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东辛油田弱凝胶调驱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探讨了弱凝胶调驱技术的原理,依据东辛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及其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性严重等油藏地质特点,研制了一种成胶性很好的聚丙烯酰胺/酚醛复合体调驱剂TY-L。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它具有泵注性良好、成胶时间可调、剖面改善性能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东辛油田试验应用7口井,调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2.
营13断块位于3条二级断层交汇处,3条断层均消失于调节带内及附近。该断块内油气富集程度很高。通过分析断层走向变化、断层终止关系及断层间的相对位置,识别出营13断块斜向背斜调节带。营13调节带位于两条倾向相对断层之间的断层叠覆段,呈半背斜形态,其枢纽线走向与断块边界断层走向斜交;与周围地区相比,调节带内次级断层密度增大,走向发生明显变化;剖面上,由下至上,随着叠覆断层叠覆程度的增加,半背斜枢纽线走向与断块边界断层走向间夹角逐渐减小并趋于平行;断块边界断层断距向调节带内部逐渐减小;平面上,断层末端呈发散状消失或终止于传递断层。调节带的形成与两条断层的横向生长叠覆及相互作用有关。调节带发育特殊的构造样式,研究调节带对优化勘探开发部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针对东辛油田采用Y221—115型封隔器总成在螺杆泵生产中存在坐封难度大,坐封不可靠,检泵周期短等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螺杆泵专用锚定器,简述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经现场应用,该锚定器具有施工简便、锚定可靠等优点,锚定成功率达100%,油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2~3倍。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相继发现的高产井揭示了东辛油田沙一段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及类型多样的圈闭类型。在成藏条件上,该区三面临洼及下伏的沙三、沙四段优质烃源岩为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等湖相碳酸盐岩发育的粒间孔隙、溶孔等可作为储集空间,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裂系统作为油气的疏导体系,使油气藏沿断层形成纵向上数百米的叠瓦式分布格局。在圈闭类型上,断层的广泛发育使沙一段油气藏以断层圈闭为主,良好的断层封闭性决定了油气藏的保存程度。  相似文献   
45.
东辛油田东营组泥岩沾污因子与断层封闭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断层泥在断层封堵油气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断层泥分布的指标有多种。前人多认为断层泥岩沾污因子(SSF)值越接近 1.0 ,断层封闭性越强 ,断层封闭性随着该值增大而逐渐减弱。泥岩沾污因子小是断层封闭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东辛油田东营组的研究结果表明 ,SSF值约 2 .0时断层封闭程度最高 ,其油层的SSF界限值约为 4.3,低于此值断层的封闭性较好。由于泥岩沾污因子无法反映断层的断距、力学机制、生长性等因素对断层泥形成的影响 ,在具体研究中 ,应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对断层泥形成的影响 ,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图 2表 1参 4(王孝陵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