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7篇
  免费   1502篇
  国内免费   884篇
电工技术   72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22篇
化学工业   7697篇
金属工艺   1153篇
机械仪表   1271篇
建筑科学   1248篇
矿业工程   1651篇
能源动力   4430篇
轻工业   4106篇
水利工程   385篇
石油天然气   4225篇
武器工业   65篇
无线电   5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13篇
冶金工业   2600篇
原子能技术   253篇
自动化技术   174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840篇
  2021年   987篇
  2020年   1148篇
  2019年   867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783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741篇
  2014年   1879篇
  2013年   2035篇
  2012年   2339篇
  2011年   2380篇
  2010年   1925篇
  2009年   1756篇
  2008年   1467篇
  2007年   1930篇
  2006年   1975篇
  2005年   1729篇
  2004年   1478篇
  2003年   1372篇
  2002年   1226篇
  2001年   988篇
  2000年   830篇
  1999年   692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目前蒸汽吞吐产量预测模型假设条件简单、普适性差等问题,一般采用测试法和类比法综合确定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由于目前海上油田通常只开展常规测试,无法直接获得热采开发初期产量。笔者提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确定新方法,建立蒸汽吞吐相对于常规开发的初期产量倍数预测模型,通过蒸汽吞吐产量倍数,将常规测试确定的产量转化为蒸汽吞吐产量。研究表明,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主要受储集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注入强度、蒸汽干度等因素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与油藏地质参数及注入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预测误差小于5%,可靠性高,能够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Malic acid derived from fossil resources is currently applied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ies with a medium global production capacity. However,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 fossil-based to a bio-based economy, biotechnologically produced l -malic acid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chemical with many new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biopolymers. In this review, currently used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routes to dl -malic acid are outlined and insights into possible bio-based alternatives for microbial l -malic acid production are provided. Besides ecological reasons, the possibility to produce enantiopure l -malic acid by microbial fermentation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ver chemical synthesis. State-of-the-art and open challenges concerning production host engineering, substrate choice and downstream processing are addressed. With regard to production hosts, a literature overview is given covering the leading natural production strains of Aspergillus, Ustilago and Aureobasidium, as well as Escherichia coli as the most important engineered recombinant host. The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substrates as an alternative to glucose is emphasized in particular as a key aspect for a competitive bio-based production. Out of the alternative substrates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the industrial side-streams crude glycerol and molasses seem to be most promising for large-scale l -malic acid production. © 2019 The Authors.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on behalf of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邢钢180 m^2烧结机投产以来,在提高混合料温度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该厂通过提高生石灰质量、采用蒸汽预热混合料、在混合机中加热红泥浆等,改善了混合料的透气性,进而提高了烧结矿产、质量.  相似文献   
44.
分析了冶炼烟气制酸工艺的特点,介绍了由PROFIBUS-DP现场总线构建的冶炼厂烟气制酸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其硬件配置及相应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45.
渤海湾盆地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渤海湾盆地的石油地质储量发现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石油产量的增长也具有一定的起伏性,用一个周期的单旋回哈伯特模型难以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渤海湾盆地的勘探开发历程,结合新一轮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分别采用4个和3个哈伯特旋回拟合石油地质储量发现和产量增长曲线。预测结果显示,2005-2015年渤海湾盆地处于石油地质储量发现高峰期,2015年左右其石油产量达到高峰,之后处于下降趋势。实践证明,利用多旋回哈伯特模型对具有“多峰”特征的石油地质储量和产量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简要介绍了林达均温型甲醇塔在内蒙天野20万t/a甲醇装置开车及初步运行情况。运行情况验证了该反应器的先进性,其催化剂床层测温点多、温度分布均匀、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7.
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蜡油或常压渣油等重质原料的增产丙烯技术CPP,ARGG FDFCC和TSRMP;还介绍了利用富含烯烃的混合碳四和催化裂化汽油等轻质原料的增产丙烯技术OCP,Propylur,Superflex,OCT,Meta-4和BASF公司的丁烯歧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8.
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新模型及其在射孔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射孔完井的油层出砂机理,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考虑变温应力和流体渗流作用的拖曳力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射孔方位、射孔参数对油井出砂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穿透射孔弹比大孔半径射孔弹能更好地避免孔道出砂,采用定向射孔能有效地减少油井出砂问题。其结果对砂岩油藏射孔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在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油气井完井产能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气田东部浅层气藏常用的几种完井方式,建立了该地区完井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其数学模型的准确可行性,并为出砂井和非出砂井的完井方式提供了选择依据:对于出砂井,砾石裸眼充填完井方式是最理想的完井方式;对于非出砂井,实际裸眼完井的产能最大。得出的结论对该地区直井完井方式的选择,完井参数优化设计以及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储量大、能量密度高而将成为一种诱人的新型能源。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存在于冻土带和海洋,在地下处于低温和高压状态,以现有的技术,钻井和开采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及储量,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钻井的六个挑战及目前国外天然气水合物的两种钻探方法;同时阐述了以热力法、降压法和化学试剂注入法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并针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现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