个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分析了复合冲击破岩方式、轴向冲击和扭向冲击频率配合方式、钻压等几个因素对复合冲击破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单元内部拉应力与压应力破坏区域交替分布;冲击条件相同,且在轴向冲击频率为扭向冲击频率的1/2时,岩石破碎效率最高;如果冲击频率太小,而不能及时有效地破碎钻遇岩石,即发生黏滑振动;如果冲击频率太大,载荷作用时间太短,则破岩过程中冲击能量无法及时分配,冲击力微弱,因此,复合冲击频率配合数量关系存在一个冲击频率极值。复合冲击钻井技术破岩机理的研究为新型钻井工具的进一步开发和优化改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石油机械》2020,(6):37-42
现有脉冲射流发生工具存在脉冲强度沿程损耗大、提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井底交变流场提速工具。该工具主要由叶轮式动力机构和盘阀式脉冲发生机构组成,通过将脉冲发生机构放入钻头内部的方法来减少脉冲强度沿程损耗。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其脉冲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倾角的增大会提高叶轮转速;随排量的增加,叶轮转速先趋于线性增加,最终稳定在500~600 r/min,当盘阀孔数为2、3、4时,对应的脉冲频率分别稳定在20、30、40 Hz左右,当排量为23 L/s时,工具压耗最大为0. 6 MPa,压力波动幅值最大1. 6MPa,且脉动幅值随盘阀孔数减少而增大。最后对井底交变流场提速工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即动力机构优选叶片倾角为30°的叶轮,脉冲发生机构优选2扇形孔盘阀。研究结果可为井底交变流场提速工具及相似工具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钻扩眼工具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随钻扩眼技术优势的分析,研究了机械式、液压式和偏心式随钻扩眼工具执行机构和扩眼总成的机构原理,并介绍了国内所开展的相关研究。文章提出应加强现有工具的适应性和匹配性研究,发掘各类工具的优势。优化执行机构、扩眼总成和水力机构、重视底部钻具组合力学特性的分析是今后发展和完善随钻扩眼工具及技术的几个重要内容。实践表明,随钻扩眼技术在处理井下复杂情况、降低钻井综合成本、提高钻井速度、提高建井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随钻扩眼工具也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石油钻井配套工具。  相似文献   
17.
钻井钢丝绳对于钻井平台安全可靠性有直接影响。采用磁性检测方法对钻井钢丝绳进行检测,并对钻井钢丝绳的励磁方式、聚磁方法及传感器与钢丝绳的配合间隙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钻井钢丝绳检测仪器,能够实现对钻井钢丝绳断丝、磨损等缺陷的定性、定量检测,并能够对缺陷进行定位,为钻井钢丝绳的寿命评估提供了依据,对提高钻井平台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PDC钻头工作过程中,钻井液对钻头体表面的冲洗、冷却和润滑是保证钻头正常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对PDC钻头而言,水力结构(主要是中心水眼和冠部水道)设计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以前,对钻头水力系统研究只能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周期长、成本高、结构调整不方便,而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几年前还不成熟,甚至静态的复杂结构流场问题基本无法解决。为此,在提出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PDC钻头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中考虑了钻头的喷嘴布置位置、直径、数量以及切削齿对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在喷嘴布置位置和喷射角度上存在不足,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水力结构的优化设计。文中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在新型钻头水力结构的设计中,研究方法为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 33-平 1井和埕 71-平 1井是胜利油田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 ,由于地层松软、油层薄、目的层不确定、靶前位移小、中靶精度高等因素 ,使超薄油层水平井开发难度高。通过优化设计、导向钻井技术、MWD的监控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 ,严格控制井眼轨迹 ,追踪油层 ,成功完成了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 ,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以后利用水平井技术进一步开发超薄油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泥页岩井壁稳定研究及在临盘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岩石力学和物理化学两个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指出泥页岩井壁失稳是由力学与化学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钻井液与泥页岩存在化学势差,并改变了井壁附近的孔隙压力,降低岩石强度。借助于井壁处有效应力的变化,将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时页岩水化所产生的力学效应与纯力学效应结合起来,计算出任意井斜方位井眼围岩应力状态,利用测井资料求出有关岩石力学参数和Mohr Couloumb准则,计算得出防塌的临界钻井液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