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34篇
  免费   6478篇
  国内免费   4101篇
电工技术   3673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507篇
化学工业   13345篇
金属工艺   1906篇
机械仪表   2270篇
建筑科学   4262篇
矿业工程   6291篇
能源动力   6027篇
轻工业   4516篇
水利工程   3590篇
石油天然气   30070篇
武器工业   272篇
无线电   13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22篇
冶金工业   3327篇
原子能技术   641篇
自动化技术   1985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964篇
  2022年   2018篇
  2021年   2670篇
  2020年   2803篇
  2019年   2357篇
  2018年   2090篇
  2017年   2313篇
  2016年   2950篇
  2015年   2780篇
  2014年   4845篇
  2013年   4672篇
  2012年   6079篇
  2011年   6459篇
  2010年   4328篇
  2009年   4204篇
  2008年   3622篇
  2007年   4537篇
  2006年   4968篇
  2005年   4212篇
  2004年   3660篇
  2003年   3365篇
  2002年   2844篇
  2001年   2439篇
  2000年   2050篇
  1999年   1613篇
  1998年   1236篇
  1997年   1084篇
  1996年   852篇
  1995年   723篇
  1994年   608篇
  1993年   377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柱前衍生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特级郫县豆瓣酱中的风味成分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共检测出987 个化合物,定性鉴别得到包括有机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类及其衍生物、醇类、酯类、酚类、酮类、醛类10 类物质共218 种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类(72 种,相对含量30.36%),其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40 种,相对含量26.58%)。本研究为郫县豆瓣酱风味成分解析、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提升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olvent-assisted evaporative extraction,SAF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酒花浸膏中的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GC-O)结合香气提取稀释分析(aroma extraction dilution analysis,AEDA)方法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最终确定酒花浸膏的关键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采用2 种萃取方法结合GC-MS在酒花浸膏中共鉴定出111 种香气成分;经GC-O分析共鉴定出27 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异丁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2-甲基丁酸含量最高,结合风味稀释因子和OAV分析共同确认酒花浸膏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异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国内外不同产地藜麦的成分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藜麦中脂肪酸及非极性小分子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无监督模式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模式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产地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藜麦中的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其占总脂肪酸80%以上;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均在50%左右;小分子物质含量与产地相关性显著,D-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核糖醇为差异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4.
赵凤  许萍  曾诗雨  杨兴 《食品科学》2019,40(10):236-242
以鲟鱼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感觉阈值,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总体风味的影响,探讨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性风味物质。分别检测新鲜鲟鱼,腌制鲟鱼,发酵5、10、20、25、35 d 7 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新鲜、腌制、发酵5、10、20、25、35 d 7 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分别为38、48、66、72、75、76 种和84 种。新鲜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壬醛、癸醛、己醛等;腌制后的鲟鱼肉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1-辛烯-3-醇、己醛、癸醛、柠檬烯等;发酵5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柠檬烯、壬醛、乙酸乙酯、庚醇等;发酵10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1-辛烯-3-醇、乙酸乙酯、柠檬烯、癸醛等;发酵20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柠檬烯、1-辛烯-3-醇、癸醛、乙酸乙酯等;发酵25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柠檬烯、1-辛烯-3-醇、乙酸乙酯、癸醛等;发酵35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乙酸乙酯、柠檬烯、壬醛、1-辛烯-3-醇、庚醇等。  相似文献   
995.
建立改进的QuEChERS提取和净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灵芝中17 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干燥的灵芝粉加水浸润后,经乙腈均质提取,正丙基乙二胺、MgSO4净化去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系统,电子电离源,HP-5毛细管柱分离,程序升温,离子扫描模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17 种杀菌剂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8,方法检出限(RSN=3)在0.002~0.022 mg/kg之间,定量限(RSN=10)在0.007~0.072 mg/kg之间,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1.10%~119.55%,相对标准偏差为0.47%~20.05%。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6.
白姑鱼和小黄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晶  王锡昌  施文正 《食品科学》2019,40(14):206-213
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Mono-Trap)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白姑鱼和小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别得到42 种和49 种挥发性成分。进一步通过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分别从白姑鱼和小黄鱼肉挥发物中筛选出12 种和6 种挥发物,其中9 种挥发物经质谱和线性保留指数鉴定。进一步结合校准频率(modified frequency,MF)法,各筛选出2 种鱼肉中排名前10的气味物质。白姑鱼中香气稀释(flavor dilution,FD)因子最高为40的化合物为三甲胺、2-辛烯-1-醇、壬醛及金属味未知化合物。结合MF排名,得到三甲胺和2-辛烯-1-醇对白姑鱼贡献较大;小黄鱼中FD因子最高为40的化合物为己醛和2-辛烯-1-醇,但结合MF排名,对其气味贡献较大的是三甲胺和未知烧烤味化合物。6-甲基-5-庚烯-2-酮为2 种鱼中均鉴定出的一种带金属味或血腥味成分,根据MF排名,该化合物对白姑鱼影响更大。2,3-戊二酮、1-戊烯-3-醇为小黄鱼中MF较靠前的物质,结合三甲胺和未知烧烤味化合物以及白姑鱼中未鉴定到的二甲基二硫醚,这些挥发物可能是造成其与白姑鱼气味感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圆角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圆角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两者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圆角桉叶精油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6.17%,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46%),其后是β-蒎烯(12.21%)、α-蒎烯(11.00%)、蓝桉醇(7.27%)、α-松油醇(6.59%)、柠烯(5.34%)、香树烯(3.92%)、4-松油烯醇2.08%)、表蓝桉醇(1.77%)。  相似文献   
99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和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麦和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的含量,小麦、玉米样品分别用乙腈-水(84:16,V/V)提取,小麦样品提取液用硅镁型吸附剂净化,玉米样品提取液用硅镁型吸附剂和活性炭二步净化,采用N-七氟丁酰咪唑(HFBI)为衍生剂,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GC进行检测。DON加标量为0.5~1.5mg/kg时,5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回收率:小麦样品为82.2%~98.5%,玉米样品为86.0%~103.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2%~7.6%和6.4%~8.0%,该法DON的最低检出限为0.01mg/kg,线性范围为0.075~15mg/k8。用该法对21个小麦样品与20个玉米样品中DON的含量进行检测,其中小麦样品中DON含量为0.153~4.618mg/kg,污染率为47.6%,超标率为9.5%;而玉米样品中DON含量为0.116~3.004mg/kg,污染率为85%,超标率为20%。  相似文献   
999.
HXD气流干燥过程工艺气流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RCC-HXD气流干燥过程的运行规律,在热工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设定试验方案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通过使用在线数据采集系统RSSQL并运用理论推导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干燥过程中,HXD喂料点前工艺气流与烟丝间的换热量可用干燥前后工艺气流温差的倒数来衡量;②在其它控制参数不变,只改变排潮模式(手动与自动)的情况下,设置为手动控制排潮时,干燥过程的换热量总是较低;③当设置为自动排潮且HXD蒸气注入量超过1800kg/h时,工艺气流的干燥能力随着注入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丙酮和丁醇发酵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丙酮和丁醇发酵产物中丙酮、丁醇、乙醇含量的方法。采用HP-INNO- WAX(19091N-236)毛细管柱(60m×0.251mm×0.5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程序升温,以高纯氮作为载气,流速1mL/min,分流比90:1,进样量1.0μL,以内标法定量。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乙醇、丙酮、丁醇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0.9993,平均回收率在99.2%~99.8%,相对标准偏差≤2.50%,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0μg/mL,0.12μg/mL和0.20/μg/mL。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适合用于丙酮和丁醇发酵产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