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5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323篇
电工技术   102篇
综合类   376篇
化学工业   455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164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562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7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台北凹陷小草湖次凹油气成藏特点及有利区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新疆石油地质》2002,23(5):394-396
吐哈盆地小草湖次凹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源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中侏罗统发育三套储盖组合,凹陷内油气藏类型主要为侏罗系三间房组,七克台组的构造-岩性复合型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的深盆气藏,燕山运动末期是小草湖次凹一次重要的成藏期,古构造,古构造背景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是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根据小草湖次凹成藏主控因素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带,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2.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学原理,结合东濮凹陷构造演化史及其对沉积体系和不同层次基准面变化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该凹陷演化不同阶段基底断裂对沉积体系、沉积相、地层堆积样式的控制.进而讨论了基底断裂对中长期基准面变化的控制作用,认为在凹陷强烈断陷期基底断裂是控制基准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了基准面变化过程中储层的发育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3.
PDC钻头在东海西湖凹陷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褚道余 《海洋石油》2003,23(4):79-82
文章针对在东海西湖凹陷六口井 31 1 .2mm及 2 1 5 .9mm井眼所使用的PDC钻头统计分析 ,并结合笔者自己使用PDC钻头的实践 ,提出使用PDC钻头时注意环节 ,建议针对西湖凹陷地层的特点选择适合该地区的PDC钻头类型  相似文献   
24.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油气聚集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盆地自新生代以来,曾先后受到不同方向张应力的作用,造成了不同时期构造体系的交叉叠合.中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强烈,并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平凹陷的剧烈断裂和断陷活动始于始新世,并在同期沉积了巨厚的文昌组.晚渐新世以后,由于断裂活动非常微弱,在成熟的烃源岩与其上地层之间缺乏有效的油源断层,因而自生自储、近距离运移可能是开平凹陷油气聚集的基本特征.在凹陷内部,因重力滑动和欠压实泥岩共同作用所形成的KPll-1构造带可能是该区最具有油气远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25.
海南福山凹陷地层可钻性及钻头选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测井资料及室内实验建立的可钻性模型编制了计算机软件,用其建立了海南福山凹陷地层连续可钻性剖面,并推荐出钻头选型,和现场实钻情况相当的吻合,为钻头合理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通过探讨泌阳凹陷构造对烃源岩分布、油气运移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构造对泌阳凹陷的控油规律,认为泌阳凹陷的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变影响了凹陷的构造格局,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而凹陷内的一些断层可能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另一些则可阻挡油气的运移。同时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了预测,北部斜坡具备形成大面积油气富集区的地质条件;安棚-双河鼻状构造带以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兼探断层岩性油气藏;南部断裂陡坡带上盘紧邻生油区,可形成断层岩性圈闭,扇体的根部形成物性圈闭以及构造不整合遮挡圈闭。  相似文献   
27.
东海西湖凹陷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聚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西湖凹陷不同时期断裂,褶皱构造组合特征分析了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了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及其两侧深凹区油气主要成藏期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分析了应力场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构造应力是本区油气运聚的主要动力,在中央背斜带及邻区,油气主要向应力低值区运移聚集;中新世晚期,NNE向断裂相对封闭,WNW向断裂相对开启。  相似文献   
28.
以构造层序、层序地层分析和基准面分析原理为手段,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测井、岩相等资料,重点研究了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深断陷型湖盆层序中的低位体系域砂体沉积特征、发育规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沙三期胜北断裂带的活动形成了断裂坡折带,该坡折带控制沙三段层序低位体系域冲积扇、扇三角洲、浊积扇和小型三角洲等砂体的发育及时空展布.断裂坡折带控制的低位体系域砂体位于层序底部、最大湖泛面之下,成藏条件优良,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9.
30.
文13西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藏生产动态、新钻调整井水淹层解释及油井产液剖面、注水井吸水剖面等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为依据,在剩余油分布研究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的剩余油类型采取相应的挖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