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132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90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Geo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对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在时间偏移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问域地质模型;②用相干反演法与速度转换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深度域层速度模型;③用剩余速度分析与层析成像法迭代修改、优化深度域层速度模型;①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来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212.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和花岗片麻岩基岩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在横向上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本文探讨使用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地震相干分析技术和合成声波测井技术来提取不同场源、从不同侧面反映海相基岩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的特征和信息 ,联合对油气储集体做出预测和描述。在勘探生产中应用后证实 ,此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对预测目标的多解性 ,显著地减少偏差 ,从而为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成功率提供较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13.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评价是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成像测井技术(尤其微是阻率成像测井FMI)的开发,使得近井壁地质现象可以得到直观、定量的评价。但受其探测深度限制,不能对距离井壁较远的储层储集类型的变化做出效的预测,本文以千米桥潜山储层成功评价为实例,介绍应用3700常规测井资料在有效孔隙度三分的基础上,对储集类型进行有效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14.
长堤潜山是胜利油区至今仍没有取得重大发现的潜山之一,对其构造形成和区域演化特征认识不清是阻碍潜山勘探并导致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区域上沾化凹陷东部地区构造运动特点的分析,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长堤地区和长堤潜山的构造演化史,对长堤潜山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长堤潜山的勘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5.
储层非均质性强、主控因素不明是制约杨税务奥陶系内幕深潜山勘探的重要因素.以岩心、薄片及XRD观察为基础,综合扫描电镜、物性、成像测井、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奥陶系潜山从下而上发育3套似层状储层及1套局部分布的储层.Ⅰ号储层分布在亮甲山组—马家沟组一段,Ⅱ号储层分布在马家沟组二段上部—马家沟...  相似文献   
216.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岩石类型较多,但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②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原...  相似文献   
217.
Melut盆地Ruman潜山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导致该区油气成藏规律复杂。为落实Ruman潜山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探索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及区域构造资料,开展基于平衡剖面技术的构造演化分析,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对Ruman潜山周缘油藏动态成藏过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Ruman潜山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2期规模较大的翘倾抬升;白垩纪末期的翘倾抬升有利于潜山周缘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古近纪末期的翘倾抬升导致潜山暴露,先期成藏的原生油藏遭受破坏,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弱,围绕Ruman潜山形成晚期成藏型白垩系Galhak组地层-岩性稠油油藏以及新近系Jimidi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二者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18.
《油气地球物理》2020,(1):92-96
基底断裂带往往富集高产能储层,这类储层在委内瑞拉、越南、也门、印度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均有分布。本文涉及区块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潘汉德油田。由于基岩较浅(2500ft深),地滚波和首波对地震数据造成严重干扰,给地震处理带来了挑战。为提高地震解释精度,通过地震道编辑、速度分析、相干噪声压制和叠前最小二乘时间偏移,对野外道集进行认真处理。通过地震属性、反演结果和AVAz(地震资料的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变化)分析来评估工作流程效率。最终结果表明,基底断裂带的高产区具有强非均质性和低电阻的特性。  相似文献   
219.
本文总结了潜山市在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主动摸排河道堤防历史违规建房问题,依法引导堤顶房屋有序退出的实践和经验,可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20.
随着地震勘探的纵深发展,纵向分辨率较高的测井资料越来越多地用于地震资料解释及油藏描述之中,解决了许多地震资料所无法分辨的地质现象。测井资料在ZX潜山内幕研究及裂隙识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利用它,不但发现了两条控制潜山形成机制的进断层,而且弄清了潜山构造格局、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并结合地震信息预测出了潜山的油气富集区。根据预测图所钻的探井,100%见油,且出现了7口千吨井,预测精度较高。实践证明,横向连续的地震资料与纵向分辨率高的测井资料密切配合,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