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0篇 |
免费 | 135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113篇 |
化学工业 | 286篇 |
金属工艺 | 43篇 |
机械仪表 | 60篇 |
建筑科学 | 103篇 |
矿业工程 | 46篇 |
能源动力 | 13篇 |
轻工业 | 563篇 |
水利工程 | 174篇 |
石油天然气 | 529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4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6篇 |
冶金工业 | 43篇 |
原子能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99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东缘主要储油层新近系沙湾组一段(N_1s_1)和二段(N_1s_2)、白垩系清水河组(K_1q)及侏罗系八道湾组(J_1b)油砂抽提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对应的原油物性、族组成和碳同位素资料,探讨了原油来源,提出今后应加强对侏罗系湖相泥岩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N_1s_1油砂抽提物稠化严重,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基线出现"大鼓包",并检出完整的25-降藿烷系列,但中低碳数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丰度仍然较高,说明N_1s_1原油至少经过两期充注,以第1期严重生物降解原油为主;K_1q和J_1b相对于N_1s_2,原油密度较大、黏度较高、含蜡量和芳烃含量较低、碳同位素偏轻,油砂抽提物中孕甾烷和升孕甾烷含量较高,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山峰型"分布,而N_1s_2油砂抽提物中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下降型"分布.油源对比结果表明N_1s_1稠油、K_1q和J_1b原油主要来自于沙湾凹陷二叠系鸟尔禾组烃源岩,而N_1s_2油砂抽提物Pr/Ph明显偏低、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等特征与典型煤成油特征不符,因此认为N_1s_2原油主要由侏罗系湖相泥岩与煤系烃源岩混源而形成,主要来源于沙湾凹陷.甾烷与甲基菲成熟度指标反映结果存在矛盾,表明侏罗系生成的原油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白垩系烃源岩的浸析作用. 相似文献
92.
中央凸起一直被视为勘探禁区,关于其形成与演化一直认识不清,虽然不能直接为勘探部署提供依据,但它是勘探目标评价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对研究潜山裂缝发育期次、成藏期次、地层结构和内幕构造研究及输导体系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通过对中央凸起构造带构造演化分析入手,对基底地质结构、潜山地层岩性特征、分布特点以及潜山深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3.
利用烃源岩各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松辽盆地研究区青山口组烃源岩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青山口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属于优质烃源岩,其中以青一段烃源岩为最优;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1、Ⅰ2型,含有少量Ⅱ型,烃源岩成熟度普遍达到成熟阶段。研究区青山口组具有良好的生油条件,其中青一段为主力烃源岩,青二、三段次之。 相似文献
94.
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小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菜青虫和小菜蛾是为害甘蓝的重要害虫,给甘蓝的生长带来了极其严重损失。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制剂,导致菜青虫和小菜蛾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田间防治极为困难。为了进一步寻找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型生物杀虫剂,我们于2000年在康保县用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进行了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分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 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8%齐螨素乳油(有效成分:阿维菌素,石家庄化工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 相似文献
95.
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制备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三种方法:熔融法、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综述了玻璃组成、添加剂和成核剂对堇青石基玻璃陶瓷的烧结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98.
《应用化工》2015,(6):1140-1142
建立测定青荚叶中木犀草素、肉桂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测定木犀草素: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5∶45),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350 nm;测定肉桂酸:流动相为甲醇∶1.67%冰醋酸水溶液(50∶5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进样量在3.4~54.4μg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样品回收率为99.67%,肉桂酸进样量在0.24~2.4μg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样品回收率为93.64%。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青荚叶中木犀草素、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