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3篇
  免费   1442篇
  国内免费   598篇
电工技术   897篇
综合类   1137篇
化学工业   6899篇
金属工艺   252篇
机械仪表   377篇
建筑科学   701篇
矿业工程   2028篇
能源动力   2216篇
轻工业   262篇
水利工程   629篇
石油天然气   1444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1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4篇
冶金工业   669篇
原子能技术   162篇
自动化技术   33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993篇
  2011年   1166篇
  2010年   952篇
  2009年   861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1026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847篇
  2003年   761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微生物浸出深海多金属结核中有价金属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李浩然  冯雅丽 《有色金属》2000,52(4):74-76,94
对微生物浸出深海多金属结核中有价金属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考察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结核中有价金属的工艺条件:矿浆浓度、浸出过程中pH、接种量、浸出过程中的温度和还原剂,同时对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驯化。菌体的直接作用是结核中有价金属浸出的关键。实验证明: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采用Leathen培养基和染料污水制成的混合培养基,黄铁矿为菌种的营养基质和浸出过程中的还原剂,多金属结核无需干燥、磨细,在常温、酸性  相似文献   
72.
对东方锅炉厂流化床锅炉的开发研究历程,特别对流化床锅炉技术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作了阐述。并对东方锅炉厂生产的流化床锅炉典型产品的结构特点和运行业绩及其燃用的燃料特性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3.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和快床2个区域。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与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床转化过程中的炉内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速度变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对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床的温度及固体颗粒供给速度等进行了深入试验研究,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流量替代渗透率评价破碎性储层工作流体伤害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地层岩石整体强度偏低,在力学环境改变后岩石易破碎成不规则破裂体,则储存油气资源的此类破碎地层被称为破碎性储层。由于破碎性储层在纵向上存在着较强的非均质性,通过测试单个柱塞岩样在工作流体伤害前后的渗透率变化难以体现工作流体对储层的整体伤害程度。为此,利用达西定律先从理论上探讨用流量替代渗透率定量表征储层伤害程度的可行性,再开展单层开采、双层及三层并采的流量测试实验,评价工作流体对单层、多层储层的整体伤害程度,并将流量损害率与渗透率损害率进行对比以求证流量替代渗透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单层开采时,流量损害率与渗透率损害率基本一致,渗透率损害率是流量损害率的一种特殊形式;②双层及三层并采时,单层各自稳定流量损害率与渗透率损害率接近,且流量损害率可以定量表征并采储层的整体伤害程度,而渗透率损害率则无法定量表证;③稳定流量损害率较累积流量损害率更接近渗透率损害率。结论认为,测定稳定流量可以替代测定渗透率评价工作流体对破碎性储层的伤害程度,从而为优选工程技术与评价工作流体的适应性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75.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equivalence ratio (ER), and blending ratio on the gas composition, tar content and higher heating value (HHV) of synthesis gas. H2 content decreased from 10.7 to 8.2% in the range of BR while CO and CH4 increased from 17.4 to 23.1% and 3.4 to 6.3%, respectively. HHV increased with BR and H2/CO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 The highest HHV and H2/CO were obtained at 100%PW and 100%OS, respectively. Tar content increased from 4.8 to 9.5?g/Nm3 with BR increasing in the range because of a reduction in the endothermic nature of volatile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76.
在固气比[Gs/(ρg?Ug)]为2.13~47.95的范围内,对循环流化床变径组合提升管内团聚物持续时间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团聚物持续时间为0.001 28~0.601 60 s,局部位置团聚物平均持续时间为0.014 32~0.160 64 s;在数量上,持续时间小于0.064 00 s的低浓度团聚物占87.69%,持续时间大于0.064 00 s 的高浓度团聚物占12.31%;在固气比较低时,主要由低浓度团聚物主导平均持续时间;在固气比较高时,临近边壁区域主要由高浓度团聚物主导平均持续时间。时间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团聚物中,在数量上主要以持续时间为0.001 28~0.038 40 s 的团聚物为主,在对平均持续时间的影响上主要以持续时间为0.012 80~0.038 40 s 的团聚物为主;高浓度团聚物中,在数量和对平均持续时间的影响上,均主要以持续时间为0.064 00~0.128 00 s 的团聚物为主。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淮南采煤沉陷区积水中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对9个矿19个沉陷水域进行采样,测试5种重金属(Cd、Cr、Pb、Ni、Zn)含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采样水域5种重金属年平均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Zn>Cr>Ni>Pb>Cd,重金属的分布影响因素可能与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的排放、汽车尾气中重金属的大气沉降、渔业养殖以及采煤活动等因素有关;(2)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值总体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丰水期小于枯水期的特点;该区域沉陷积水的重金属致癌风险整体较为安全,但化学致癌物(Cr)的健康风险值超出其它4种重金属4~8个数量级;(3)5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平均值排序为:Cr>Cd>Pb>Zn>Ni,其中Cd的致癌风险值及Pb、Zn、Ni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5×10-5a-1)。  相似文献   
78.
泥沙输移的理论研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泥沙颗粒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分析,从理论上导出了描述推移质运动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又导得了挟沙水流的底部含沙量,从而使泥沙运动的扩散方程能够方便地运用到工程实际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79.
针对火炸药行业高浓度氮氧化物治理困难的情况,采用旋转填料床吸收治理,利用其优良特性,达到增加吸收剂的利用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和治理后尾气达标排放的目的。以NaOH溶液为吸收剂,考察了进气量、液气比、超重力因子、碱液浓度等对吸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量2m3·h-1、液气比20L·m-3和超重力因子90的条件下,吸收率可达81.8%,在两台旋转填料床之间加入氧化装置,采用串连吸收后,吸收率可达95.4%。  相似文献   
80.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chemical heat pump that uses the reaction system of calcium oxide/lead oxide/carbon dioxide, which is developed for utiliz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heat above 800°C,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packed‐bed reactor of a calcium oxide/carbon dioxide reaction system, which stores and transforms a high‐temperature heat source in the heat pump operation, is examined under various heat pump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 energy analysi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utilize high‐temperature heat with this heat pump. This heat pump can store heat above 850°C and then transform it into a heat above 900°C under an approximate atmospheric pressure. An applied system that combines the heat pump and a high‐temperature process is proposed for high‐efficiency heat utilization. The scale of the heat pump in the combined system is estim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