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82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115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44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337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省煤器灰输送至渣库输送方案时,对运行中出现的渣库卸调湿渣时冒烟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省煤器灰斗出口的温度高达400℃,进入渣库与炉底渣混合后的温度高于100℃,当调湿水接触到高于100℃的灰渣混合物时,引起调湿水蒸发,蒸发后的水分会带动细小灰渣溢出渣库,就会造成卸调湿渣时冒烟现象。针对该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可通过在渣库设置测温装置监测卸渣温度,避免在灰渣混合物温度高于100℃时卸渣;二是设置干渣磨细系统,特别是燃用较差煤质的机组,单靠在渣库内自然冷却无法解决问题,建议增设干渣磨细系统。  相似文献   
22.
吴剑恒 《电力学报》2022,37(5):384-421
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构建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燃煤发电机组将逐渐从处于基础地位和起到支撑作用的主体电源转变为基荷电源与调节电源并重,并且起到基础支撑和安全兜底作用,同时实现清洁高效先进节能,而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是节能降碳、减排降污、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介绍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主要技术特点,分析了无低压(小于背压排汽压力)低真空回热系统的背压机组与具有多级完善回热系统的抽凝机组、纯凝机组在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中的区别。以拥有2台背压机组的某燃煤热电厂为例,介绍了其中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增设低低温省煤器的设计选型、运行实践与优化改进,根据能量平衡、质量平衡和等效焓降原理,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经验公式中推导出符合生产需要的经济技术指标简化计算公式,5年多的生产运行实践证明这些简化计算公式与常用经验公式得出的经济技术指标基本一致,可以用来指导运行操作。该热电厂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增设低低温省煤器后,在锅炉100%BMCR和80%BMCR负荷工况下可分别回收锅炉烟气热量6 100.5 kW、4 381.4 kW;而这些热量可用于加热低温的除盐补充水,可排挤替代9 519.6 kg/h、6 837.0 kg/h较高品质的背压排汽。若所有运行锅炉已在BMCR工况运行或者背压机组已在满负荷工况运行仍无法满足热用户需求时,这些排汽可用以对外增加供热,在锅炉100%BMCR和80%BMCR负荷工况下可分别增加供热蒸汽质量流量9 888.6 kg/h、7 102.0 kg/h,同时减少脱硫系统水耗量9 204.4 kg/h、6 610.6 kg/h,燃料综合热效率分别提高1.85百分点、1.66百分点;按年运行5 000 h计算,在扣除辅机功率增加电费和维修检查清洗费用后,每年可增加不含税收入890.9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到1年;同时,每年可分别减少SO2排放量2 158.9 t、NOx排放量2 251.3 t、粉尘排放量438.7 t、CO2排放量57 613.4 t,减少碳排放量15 712.7 t,节能减排降碳效果明显。若该热电厂运行背压机组能够随时满足工业园区所有热用户需求,回收烟气余热可减少锅炉主蒸汽产出,在锅炉100%BMCR和80%BMCR负荷工况下可分别节约煤炭量(设计煤种)1 139.4 kg/h、829.4 kg/h,燃料综合热效率提高2.63百分点、2.35百分点;每年可节省支出203.7万元,SO2、NOx、粉尘、CO2、碳排放的减少量分别为697.0 t、726.8 t、141.6 t、4 474.4 t、1 220.3 t。若运用背压机驱动电机或者螺杆发电技术等热功联产方式,将除盐补充水从环境温度加热到低低温省煤器进水温度75℃左右所需背压排汽的热量梯级、深度、合理利用,在锅炉100%BMCR和80%BMCR负荷工况下可分别通过热功联产装置增加发电功率1 631.3 kW、1 186.1 kW的同时,增加供热蒸汽质量流量6 243.0 kg/h、4 462.2 kg/h或者节约煤炭量(设计煤种)719.4 kg/h、521.1 kg/h,燃料综合热效率提高1.39百分点以上,每年可增加收入791.4万元或者节省支出358.4万元;同时,每年可分别减少SO2排放量2 553.6 t、1 632.4 t,减少NOx排放量2 662.9 t、1 702.2 t,减少粉尘排放量518.9 t、2 374.4 t,减少CO2排放量41 653.3 t、8 166.6 t,减少碳排放量11 360.0 t、2 227.3 t,节能降耗减碳效果更加明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该热电厂5年多的运行实践证明,增加供热与节省煤炭是交融进行的,实际增收节支在两者之间。同时,根据现场实际对低低温省煤器运行中存在的腐蚀、磨损、积灰等问题进行不断完善改进,该热电厂考虑到不同锅炉负荷工况选择合理的烟气速度,优化了低低温省煤器换热管结构,提出并实施了控制低低温省煤器的进水温度、出口烟气温度以及增加自动控制与保护逻辑回路,在低低温省煤器上部设置一排防磨假管并在前三排换热管上设置防磨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燃煤背压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优化设计、改进完善提供切实的借鉴参考和实践佐证。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挖掘燃煤机组风烟系统节能潜力,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包括空气预热器出口至电除尘器入口、电除尘器入口至引风机入口、引风机出口至脱硫塔入口在内的尾部烟道全流程流场进行分析及优化,并且将模拟结果与工程应用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优化后,尾部烟道系统阻力下降205 Pa,各低温省煤器通道截面速度偏差均小于20%。模拟结果与工程应用结果较为吻合,所提出的大型燃煤机组烟道流场优化及节能耦合技术方案可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4.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开发了恒温省煤器,恒温省煤器具有很高的壁温调控能力,当采用水作为工质时,调控密封系统运行压力,使得壁温控制在86℃左右,当采用乙醇作为工质时,常压运行,壁温控制在83℃左右,相比低温省煤器可以实现省煤器可靠稳定、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某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前烟道省煤器管发生泄漏。本项目对锅炉前烟道省煤器管SA-210GR.C样管进行了取样试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及金相分析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泄漏原因是发生烟气冲刷腐蚀,使壁厚减薄而导致泄漏发生。  相似文献   
26.
省煤器是锅炉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作用为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并同时降低排烟温度,进入省煤器的烟气的温度已经很低,导致烟气中的飞灰的硬度大为增加,不可避免的会对管壁产生磨损,从而使省煤器管损坏。实践证明,省煤器的爆管事故多是由磨损导致的。加强省煤器的防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付振洲  李占森 《水泥》2012,(4):13-19
4案例各基本换热计算单元计算详解4.1案例的选择选择的案例如图8[1]所示。图8在原图基础上添加了关键节点参数,构成余热发电系统数据流程图。选择此流程的原因是:①该系统代表先进的第二代纯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我国严格的节能降耗要求和严峻的市场经营形势,指出了增加低低温省煤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阐述了低低温省煤器的系统结构和热工控制逻辑,提出了低低温省煤器的改造方法,并对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9.
针对某电厂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电除尘效率不达标且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的现状,提出采用在电除尘器进口布置低温省煤器的改造方案,以回收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改造实施后,脱硫塔出口烟尘含量为6.1 mg/m~3,机组发电煤耗下降了1.56 g/kWh,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30.
李耀刚 《中氮肥》2004,(2):45-48
1 生产现状我公司造气车间有12台煤气发生炉,其中老系统8台,新系统4台。余热利用的废热锅炉设计参数如表1,其壳体材料为16MnR,换热管60×3.5mm,686根,20#钢,换热面积880m2,管子与管板连接采用胀焊。表1 废热锅炉设计参数  项  目壳程管程额定压力/MPa<2.450.1设计压力/MPa2.450.1工作温度/℃225600~680设计温度/℃225680物料介质蒸汽、水煤气、吹风气  煤气发生炉在70~80年代,操作上经历了“三高一低”,即高炭层、高风量、高炉及低CO2气体含量,炉面温度在650℃左右,燃烧室温度达到了750℃以上。废热锅炉可产1.3MPa饱和蒸汽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