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132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0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发育复式油气藏,不同层段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地质原因尚不明确,制约着乌马营潜山天然气进一步勘探。利用天然气组分、岩石热解模拟实验和碳、氢同位素分析等测试手段,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乌马营地区不同层段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性的成因,剖析油气充注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以期为天然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乌马营地区天然气具有碳、氢同位素较重,干燥系数较大,轻烃中环烷烃、芳烃丰度高等特点;垂向上,随着埋藏深度变小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变重、干燥系数变大、C6轻烃相对丰度降低。岩石热解气碳同位素、岩石热解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乌马营地区天然气属于成熟—高成熟煤型气,其烃源岩为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不同成藏模式造成了乌马营地区不同层段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乌马营地区发育近源连续聚集和远源阶段聚集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近源的奥陶系和二叠系主要发育近源连续聚集型油气藏,聚集了不同成熟阶段的天然气,属于全天候聚集型,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力方向;远源的二叠系上部、中生界和古近系油气藏属于阶段性、幕式型聚集,主要聚集高成熟天然气,天然气富集程度受控于断层开启时间的早晚、开启时间的长短、储层物性和保存条件等,是乌马营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12.
张智凯 《石化技术》2022,(9):138-140
深水潜山目前是琼东南盆地重要的勘探目标之一,裂缝是潜山储层重要的成藏成储因素。利用成像测井资料以及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对琼东南盆地YL2裂缝发育特征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YL2井主要发育构造成因裂缝与溶蚀裂缝,其中构造缝多为中-高角度裂缝;裂缝期次主要分为三期,其走向与盆地印支期以来经历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体系走向一致,表现出较强一致性。构造缝网有助于风化淋滤作用的进行,导致基岩潜山深部溶蚀裂缝同样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213.
为解决冀中地区廊固凹陷潜山构造带超深超高温潜山油气井在钻进过程中遇到漏、喷、卡、机械钻速低及轨迹控制困难等问题,在分析已完井钻井难点,调研国内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基础上,采取了优化井身结构,简化井眼轨道,针对地层特点设计孕镶齿PDC钻头并优选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研制220 ℃低固相抗高温钻井液,研发200 ℃全金属随钻测量井下脉冲发生器等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井身结构与井眼轨道更易于井眼轨迹调整,使用高效PDC钻头与辅助提速、破岩工具相配合,平均机械钻速较之前提高了1~2倍,低固相抗高温钻井液在200 ℃性能稳定,满足安全施工需求,随钻测量全金属脉冲发生器在井温175 ℃条件下可持续工作超过200 h。该区块平均钻井周期较前期完井缩短了50%,最深完钻井深6 455 m、实测井底静止温度207 ℃。所采取的安全、优、快钻井技术可对后期超深、超高温井钻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14.
冀中坳陷潜山具有多期构造运动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油气输导体系一直是该类油气藏研究的难点,成为制约潜山勘探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格架、沉积充填和油藏特征等,认为冀中坳陷潜山主要发育断层、不整合以及碳酸盐岩储集层等3种油气输导类型,其中断层和不整合共同构成了潜山油气藏的主要输导体系,并与碳酸盐岩储集层一起控制了潜山的油气运移与成藏。依据断层和不整合对油气输导作用的大小,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输导体系组合划分为断层主导型、不整合主导型及断层-不整合复合型这3种类型,结合潜山区带分布及构造特征的差异性,建立了断阶带、斜坡带和中央隆起带3种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其中断阶带和斜坡带将是今后潜山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215.
历经50余年勘探,渤海海域暴露型潜山已获得渤中19-6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中生界覆盖型潜山一直未取得规模型勘探突破.近年来,针对制约覆盖型潜山勘探的成储和成藏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相关的地质新认识.认识到"垂向顶部差异、横向内幕连续"是大型变质岩潜山优质储集层分布模式,内幕网状裂缝型储层是覆盖型潜山主要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216.
储层非均质性强、主控因素不明是制约杨税务奥陶系内幕深潜山勘探的重要因素.以岩心、薄片及XRD观察为基础,综合扫描电镜、物性、成像测井、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奥陶系潜山从下而上发育3套似层状储层及1套局部分布的储层.Ⅰ号储层分布在亮甲山组—马家沟组一段,Ⅱ号储层分布在马家沟组二段上部—马家沟...  相似文献   
217.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岩石类型较多,但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②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原...  相似文献   
218.
《油气地球物理》2020,(1):92-96
基底断裂带往往富集高产能储层,这类储层在委内瑞拉、越南、也门、印度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均有分布。本文涉及区块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潘汉德油田。由于基岩较浅(2500ft深),地滚波和首波对地震数据造成严重干扰,给地震处理带来了挑战。为提高地震解释精度,通过地震道编辑、速度分析、相干噪声压制和叠前最小二乘时间偏移,对野外道集进行认真处理。通过地震属性、反演结果和AVAz(地震资料的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变化)分析来评估工作流程效率。最终结果表明,基底断裂带的高产区具有强非均质性和低电阻的特性。  相似文献   
219.
本文总结了潜山市在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主动摸排河道堤防历史违规建房问题,依法引导堤顶房屋有序退出的实践和经验,可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20.
随着地震勘探的纵深发展,纵向分辨率较高的测井资料越来越多地用于地震资料解释及油藏描述之中,解决了许多地震资料所无法分辨的地质现象。测井资料在ZX潜山内幕研究及裂隙识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利用它,不但发现了两条控制潜山形成机制的进断层,而且弄清了潜山构造格局、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并结合地震信息预测出了潜山的油气富集区。根据预测图所钻的探井,100%见油,且出现了7口千吨井,预测精度较高。实践证明,横向连续的地震资料与纵向分辨率高的测井资料密切配合,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